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推辞(推辭)  拼音:tuī cí
拒绝。唐。白居易 对酒诗五首之四:「相逢且莫推辞醉,听唱阳关第四声。」《儒林外史》第三三回:「久闻世兄才品过人,所以朝廷仿古徵辟大典,我学生要借光,万勿推辞。」
《漢語大詞典》:推谢(推謝)
(1).推许揄扬。南史·王彧传:“幼为从叔 球 所知怜。美风姿,为一时推谢。” 南朝 梁 庾肩吾 《书品》:“今以九例该此众贤,犹如 玄圃 积玉, 炎洲 聚桂,其中实相推谢,故有兹多品。”隋书·虞世基传:“秘书监 河东 柳顾言 博学有才,罕所推谢,至是与 世基 相见,叹曰:‘海内当共推此一人,非吾儕所及也。’”
(2).推辞退让;辞谢。北史·恩幸传·韩凤:“ 珽 语 凤 云:‘强弓长矟,容相推谢;军国谋算,何由得争?’”儿女英雄传第十一回:“ 安公子 连连推谢,説:‘本该奉扰,只是现同着家眷不便。’”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六章四:“但我们在接事时,考虑到无法应付,便只好推谢了这项责任。”
《國語辭典》:推却(推卻)  拼音:tuī què
1.退却、击退。汉。桓宽《盐铁论。地广》:「是以圣王怀四方,独苦兴师,推却胡越远寇,国安灾散。」
2.推辞。《儒林外史》第五三回:「望表兄文驾过我,围炉作竟日谈。万勿推却。」
《漢語大詞典》:孙谢(孫謝)
辞谢。孙,通“ 逊 ”。 宋 岳珂 桯史·稼轩论词:“﹝ 辛稼轩 ﹞又作一《永遇乐》,序北府事……徧问客,必使摘其疵,孙谢不可。”
分類:辞谢
《漢語大詞典》:辍谢(輟謝)
犹辞谢。史记·伍子胥列传:“今王自行,悉国中武力以伐 齐 ,而 子胥 諫不用,因輟谢,详病不行。”
分類:辞谢
《國語辭典》:固辞(固辭)  拼音:gù cí
坚辞、再三请辞。《书经。大禹谟》:「禹拜稽首固辞。」《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又授太子詹事侍中仆射,如故,固辞侍中,改授散骑常侍,馀如故。」
《漢語大詞典》:牢辞(牢辭)
坚决辞谢。 宋 曾敏行 独醒杂志卷四:“若以游艺请,则牢辞固拒,如不愿闻。”
《漢語大詞典》:辞逊(辭遜)
(1).言辞谦逊。管子·小匡:“ 公子举 为人,博闻而知礼,好学而辞逊,请使游於 鲁 ,以结交焉。” 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今日在远而兴慰纳,辞逊意狭,谓其力尽,适以增骄,不足相动。”
(2).辞谢推让。 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谐噱》:“有一先新辈少年有风姿,为贵族之有势力者所慕。命十数僕拥至其第,少年欣然而行,略不辞逊。” 清 余怀 板桥杂记·丽品:“阿母怜惜之,顺适其意,婉语辞逊,弗与通。”《天雨花》第二三回:“来了回家男妇等,都来叩见大千金。 申 氏母女忙辞逊,众人遵命尽回身。”
《漢語大詞典》:归道(歸道)
(1).谓辞谢师职。《后汉书·桓荣传》:“臣师道已尽,皆在太子,谨使掾臣 汜 再拜归道。” 李贤 注:“归犹谢也。”
(2).返回的路,退路。六韬·虎韬:“敌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
《國語辭典》:辞谢(辭謝)  拼音:cí xiè
婉拒、推辞。如:「她辞谢所有邀约,在家陪伴年老的双亲。」
《國語辭典》:谢辞(謝辭)  拼音:xiè cí
表达谢意的文字或言辞。如:「班代表的那篇毕业谢辞写得文情并茂,十分感人。」
《漢語大詞典》:辞宠(辭寵)
(1).辞谢宠幸。 晋 陆机 《豪士赋》序:“祸积起於宠盛,而不知辞宠以招福。”
(2).指失宠。 南朝 齐 谢朓 《和王主簿〈怨情〉》:“相逢咏《靡芜》,辞宠悲 班 扇。”
《漢語大詞典》:谢不敏(謝不敏)
因自己没有才智而辞谢。常用作谦词,表示婉言推辞。语出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赵文子 ﹞使 士文伯 谢不敏焉。” 唐 韩愈 《寄卢仝》诗:“买羊沽酒谢不敏,偶逢明月曜桃李。” 鲁迅 《华盖集·导师》:“要前进的青年们大抵想寻求一个导师。然而我敢说:他们将永远寻不到。寻不到倒是运气;自知的谢不敏,自许的果真识路么?”
《國語辭典》:心领(心領)  拼音:xīn lǐng
1.心中有所领悟。如:「心领神会」。
2.婉拒别人好意的客套话。如:「您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么贵重的礼物我是绝不能收的。」
《國語辭典》:心领神会(心領神會)  拼音:xīn lǐng shén huì
不必经由言行的表达,心里便已明白。《红楼梦》第六四回:「只有二姐儿也十分有意,但只是眼目众多,无从下手。贾琏又怕贾珍吃醋,不敢轻动,只好二人心领神会而已。」也作「心领神悟」。
《漢語大詞典》:谢遣(謝遣)
辞谢遣散。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慤,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礼遣:“其所犯既频,灼然不可容者,但谢遣之而已。” 宋 方岳 《感风谢客》诗:“呼童语之故,有客姑谢遣。”
分類:辞谢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