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请退(請退)
(1).告辞。仪礼·士相见礼:“凡侍坐於君子,君子欠伸,问日之早晏,以食具告;改居,则请退可也。”礼记·少仪:“请见不请退。”
(2).愿意撤退。左传·哀公十年:“ 吴 延州来季子 救 陈 ,谓 子期 曰:‘二君不务德,而力争诸侯。民何罪焉?我请退,以为子名,务德而安民。’”
《漢語大詞典》:兴辞(興辭)
(1).起立辞谢。礼记·曲礼上:“客若降等,执食兴辞。” 孔颖达 疏:“兴,起也。客既卑,故未食,必先捉饭而起,以辞谢主人之临己也。”
(2).犹告辞。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酒数行,叟兴辞,曳杖而去。” 欧阳予倩 《桃花扇》第二幕:“ 陈定生 、 吴次尾 二人兴辞。”
《漢語大詞典》:一辞(一辭)
(1).犹一言。一句话或一个字。《淮南子·缪称训》:“胡通於一伎,察於一辞,可与曲説,未可为广应也。”史记·孔子世家:“至於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 子夏 之徒不能赞一辞。”旧唐书·陆馀庆传:“累迁中书舍人。 则天 尝引入草詔, 餘庆 惶惑,至晚竟不能措一辞。” 明 王守仁 《与安之书》:“今但取 朱子 所自言者表章之,不加一辞。”
(2).谓异口同声。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六:“ 鲁公 盛德,盖自小官时。縉绅閒一辞谓之有手段。”
(3).一面之辞。宋史·叶清臣传:“苟 用章 之状果虚, 守懃 之罪果白, 用章 更寘重科,物论亦允,无容偏听一辞,以亏王道无党之义。”
(4).告辞,辞别。礼记·表记:“事君难进而易退,则位有序;易进而难退,则乱也,故君子三揖而进,一辞而退,以远辞也。” 南朝 梁 萧钧 《晚景游泛怀友》诗:“一辞 金谷苑 ,空想竹林游。” 唐 吴融 《落叶》诗:“红影飘来翠影微,一辞林表不知归。”
《漢語大詞典》:告归(告歸)
(1).旧时官吏告老回乡或请假回家。《书·咸有一德》:“ 伊尹 既復政厥辟,将告归,乃陈戒于德。” 孔 传:“告老归邑。”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后汉书·张湛传:“后告归 平陵 ,望寺门而步。” 李贤 注:“告归,谓请假归。”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吏部一·严恭肃:“以病告归,先人往问疾,至其榻前,布衾破敝,寒士之不如也。” 清 汪懋麟 《送力臣都谏假归扬州》诗:“勇退人所难,告归君独惺。”
(2).告辞,告别回家。 杜甫 《梦李白》诗之二:“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七:“是晚 孟沂 告归。 张运使 不説破他,只叫馆僕尾着他去。”
《國語辭典》:谢辞(謝辭)  拼音:xiè cí
表达谢意的文字或言辞。如:「班代表的那篇毕业谢辞写得文情并茂,十分感人。」
《國語辭典》:令正  拼音:lìng zhèng
1.职官名。掌管外交辞令的官。《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子大叔为令正,以为请。」
2.古代称嫡妻为「正室」,故尊称他人的妻子为「令正」。《西游记》第五九回:「今闻公主是牛大哥令正,安得不以嫂嫂称之!」
《國語辭典》:面辞(面辭)  拼音:miàn cí
当面辞行。《西游记》第一九回:「上覆丈母,大姨,二姨并姨夫,姑舅诸亲,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辞,休怪。」
《國語辭典》:辞退(辭退)  拼音:cí tuì
1.免除他人的职务。《文明小史》第二二回:「那教员哑口无言,扫兴而去。始终这位教员被魏总办辞退。」
2.推辞、拒绝。如:「他辞退所有邀约,专心著述。」
《漢語大詞典》:谢酒(謝酒)
宴会结束,道谢告辞。《水浒传》第二回:“当晚,众人谢酒,各自分散回家。”《官场现形记》第一四回:“等到席散,在席的官员,一个个过来谢酒。”
《国语辞典》:下逐客令  拼音:xià zhú kè lìng
主人暗示或明示客人,该告辞离去。如:「他都已经下逐客令了,你还好意思再待在这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