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告诉(告訴)  拼音:gào sù
被害者向高级长官或机关告发,称为「告诉」。《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中和四年七月,李克用奉表自陈,告诉朱全忠上源驿谋杀的事。」明。徐霖《绣襦记》第二二出:「近日闻得东西二肆相争主顾,必来告诉于我,且待审个是非则个。」
《國語辭典》:告诉(告訴)  拼音:gào su
通知。《红楼梦》第六一回:「芳官便又告诉了宝玉,宝玉也慌了。」
《國語辭典》:低声(低聲)  拼音:dī shēng
1.轻声、小声。唐。朱庆馀 近试上张水部诗:「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唐。牛峤〈女冠子。绿云高髻〉词:「浅笑含双靥,低声唱小词。」《三国演义》第二○回:「耳目甚近,请公低声。」
2.表示谦卑。《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若有短处,曲意替他遮护,更兼低声下气,送暖偷寒,逢其所喜,避其所讳,以情度情,岂有不爱之理。」
分類:低声轻声
《國語辭典》:低低  拼音:dī dī
1.低矮的样子。如:「低低的房屋。」
2.声音低微。南唐。李煜〈蝶恋花。遥夜亭皋閒倒步〉词:「桃李依依春暗度,谁在秋千,笑里低低语。」
《國語辭典》:呫呫  拼音:chè chè
1.低声细语。宋。黄庭坚〈次韵正仲三丈自衡山返命舍驿过外舅师厚赠答〉诗:「昏昏市井气,呫呫儿女语。」
2.多话的样子。唐。柳宗元 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题:「贪常嗜琐者,犹呫呫然动其喙,亦劳甚矣乎。」
《漢語大詞典》:点鼓
谓轻声击鼓。 明 李翊 《俗呼小录》:“郡邑起更打鼓谓之发擂,大事重击鼓为攂鼓,唱曲轻击鼓为点鼓。”《醉醒石》第十回:“里边坐下一箇 陈公子 ,挟了两箇妓,带了两箇陪堂,点鼓鸣锣,望这村庄来拢。”
分類:轻声击鼓
《漢語大詞典》:浅声(淺聲)
轻声,小声。 宋 张先 《画堂春》词:“桃叶浅声双唱,杏红深色轻衣。”
分類:轻声
《漢語大詞典》:轻口(輕口)
(1).口轻。轻易开口。 宋 梅尧臣 《杂言送当世待制知杨州》诗:“开酿刲羊愿遇宾,天下沄沄不轻口。”
(2).轻声,小声。《说唐》第七回:“﹝走堂的﹞悄悄对主人 吴广 説道:‘……此人莫非是个响马强盗?’ 吴广 叫声‘轻口,不可泄漏。’”
《漢語大詞典》:呫唫
轻声吟诵。 王闿运 《愁霖赋》:“矧文士之易悲,方旦莫而呫唫。”
分類:轻声吟诵
《漢語大詞典》:偷声细气(偷聲細氣)
轻声轻气。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题叙:“啥话?看你偷声细气的样子!”
分類:轻声题叙
《国语辞典》:轻偎低傍(轻偎低傍)  拼音:qīng wēi dī bàng
依偎身旁,轻声低语。形容亲密的样子。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出:「庭花不及娇模样,轻偎低傍,这鬓影衣光,掩映出丰姿千状。」
《国语辞典》:附耳低言  拼音:fù ěr dī yán
靠近耳朵轻声说话。《三国演义》第三六回:「玄德问计。福附耳低言如此如此。」《儒林外史》第三七回:「郭孝子不好说。武书附耳低言。」
《国语辞典》:低声密语(低声密语)  拼音:dī shēng mì yǔ
轻声地秘密谈话。如:「他们低声密语地讨论合作事宜。」《隋唐演义》第八六回:「此时万籁无声,夜景清幽,坐了一回,渐觉凉爽,玄宗低声密语道:『今夜牛女二星相会,未知其乐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