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发言(發言)
(1).发表意见。史记·滑稽列传:“ 武帝 时有幸倡 郭舍人 者,发言陈辞虽不合大道,然令人主和説。” 唐 元稹 《阳城驿》诗:“发言当道理,不顾党与讎。” 宋 司马光 《祭钱君倚文》:“中年相值,情厚故交,饰貌无华,发言必尽。”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一章:“他竭力使自己的发言保持平静的语调。” 康濯 《腊梅花》五:“农民们一个接一个地上台发言。”参见“ 发言盈庭 ”。
(2).发表的意见。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臣伏见皇太子仁厚宽明,发言高远,卓然絶异,非人所能及也。” 明 何景明 《上杨邃菴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盖以猥俗评选之见,而论六艺、诸子之文,听其发言,知其鄙倍矣。” 巴金 《中国作家协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闭幕词》:“不断的掌声就说明这些发言是受到全场热烈欢迎的。”
(3).指发言稿。 柯岩 《追赶太阳的人》二:“深夜,代表们都休息了,小会议室里还亮着一盏灯,是有人在赶写发言还是忘了熄灯?”
(4).表现于语言文字。《诗大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孔颖达 疏:“诗者,人志意之所之适也。虽有所适,犹未发口,藴藏在心,谓之为志。发见於言,乃名为诗。”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明诗:“是以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舒文载实,其在兹乎?”
(5).指遣词造句。 明 谢榛 四溟诗话卷二:“譬诸诗,发言平易而循乎绳墨,法之正也;发言隽伟而不拘乎绳墨,法之奇也。”
(6).犹开口。三国志·魏志·司马芝传:“抑彊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託 芝 ,不敢发言。”南史·傅亮传:“ 武帝 有受禪意,而难於发言。” 宋 司马光 《颜太初杂文序》:“天下之不尚儒久矣,今世之士大夫,发言必自称曰儒。”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二:“小姑曰:‘家姊本无意輒慕君子,而 杨郎 先自发言。’”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 荆公 叹道:‘生死无常,老夫只恐大限一至,不能发言,故今日为君敍及此也。’”
(7).犹扬言。《金瓶梅词话》第二六回:“﹝ 来兴儿 ﹞执证説:‘你从某日,没曾在外对众发言要杀爹,嗔爹不与你买卖做?’”
《漢語大詞典》:发言盈庭(發言盈庭)
发言的人挤满厅堂。谓人多言杂。《诗·小雅·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漢語大詞典》:启齿(啓齒)
(1).发笑。因笑必露齿,故云。庄子·徐无鬼:“奉事而大有功者不可为数,而吾君未尝启齿。” 王先谦 集解:“笑也。” 唐 元稹 《春》诗:“启齿呈编贝,弹丝动削葱。” 明 谢肇浙 《五杂俎·事部四》:“ 卢质 字 子微 ,性好翫謔,为 庄宗 管记。会医官 陈玄 补 太原府 医学博士,所司请稿, 质 立草之,末句云:‘既得厚朴之才,宜典从容之职。’ 庄宗 览之久,为启齿。”
(2).开口。多表示有所请求。《水浒传》第九八回:“他们如何敢来启齿?”警世通言·宋小官团圆破毡笠:“ 王公 道:‘且喫三杯,方敢启齿。’” 茅盾 《清明前后》第一幕:“﹝ 唐 文君 ﹞想问又觉不便启齿,无聊地望着墙上的镜框。”
《漢語大詞典》:启口
开口;张开嘴说话。汉书·贾谊传:“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匈矣。” 宋 陈傅良 《题张之望文卷后》:“ 温公 尝言, 洛 中,士大夫渊藪,谈空説性多矣,惟史事无所启口。盖有讥云耳。”《再生缘》第二一回:“转身走下垂袍袖,施礼深深启口云。”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二章:“世界上有些话,是最难启口的。”
分類:开口张开
《漢語大詞典》:口称(口稱)
(1).口头称赞。金史·文艺传下·周昂:“文章工於外而拙於内者,可以惊四筵而不可以适独坐,可以取口称而不可以得首肯。”
(2).开口称呼。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他两个果然就照着 邓九公 的话,立刻跪倒请安,口称‘大人’。”
(3).口说;口头宣称。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外面来了一个人,口称前来送礼贺喜。” 茅盾 《子夜》十六:“据 日本 火柴商口称,闻该国驻 沪 领事声称,吾国政府财政部有与 瑞典 火柴公司借款,默许种种权利之说。”
《漢語大詞典》:发口(發口)
开口。史记·张仪列传:“ 楚王 大怒,发兵而攻 秦 。 陈軫 曰:‘ 軫 可发口言乎?’” 晋 成公绥 《啸赋》:“动脣有曲,发口成音。” 唐 杜甫 《百舌》诗:“过时如发口,君侧有谗人。”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四:“ 雅宜 不喜作乡语,每发口必官话。”
分類:开口
《漢語大詞典》:口声(口聲)
(1).犹开口。 元 郑廷玉《后庭花》第二折:“又不曾麻搥下脑箍,你怎么口声的就招伏。”
(2).语气,口气。《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 秋公 见口声来得不好,老大惊讶。”
(3).指口音。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他妻子﹞又换了一个口声,道:‘我乃 陈 妾 丁氏 ,大娘死与我何干?’”参见“ 口音 ”。
(4).议论。红楼梦第四回:“等我再斟酌斟酌,压服得口声才好。”红楼梦第五五回:“二奶奶的事,他还要驳两件,才压得众人口声呢!”
《漢語大詞典》:口音
(1).带有个人、地方、民族语言特征的话音。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因见他是个旗装,却又有些外路口音。” 郑观应 《盛世危言·考试上》:“宜选肄业生之通古今、识大体者,始遣出洋……年在二十左右。过稚则气质易染,过长则口音难调。” 茅盾 《色盲》三:“ 林白霜 听口音知道是同事的 何教官 ,只把身子略动了一下,手里依然在写。”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六:“一个妇女说:‘ 萧队长 也学会咱们口音了。’”
(2).犹口气。《官场现形记》第二六回:“ 黄胖姑 一听口音不对,连忙替 贾大少爷 分辨。”参见“ 口气 ”。
(3).语音学指气流只通过口腔而不经过鼻腔所发出的音。相对于鼻音和鼻化元音而言。如普通话中的a、o、e、b、p、f等。
《漢語大詞典》:绽口儿(綻口兒)
开口。 元 石子章《竹坞听琴》第三折:“到来日整云鬟復对菱花镜,我再不绽口儿念着道德经。”
分類:开口
《漢語大詞典》:开口(開口)
(1).指食口,人口。管子·揆度:“百乘为耕田万顷,为户万户,为开口十万人。”
(2).指说话。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诚一开口请 如姬 , 如姬 必许诺。”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见他发出话来,又説得正气了,一时也没得回他,通红了脸,不敢开口。” 柔石 《二月》二:“当每次 陶岚 开口的时候,他立刻向她注意看着。”
(3).笑。 唐 吕岩 《赠刘方处士》诗:“尘世相逢开口希,共论太古同流志。” 清 汪懋麟 《九日颂嘉招同诸子饮黑龙潭得九字》:“大笑能几回,见此即开口。”
(4).求助;告贷。 老舍 《四世同堂》五二:“托朋友给找事,他以为,必须得投一点资:先给人家送点礼物啊,或是请吃吃饭啊,而后才好开口。” 茅盾 《子夜》四:“本来我不敢向 沧翁 开口,可是 三先生 的信里,口气十分严厉,我又凑不齐,只好请 沧翁 帮帮我的忙了。”
(5).指开凿口子。清史稿·河渠志二:“惟新口外挑水坝稍短,清水盛旺,或恐溜宽,宜再筑长坝,不必仍旧开口。”
(6).指为刀剪类刃具磨出刃口。
《漢語大詞典》:开口笑(開口笑)
(1).欢乐貌。语出庄子·盗跖:“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除病瘦(瘐)死丧忧患,其中开口而笑者,一月之中,不过四五日而已矣!” 唐 杜甫 《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诗:“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谿曲。” 宋 王禹偁 《赠密直张谏议与子结婚》诗:“且喜相逢开口笑。 甘 陈 功业不须论。”《诗刊》1978年第10期:“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2).一种油炸面食。其中部开裂,如开口而笑,故名。
《漢語大詞典》:作声(作聲)
(1).谓开口说话。南齐书·王敬则传:“ 敬则 谓众曰:‘卿诸人欲令我作何计?’莫敢先答。防閤 丁兴怀 曰:‘官秖应作耳。’ 敬则 不作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 满生 见説,心下吃惊,半晌作声不得。”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不必作声告饶,也不必恶声相骂。”
(2).发出声响。 晋 葛洪 神仙传·葛玄:“口中饭尽成大蜂数百头,飞行作声。”
《漢語大詞典》:别子
即庶子。古代宗法制度称诸侯嫡长子以外之子为“别子”。礼记·大传:“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 孔颖达 疏:“别子谓诸侯之庶子也。诸侯之适子适孙继世为君,而第二子以下悉不得禰先君,故云别子。” 唐 韩愈 《唐故赠绛州刺史马府君行状》:“其别子 赵奢 ,当 赵 时破 秦 军 閼与 ,有功,号 马服君 。” 清 刘大櫆 《方氏支祠碑记》:“古者诸侯之适子嗣为诸侯,其支子之为大夫、士者,不得祖诸侯,而名之曰别子。”参阅礼记·大传“别子为祖” 唐 孔颖达 疏。
(1).线装书的套子上或字画手卷上用来别住开口的东西。多用骨制。
(2).烟袋、荷包的坠饰。
《漢語大詞典》:噞喁
(1).鱼口开合貌。文选·左思〈吴都赋〉:“葺鳞鏤甲,诡类舛错,泝洄顺流,噞喁沉浮。” 刘逵 注:“噞喁,鱼在水中群出动口貌。” 唐 刘禹锡 《武陵书怀五十韵》:“禽惊格磔起,鱼戏噞喁繁。” 宋 王禹偁 《续戒火文》:“社鸟鸣以啁唧,池鱼涸而噞喁。” 清 王士禛 《居易续谈》:“置之盆池,游泳噞喁,粲若锦綺。”
(2).借指鱼。 唐 元稹 《度门寺》诗:“画井垂枯朽,穿池救噞喁。” 宋 梅尧臣 《重送曾子固》诗:“谁知天上争腾跃,偶落池中杂噞喁。” 宋 陆游 《舟中作》诗:“断岸饮觳觫,清波跳噞喁。”
(3).比喻开口交谈。 宋 黄庭坚 《阻风铜陵》诗:“言语竟不通,噞喁亦何益!”
(4).比喻求食。
《漢語大詞典》:卷舌(捲舌)
卷起舌头。形容不敢直言。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八:“公置甲兵栏骑,当是致疑於僕也。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 晋 郭颁 《古墓斑狐记》:“将恐天下之人,捲舌而不言;智谋之士,望门而不进。”参见“ 卷舌 ”。
(1).不开口;闭口不言。文选·扬雄〈解嘲〉:“是以欲谈者卷舌而同声,欲步者拟足而投跡。” 李善 注:“言不敢奇异也。故欲谈者卷舌而不言,待彼发而同其声。”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赋》:“猛士婴城,谋臣卷舌。” 瞿蜕园 注:“卷舌:不开口,无计可施。” 唐 李白 《感遇》诗之四:“举国莫能和, 巴 人皆卷舌。” 明 刘基 《述志赋》:“众畏谗而卷舌兮,孰能白予之忠诚。”
(2).星名。汉书·天文志:“﹝ 元帝 ﹞二年五月,客星见 昴 分,居卷舌东可五尺,青白色,炎长三寸。占曰:‘天下有妄言者。’”隋书·天文志上:“卷舌六星在﹝昴﹞北,主口语,以知佞谗也。”
(3).喻邪佞之人。 清 钱谦益 《贺文司理诗册序》:“自今以往,固将黜卷舌於天街,投谗人於有北。”
(4).把舌头卷起来。
《漢語大詞典》:解囊
(1).解开口袋。 宋 陆游 《宿村舍》诗:“解囊自取残编读,何处人间无短檠。”
(2).谓拿出钱财以帮助人。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鬼作筵:“适见四人来,欲捉我去。幸阿翁哀请,且解囊赂之,始去。”《中国现在记》第八回:“ 苏州 人秉性是良善的,晓得他是富翁一旦落魄,就有解囊相助的。”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六论“文人相轻”--二卖》:“劝人解囊賑灾的文章,并不少见,而文中自述年纪曰‘余年九十六岁矣’者,却只有 马相伯 先生。”
《漢語大詞典》:开言(開言)
发言;开口说话。 元 王晔《桃花女》第三折:“你不要着一个人看见,也不要开言。悄悄里一径砍倒这科桃树。”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姑娘还未及开言, 张太太 的话也来了。” 杜鹏程 《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三章:“不管你开言动语怎样幼稚,不管你怎样到处乱咋呼,我清楚地看到你是个好青年。”
分類:发言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