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窗笼(窗籠)
喻指耳朵。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持素脉:“本在窍阴之间,标在窗笼之前。窗笼者耳也。”
分類:耳朵
《漢語大詞典》:聪耳(聰耳)
(1).使听觉灵敏。国语·郑语:“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 清 曹籀 《〈龚自珍全集〉序》:“草则菖蒲薢茩,聪耳而明目;茯苓茱萸,延年而耐老。”
(2).指听觉灵敏的耳朵。墨子·兼爱下:“今吾将正求与天下之利而取之,以兼为正,是以聪耳明目,相与视听乎!”荀子·儒效:“若夫充虚之相施易也,坚白同异之分隔也,是聪耳之所不能听也,明目之所不能见也,辩士之所不能言也。”
《漢語大詞典》:耳管
即耳朵。 茅盾 《风景谈》:“大小丁当的谐和的合奏充满了你耳管。”参见“ 耳朵 ”。
分類:耳朵
《漢語大詞典》:耳朵
(1).听觉和平衡器官。人和哺乳动物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也用以指听觉。 五代 徐仲雅 《闲居》残句:“屋面尽生人耳朵,篱头多是老翁鬚。”《前汉书平话》卷中:“太后令宫人揪住耳朵,将药酒灌之,即死。”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一本第三折:“侧著耳朵儿听,躡著脚步儿行。”红楼梦第三十回:“ 寳玉 轻轻的走到跟前,把他耳朵上的坠子一摘。” 沙汀 《涓埃集·闯关》:“用他那经过十年战争训练的耳朵测量了一下远近。”
(2).指形状或位置像耳朵的东西。《水浒传》第八回:“ 董超 去腰里解下一双新草鞋,耳朵并索儿却是麻编的,叫 林冲 穿。”
(3).借指探听消息的人。 茅盾 《子夜》十三:“我总疑心他是 钱葆生 派来我们这里做耳朵的。” 巴金 《爝火集·等着,盼着》:“我还记得当时的情景,仿佛四处都有耳朵,四面都是眼睛,我多说一句话就会给朋友带来麻烦。”
《漢語大詞典》:耳级(耳級)
旧指割下的耳朵。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邮政·查倒毙》:“夫马之倒毙在局者,係何马夫所养,该马夫具呈报官,呈内叙明……於某日得何病医治不瘥,於某日在局倒毙,取其耳级呈验。” 清 杨积中 《续御寇略》:“割取首级十八颗,耳级九副。”
分類:割下耳朵
《漢語大詞典》:耳丫子
方言。耳朵。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一:“火狐皮帽的耳扇往两边翘起,露出半截耳丫子。”
分類:耳朵
《漢語大詞典》:耳目
(1).耳朵和眼睛。礼记·仲尼燕居:“若无礼,则手足无所措,耳目无所加。”史记·五帝本纪:“劳勤心力耳目,节用水火材物。” 宋 苏轼 《石菖蒲赞》:“菖蒲味辛温无毒,开心补五臟,通九窍,明耳目。” 鲁迅 《彷徨·伤逝》:“这空虚又即刻发生反响,回向我的耳目里,给我一个难堪的恶毒的冷嘲。”
(2).犹视听,见闻。引申为审察和了解。国语·晋语五:“若先,则恐国人之属耳目於我也,故不敢。”梁书·武帝纪中:“故能物色幽微,耳目屠钓,致王业於缉熙,被淳风於遐邇。” 元 刘祁 归潜志卷七:“所患耳目不广,不能周知民间苦乐,国势安危。”
(3).指视听所系的事物或标志。左传·成公二年:“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
(4).比喻能起耳目作用者。 晋 袁宏 后汉纪·和帝纪上:“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太史公书》,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由观前,圣人之耳目也。” 唐 韩愈 《争臣论》:“圣贤者,时人之耳目也。” 梁启超 《〈清议报〉叙例》:“是以联合同志,共兴《清议报》,为国民之耳目,作维新之喉舌。” 刘少奇 《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
(5).比喻辅佐或亲信之人。书·益稷:“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 孔颖达 疏:“君为元首,臣为股肱耳目,大体如一身也。”旧唐书·姚珽传:“臣以庸朽,滥居辅弼,虚备耳目。”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一》:“举天下至於无可信,而乃欲寄其耳目,託其心腹,则其势不得不流於偏重,而私昵得以用之矣。”
(6).指侦察或了解情况。亦指暗探。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武安 吏皆为耳目,诸 灌氏 皆亡匿, 夫 繫,遂不得告言 武安 隐事。”北史·房彦谦传:“唯愿远布耳目,精加采访,褒秋毫之善,贬纤介之恶。”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大 清 又厚抚 辽 人之往来我地者,於是降人与 辽 人皆为我耳目。”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四七:“有些场合,他不去,会有人告诉他的,至少有 江菊霞 这个耳目。” 周建人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党派了联络员带领我们躲过了敌人的耳目,通过了层层封锁线。”
《漢語大詞典》:耳热(耳熱)
(1).耳朵发热。 汉 杨恽 《报孙会宗书》:“酒后耳热,仰天抚缶,而呼呜呜。” 三国 魏 曹丕 《与吴质书》:“酒酣耳热,仰而赋诗。” 唐 韩愈 《酒中留上李相公》诗:“眼穿长讶双鱼断,耳热何辞数爵频。” 明 李东阳 《题丁御史墨竹》诗:“阴风颯颯左右至,耳热不受秋山凉。”
(2).犹耳熟。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四:“人人交口 王辅臣 ,上闻之亦耳热矣。”
(3).旧俗认为是别人背后念及或咒骂自己的一种征兆。 宋 辛弃疾 《定风波·自和》词:“从此酒酣明月夜,耳热,那边应是説儂时。” 元 朱庭玉 《一枝花·女怨》套曲:“不信伊家不耳热,俺好业,俺好呆,怎恁今生,天慳运拙。”
《漢語大詞典》:倾耳(傾耳)
谓侧着耳朵静听。史记·淮阴侯列传:“农夫莫不輟耕释耒,褕衣甘食,倾耳以待命者。” 唐 章碣 《陪浙西王侍郎夜宴》诗:“小儒末座频倾耳,祗怕城头画角催。” 叶圣陶 《穷愁》:“老母倾耳 阿松 榻,微闻转侧。”
分類:耳朵静听
《漢語大詞典》:耳根
(1).耳朵的根部。亦指耳朵。 唐 白居易 《琴酒》诗:“耳根得所琴初畅,心地忘机酒半酣。” 宋 苏轼 《与梁左藏会饮傅国博家》诗:“试教长笛傍耳根,一声吹裂堦前石。”《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 蒋震卿 见问着这话,自觉先前失言,耳根通红。” 鲁迅 《故事新编·奔月》:“ 羿 想着,觉得惭愧,两颊连耳根都热起来。” 巴金 《将军集·幽灵》:“妻埋下头,过了片刻忽然低声说,声音有些颤抖,连耳根也红了。” 老舍 《骆驼祥子》十三:“ 虎妞 堵着爸爸的耳根子吹嘘, 刘四爷 对 祥子 笑了笑。”
(2).佛教语。六根之一。指对声境而生耳识者。《楞严经》卷三:“耳根劳故,头中作声。” 唐 雍陶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诗:“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清 龚自珍 《五重证义》:“又 观世音 用耳根, 香积佛 众香世界用鼻根, 智者大师 用意根,即是六根真常之证。”参见“ 六根 ”。
(3).指缀在鞋跟上的带片。 郭沫若 《瓶》诗之一:“她那 蜀 锦的上衣,青罗的短裙,碧绿的绒线鞋儿上着耳根,这些都还在我如镜的脑中驰骋。”
《漢語大詞典》:六根
(1).佛教语。谓眼、耳、鼻、舌、身、意。根为能生之意,眼为视根,耳为听根,鼻为嗅根,舌为味根,身为触根,意为念虑之根。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凡夫之人亦復如是。欲守护六根,修诸功德,不解方便,而问人言:作何因缘而得解脱?” 宋 王安石 《望江南·归依三宝赞》词:“愿我六根常寂静,心如寳月映琉璃,了法更无疑。” 朱谦良 《感怀和病侠》:“书生自古崇三戒,侠士何时净六根?”
(2).泛指五官四肢。《四游记·华光占清凉山》:“ 华光 当天发下誓愿曰:‘ 华光 若寻见得母亲,不来归依佛道,伏侍师父, 华光 六根不得齐全。’”《传统相声集·八扇屏》:“ 王佐 所到之处,不准阻拦于他,他乃六根不全一苦人。”
《漢語大詞典》:掩耳
(1).捂住耳朵不听。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荀躒 掩耳而走。” 汉 荀悦 《汉纪·昭帝纪》:“面刺王过,王至掩耳趋走。” 唐 韩愈 《寄卢仝》诗:“劝参留守謁大尹,言语纔及輒掩耳。”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六:“一日游 西湖 ,望 建业 五色云起,诸君谓为庆云,拟赋诗。 刘 独引大白慷慨曰:‘此王气也,后十年有英主出,吾当辅之。’众皆掩耳。”
(2).指不闻不问。 清 唐孙华 《哭曹九咸明府》诗之四:“折腰怜傲吏,掩耳作家翁。”
(3).御寒护耳的用品。《元典章·礼部五·春牛经式》:“释策牛人罨耳……寅亥时为通气,故揭一边。子丑时芒神全戴掩耳,为严凝时全掩也。”
《漢語大詞典》:俗耳
听惯尘世之声的耳朵。 唐 韩愈 《县斋读书》诗:“哀狖醒俗耳,清泉洁尘襟。”
分類:尘世耳朵
《漢語大詞典》:鹿耳
(1).鹿的耳朵。 唐 孟郊 《寄洺州李大夫》诗:“鸟巢忧迸射,鹿耳骇惊闻。”
(2).见“ 鹿耳门 ”。
分類:耳朵
《漢語大詞典》:鹿耳门(鹿耳門)
地名。在今 台湾省 台南市 安平港 北。1661年, 郑成功 率大军驱逐 荷兰 侵略者,即自此登陆,后湾内淤浅,海道亦废。今为平陆。亦省作“ 鹿耳 ”。 清 丘逢甲 《夏夜与季平萧氏台听涛追话旧事作》:“如闻 鹿耳 鯤身畔,毅魄三更哭义旂。”
《漢語大詞典》:清耳
(1).静耳。谓专心倾听。 汉 班固 《答宾戏》:“若乃 牙 旷 清耳於管絃, 离娄 眇目於毫分。” 晋 陆机 《演连珠》之二一:“是以轮匠肆目,不乏 奚仲 之妙;瞽叟清耳,而无 伶伦 之察。”
(2).犹净耳。表示不愿意让污浊的话语污染耳朵。 晋 葛洪 抱朴子·君道:“虽能独断,必博纳乎芻蕘;虽务含弘,必清耳於浸润。” 宋 周密 《澄怀录》卷上:“公尝出玉磬尺餘……客有谈及猥俗之事语者,则急起击玉数声,曰:‘聊代清耳。’” 宋 岳飞 《题翠岩寺》:“忠义必期清耳水,功名直欲镇边圻。”
《漢語大詞典》:塞耳
堵住耳朵。谓有意不听。 汉 荀悦 申鉴·杂言上:“下不钳口,上不塞耳,则可有闻矣。”列子·力命:“於彼我而有二心者,不若揜目塞耳,背阪面隍亦不坠仆也。”三国志·魏志·王脩传:“愿明使君塞耳勿听也。”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戒淫亵》:“戏文中花面插科,动及淫邪之事……无论雅人塞耳,正士低头,惟恐恶声之污听。”
《漢語大詞典》:充耳
(1).塞住耳朵。《诗·邶风·旄丘》:“叔兮伯兮,褎如充耳。” 郑玄 笺:“充耳,塞耳也。言 卫 之诸臣,颜色褎然,如见塞耳,无闻知也。”荀子·礼论:“充耳而设瑱。” 清 钱谦益 《吴士熙授承德郎制》:“昔 有宋 青溪 盗发,比疆连壤,褎如充耳。”
(2).指声音充满耳朵。 许地山 《七宝池上底乡思》:“你岂不闻这里有等等妙音充耳;岂不见这里有等等庄严宝相?”
(3).古代挂在冠冕两旁的饰物,下垂及耳,可以塞耳避听。也叫“瑱”。《诗·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充耳琇莹。” 毛 传:“充耳谓之瑱;琇莹,美石也。天子玉瑱,诸侯以石。” 清 王夫之 诗经稗疏·小雅:“充耳者,瑱也,冕之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