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烘衬(烘襯)  拼音:hōng chèn
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如:「静物写生中,常以素色背景烘衬主体的色泽。」也作「烘托」。
分類:烘托
《國語辭典》:烘托  拼音:hōng tuō
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如:「他的山水画,常用淡墨烘托出远山。」也作「烘衬」。
《漢語大詞典》:烘晕(烘暈)
即烘托。 沈叔羊 《谈中国画》第六章第四节:“所谓烘晕,也叫烘托,好比是烘云托月的意思。例如画白色的花朵,须用淡青色烘晕在白花的周围,把白花衬托出来。”参见“ 烘托 ”。
分類:烘托
《國語辭典》:烘托  拼音:hōng tuō
从周围或旁边渲染,使主体或重点更加显明。如:「他的山水画,常用淡墨烘托出远山。」也作「烘衬」。
《漢語大詞典》:柳色
(1).柳叶繁茂的翠色。多用以烘托春日的情思。 南朝 梁 何逊 《落日前墟望赠范广州云》诗:“轻烟澹柳色,重霞映日餘。” 唐 白居易 《杭州春望》诗:“涛声夜入 伍员 庙,柳色春藏 苏小 家。” 前蜀 韦庄 《河传》词:“何处。烟雨。 隋 堤春暮,柳色葱蘢。” 宋 黄庭坚 《呻吟斋睡起》诗:“兰牙依客土,柳色过邻墙。”
(2).指绿色。 五代 和凝 《天仙子》词:“柳色披衫金缕凤,纤手轻拈红豆弄。”
《國語辭典》:白描  拼音:bái miáo
1.一种画法。仅用线条勾描物象,而不著以颜色,多用于人物和花卉的绘画上。
2.一种文学创作的表现手法。不加雕饰,不用典故,使用简练的笔墨进行描述。
《漢語大詞典》:邻杵(鄰杵)
指邻近的捣衣声。多用以烘托旅人寒夜的寂寞。 唐 白居易 《早秋独夜》诗:“井梧凉叶动,邻杵秋声发。” 唐 贾岛 《上谷旅夜》诗:“故园千里数行泪,邻杵一声终夜愁。” 清 纳兰性德 《雪中和友》:“哀雁兼邻杵,共君寒夜心。”
《漢語大詞典》:托法
1.谓凭借刑法。
2.指烘托映衬的艺术手法。
《国语辞典》:衬底(衬底)  拼音:chèn dǐ
印刷上指以网或网片,烘托文字、线条、图案等。
《国语辞典》:后先辉映(后先辉映)  拼音:hòu xiān huī yìng
后进与前辈相互烘托,益显彼此的成就。如:「这对师生在物理学界都有新发现,后先辉映,受人崇仰。」《清史稿。卷四○四。僧格林沁列传》:「有清藩部建大勋者,惟僧格林沁及策淩二人,同膺侑庙旷典,后先辉映,旂常增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