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先辈(先輩)
(1).依次排列于前者。《诗·小雅·采薇》“薇亦作止” 汉 郑玄 笺:“ 西伯 将遣戍役,先与之期以采薇之时,今薇生矣,先辈可以行也。”
(2).对前辈的尊称。三国志·吴志·阚泽传:“ 泽 州里先辈 丹杨 唐固 ,亦修身积学,称为儒者。” 唐 刘禹锡 《与歌者米嘉荣》诗:“近来时世轻先辈,好染髭鬚事后生。” 巴金 《在一九七九年评选获奖作品大会上的讲话》:“我们的先辈一代一代地给我们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学遗产。”
(3). 唐 代同时考中进士的人相互敬称先辈。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得第谓之前进士,互相推敬谓之先辈。”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二:“ 唐 时举人,呼已第者为先辈。” 余嘉锡 《读已见书斋随笔》:“ 唐 人称进士为先辈者,言其登第必在同辈之先也,故又称必先,与后人称先及第为前辈之意不同。”
(4).对文人的敬称。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法聪 频劝道:‘先辈休胡想,一一话行藏。’” 清 张尔岐 《蒿庵闲话》卷二:“ 唐 宋 官长称秀才曰先辈。”
《漢語大詞典》:老辈(老輩)
(1).犹前辈。 宋 欧阳修 六一诗话:“ 杨大年 与 钱 刘 数公唱和,自《西崑集》出,时人争效之,诗体一变。而先生老辈,患其多用故事,至於语僻难晓。” 清 龚自珍 《秋心》诗之二:“新知触眼春云过,老辈填胸夜雨沦。” 张天翼 《畸人手记》:“然而当时--有的是勇气,有的是火气。并且还写了些文章,写了些白话诗。攻击的目标正是父亲那些老辈。”
(2).年长而行辈又较高的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还亏得几个老辈子的説:‘放着你这样一个汉子,这样一分膂力,考武功不好,为甚么干这不长进营生呢?’”《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一回:“据老辈人説的, 道光 以前, 川 米常常贩到两 湖 去卖。”
(3).泛指祖辈。红楼梦第一○一回:“我都起来了,他们还睡着,咱们老辈子有这个规矩么?”
《漢語大詞典》:先进(先進)
(1).前辈。论语·先进:“先进於礼乐,野人也;后进於礼乐,君子也。” 朱熹 集注:“先进后进,犹言前辈后辈。”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秣底补罗国:“又製俗书数十餘部,非斥先进所作典论。” 宋 王安石 《谢王司封启》:“不以先进畧后生,不以上官卑下吏。” 元 刘祁 归潜志卷八:“尝闻先进故老,见子弟辈读 苏 黄 诗,輒怒斥。”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十:“今后辈不知先进遗风者多矣。”
(2).首先仕进。汉书·萧育传:“始 育 与 陈咸 俱以公卿子显名, 咸 最先进,年十八为左曹,二十餘御史中丞。”
(3).犹先行。 唐 元稹 《奏制试乐为御赋》:“於是屏 造父 ,命 后夔 ;或无声而至矣,或先进以道之。”
(4).位于前列,可为表率。 郭小川 《把家乡建成天堂》诗:“有人烟的地方,就有先进的力量。”如:先进人物;先进经验。
《漢語大詞典》:前烈
(1).前人的功业。书·武成:“ 公刘 克篤前烈。” 唐 司空图 《蒲帅燕国太夫人石氏墓志》:“允集大勋,以光前烈。” 宋 曾巩 《相制二》:“使千载之坠,振於一朝;上下之间,配於前烈。”
(2).祖先;前辈。 汉 班固 《幽通赋》:“懿前烈之纯淑兮,穷与达其必济。” 唐 王维 《同卢拾遗韦给事东山别业二十韵》:“盛德啟前烈,大贤钟后昆。”
(3).犹前贤。 南朝 梁 任昉 《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易名之典,请遵前烈。”北史·文苑传序:“ 当涂 受命,尤好虫篆。金行勃兴,无替前烈。” 清 钱谦益 《都察院左都御史邹元标授资政大夫制》:“朕欲正是国人,尔尚庶几前烈,顾我旧德。”
《漢語大詞典》:上世
(1).远古时代。《商君书·开塞》:“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説仁,下世贵贵而尊官。” 晋 左思 《蜀都赋》:“夫 蜀 都者,盖兆于上世,开国于中古。” 清 杭世骏 《质疑·诸史问目答李若珠》:“上世荒远,遂有承讹袭谬之弊。”
(2).先代;前辈。史记·太史公自序:“余先 周 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於 虞 夏 ,典天官事。后世中衰,絶於予乎?”汉书·景帝纪:“此皆上世之所不及,而 孝文皇帝 亲行之。” 颜师古 注:“上世,谓古昔之帝王也。” 唐 韩愈 《张府君墓志铭》:“ 孝权 与余同年进士,其上世有 暠 者,当 宇文 时为车骑大将军。”
《漢語大詞典》:上代
(1).指 夏 商 周 及其以前的时代。 晋 陆云 《答兄平原》诗:“伊我世族,太极降精,昔在上代, 轩虞 篤生。”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爰及上代,虽文质异时,功业不同,及其安民立政者,其揆一也。”宋书·礼志一:“上代聘享之礼,虽颇见经传,然首尾不全。”
(2).前代;前辈。晋书·武帝纪论:“通上代之不通,服前王之未服。” 夏丏尊 叶圣陶 《文心》五:“ 张 家原是个世家,上代有好几代是读书的, 大文 的父亲 子渊 也是读书人。”
《漢語大詞典》:乡先达(鄉先達)
指同乡显达的前辈。 明 沈周 《客座新闻·胡忠安公格言》:“ 毘陵 白司寇 昂 为进士时,往候乡先达大宗伯 胡忠安公 谭 问处世之要, 忠安 曰:‘多栽桃李,少种荆棘。’”
《漢語大詞典》:前辈(前輩)
(1).称年辈长、资历深的人。 汉 孔融 《论盛孝章书》:“今之少年,喜谤前辈。” 唐 杜甫 《赠秘书监江夏李公邕》诗:“古人不可见,前辈復谁继?”宋史·田昼传:“议论慷慨,有前辈风。”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爸爸’和前辈的话,固然也要听的,但也须说得有道理。”
(2). 唐 代称进士及第者为前辈。 宋 王谠 唐语林·文学:“其都会谓之举场;通称谓之秀才;投刺谓之乡贡;得第谓之前辈。” 明 胡震亨 唐音癸籤·集录一:“省试诗有前辈咏题诗集,採 开元 至 大中 省试咏诗三百五十篇,四卷。”
(3).为 唐 代进士间互表尊重的称呼。 唐 李商隐 有《和韦潘前辈七月十二日夜泊池州城下先寄李使君》诗, 冯浩 注:“本集有《十字水期韦潘侍御同年》,而此乃曰前辈。下篇 刘 韦 二前辈不书其名。”
(4). 清 代翰林称先己三科入院者为前辈。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按科分叙前后辈:“於前辈老中翰致敬尽礼。公讌之日,拂座奉巵,皆长揖甚恭。”儿女英雄传第一回:“从次日起,便去拜房师,拜座师,认前辈,会同年。”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二二序:“丁酉重九,与 徐星伯 前辈、 吴虹生 同年,连骑游西山之 寳藏寺 ,归鞍骤雨。重九前三夕作此诗,搁笔而雨。”
《漢語大詞典》:手泽(手澤)
犹手汗。后多用以称先人或前辈的遗墨、遗物等。礼记·玉藻:“父没而不能读父之书,手泽存焉尔。” 孔颖达 疏:“谓其书有父平生所持手之润泽存在焉,故不忍读也。” 晋 潘岳 《皇女诔》:“披览遗物,徘徊旧居,手泽未改,领腻如初。” 宋 李清照 《〈金石录〉后序》:“今手泽如新,而墓木已拱。” 明 李东阳 《先府君墓焚新刻手稿感而有述示兆蕃》诗:“残篇半零落,一一费探讨。嗟哉手泽存,字法有遗稿。” 叶圣陶 《从西安到兰州》:“我们如今看见的那些平田以及山上一鳞一鳞的梯田,哪一处不留着历代农民改造自然的手泽?”
《漢語大詞典》:公案
(1).官府案件文卷。 唐 子兰 《寄乾陵杨侍郎》诗:“步量野色成公案,点检樵声入奏闻。” 宋 苏轼 《辨黄庆基弹劾札子》:“今来公案,见在户部,可以取索案验。”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那简帖儿倒做了你的招状,他的勾头,我的公案。”
(2).案件,有纠纷的事件。 宋 刘克庄 《贺新郎·送陈子华赴真州》词:“北望神州路,试平章这场公案,向谁吩咐?” 明 俞弁 逸老堂诗话卷上:“ 元次山 有云:‘ 东野 悲鸣死不休,高天厚地一诗囚;江山万古 潮阳 笔,合卧 元龙 百尺楼。’推尊 退之 而鄙薄 东野 至矣。此诗断尽百年公案。” 周恩来 《在延安各界举行的“双十二”纪念会上的讲演》:“这段公案,人民会起来给以正当裁判,也只有人民才会真正坚持解放 张 、 杨 。”
(3).官府处理公事时用的几案。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第四折:“快把公案打扫的乾浄,大人敢待来也。” 沈从文 《新与旧》:“﹝县太爷﹞又令人排好公案,预备人犯来时在神前审讯。”
(4).话本、戏曲、小说的分类之一。 宋 灌圃 耐得翁 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説公案皆是搏刀赶棒及发跡变泰之事。” 宋 罗烨 醉翁谈录·小说开辟将公案、朴刀、捍棒各自分列,其著录话本公案类有《石头孙立》《独行虎》《圣手二郎》等;朴刀类有《青面兽》《陶铁僧》《赖五郎》等;捍棒类有《花和尚》《武行者》《拦路虎》等。三类性质实相接近。后来又演为“公案戏”,如十五贯;“公案小说”,如《龙图公案》等。
(5).佛教禅宗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书当讲究得力处:“古书中颇有赘讹处,便是禪家公案,但今人未尝体究耳。” 清 金农 《海会寺池上观鱼呈送禅师》诗之一:“阿师抚掌留公案,大海何如沸鼎中?”参见“ 公案学 ”。
《漢語大詞典》:公案学(公案學)
佛教名词。公案,原指官府判决是非的案例。佛教禅宗借用,指前辈祖师的言行范例,用来判断是非迷悟。以这种方法发展的禅学,称公案学。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七章第二节:“谈公案就是重要的一种方法。公案都是含意隐晦,无人能确实懂得的事情或话头,如果弟子思索得一个公案的答案,说给师听,得师同意(称为印可),那就表示得道了……这些动作和话头成为新的公案,流传在丛林(禅寺)间,愈积愈多,禅学转化为公案学。”
《漢語大詞典》:先师(先師)
(1).前辈老师。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 郑玄 注:“周礼曰:‘凡有道者、有德者使教焉,死则以为乐祖,祭於瞽宗。’此之谓先师之类也。” 孙希旦 集解:“承先圣之所作以教於大学者,先师也,若 伯夷 、 后夔 是也。”孟子·离娄上:“是犹弟子而耻受命於先师也。”汉书·刘歆传:“至 孝武皇帝 ,然后 邹 、 鲁 、 梁 、 赵 颇有春秋先师,皆起於 建元 之间。” 颜师古 注:“前学之师也。” 唐 吴兢 贞观政要·论崇儒学:“以 仲尼 为先圣,以 颜子 为先师。” 鲁迅 《集外集·渡河与引路》:“倘若思想照旧,便仍然换牌不换货;才从‘四目 仓圣 ’面前爬起,又向‘ 柴明华 先师’脚下跪倒。”
(2).指已故的老师。 清 李赓芸 炳烛编·刚健笃实:“先师 钱詹事 答问及 王通政 经义述闻,皆从 郑 读,以‘煇光日新’为句,徵引甚详。”
(3).称 孔子 。 晋 陶潜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诗之二:“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唐 张说 《孔子堂杜预赞》:“开我后学,从事先师。”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昔者吾先师大成至圣 孔夫子 于是日哭则不歌。” 清 周亮工 《与陈琪园书》:“当祖述先师删诗之意,尽删其姓名,而独存其诗。”
《漢語大詞典》:后学(後學)
(1).后进的学者。汉书·董仲舒传赞:“ 仲舒 遭 汉 承 秦 灭学之后,六经离析,下帷发愤,潜心大业,令后学者有所统壹,为羣儒首。” 金 王若虚 《论语辨惑二》:“此出於 庄周 之徒而吾党引以为美谈,诬先贤而惑后学,其风殆不可长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随便翻翻》:“我并不是说,天下没有指导后学看书的先生,有是有的,不过很难得。”
(2).对前辈学者的自谦之辞。 宋 叶适 《〈沈子寿文集〉序》:“余后学也,不足以识 子寿 之文。” 清 宋翔凤《〈尔雅义疏〉序》:“ 咸丰 六年八月,后学 长洲 宋翔凤 谨记。”
《漢語大詞典》:先达(先達)
有德行学问的前辈。后汉书·朱晖传:“初, 暉 同县 张堪 素有名称,尝於太学见 暉 ,甚重之,接以友道,乃把 暉 臂曰:‘欲以妻子託 朱生 。’ 暉 以 堪 先达,举手未敢对。”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爰及农商工贾,廝役奴隶,钓鱼屠肉,饭牛牧羊,皆有先达,可为师表。” 唐 牟融 《赠浙西李相公》诗:“文章政事追先达,冠盖声华羡昔贤。”《初刻拍案惊奇》卷十:“﹝ 子文 ﹞出塲来将考卷誊写出来,请教了几个先达几个朋友,无不嘆赏。” 李详 《论桐城派》:“诚知文章一道,大则笼罩百家,自铸伟词,小亦钻仰先达,树义卓然。”
《漢語大詞典》:函丈
亦作“ 函杖 ”。
(1).礼记·曲礼上:“若非饮食之客,则布席,席间函丈。” 郑玄 注:“谓讲问之客也。函,犹容也,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画也。”原谓讲学者与听讲者坐席之间相距一丈。后用以指:讲学的坐席。隋书·炀帝纪上:“自时厥后,军国多虞,虽復黌宇时建,示同爱礼,函丈或陈,殆为虚器。” 宋 陆游 《斋中杂兴》诗之一:“成童入乡校,诸老席函丈。” 清 纳兰性德 《上座主徐健庵先生书》:“牓发之日,随诸生后端拜堂下,仰瞻风采,心神肃然。既而屡赐延接,引之函丈之侧。”
(2).对前辈学者或老师的敬称。 宋 陆游 《江西到任谢史丞相启》:“早亲函丈,偶窃绪餘,曾未免於乡人,乃见待以国士。” 金 王若虚 《跋王进之墨本〈孝经〉》:“吾友 王进之 得其墨本而宝蓄之,仍图函丈之像,以冠其首。” 明 徐渭 《答龙溪师书》:“冒妄之深,伏希函丈裁之。” 清 顾炎武 《哭李侍御灌谿先生模》诗:“函杖天涯远,杓衡岁序移。无繇承问讯,祗益叹差池。” 子虚子 《湘事记》:“九月十四日 芝祥 来电曰:‘ 瀏阳 刘蔚庐 夫子函丈:千里一堂,并告 组庵 。’”
《漢語大詞典》:羹墙(羹牆)
后汉书·李固传:“昔 尧 殂之后, 舜 仰慕三年,坐则见 尧 於墙,食则覩 尧 於羹。”后以“羹墙”为追念前辈或仰慕圣贤的意思。 宋 李纲 《邀说十议·议修德》:“思宗社之危而不忘之於寤寐,念父兄之辱而欲见之於羹墙。” 清 顾炎武 《前诗意有未尽再赋四章》之一:“因思千古同昏旦,几席羹墙尚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