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漏泄  拼音:lòu xiè
泄露、露出。《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为人主而漏泄其群臣之语,譬犹玉卮之无当也。」《三国演义》第三九回:「亮客寄于此,岂敢与人骨肉之事?倘有漏泄,为害不浅。」也作「漏泄」。
《國語辭典》:漏泄(漏洩)  拼音:lòu xiè
泄露。《左传。襄公十四年》:「今诸侯之事,我寡君不如昔者,盖言语漏泄,则职女之由。」《儒林外史》第四六回:「况太公祖堂堂太守,何必要同这样人相与?此说只可放在先生心里,却不可漏泄,说是小弟说的。」也作「漏泄」。
《國語辭典》:泄漏  拼音:xiè lòu
不该让人知道的事让人知道了。《西游记》第二三回:「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儒林外史》第三○回:「姓名此时还说不得,若泄漏了机关,传的他知道,躲开了,你还是会不著。」也作「泄漏」、「泄露」。
《國語辭典》:泄漏(洩漏)  拼音:xiè lòu
不应该让人知道的事情让人知道了。《三国演义》第六回:「商议已定,密谕军土勿得泄漏。」《西游记》第一四回:「你可暗暗的念熟,牢记在心,再莫泄漏一人知道。」也作「泄漏」、「泄露」。
《國語辭典》:疏漏  拼音:shū lòu
1.疏忽遗漏。《南齐书。卷四二。王晏传》:「而晏每以疏漏被上呵责,连称疾久之。」《旧唐书。卷七九。李淳风传》:「今灵台候仪,是魏代遗范,观其制度,疏漏实多。」
2.漏水。元。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天阴雨,有些疏漏么?」
《國語辭典》:宣泄  拼音:xuān xiè
1.排放。《明史。卷一五三。陈瑄传》:「导湖水入淮,筑四闸以时宣泄。」也作「宣泄」。
2.泄漏。《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窃推春秋灾异,以救今事一二,条其所以,不宜宣泄。」《南史。卷一一。后妃传上。宋孝武文穆皇后传》:「义宣败后,帝密取之,宠冠后宫。假姓殷氏,左右宣泄者多死,故当时莫知所出。」也作「宣泄」。
3.吐露。如:「将心中郁闷一股脑儿宣泄出来。」
《國語辭典》:宣泄(宣洩)  拼音:xuān xiè
疏导发泄。如:「辅导老师提醒学生应该运用正当管道宣泄情绪。」
《國語辭典》:漏露  拼音:lòu lù
泄露、公开。《后汉书。卷六○下。蔡邕列传》:「章奏,帝览而叹息,因起更衣,曹节于后窃视之,悉宣语左右,事遂漏露。」《资治通鉴。卷二○六。唐纪二十二。则天后久视元年》:「元方为人清谨,再为宰相,太后每有迁除,多访之,元方密封以进,未尝漏露。」
分類:泄露
《漢語大詞典》:宣露
(1).泄露;透露。后汉书·冯异传:“ 光武 故宣露 軼 书,令 朱鮪 知之。”魏书·元澄传:“ 澄 执奏以尚书政本,特以远慎,故凡所奏事,阁道通之,盖以秘要之切,防其宣露。”《三国演义》第三回:“若欲治罪,当除元恶,但付一狱吏足矣,何必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料其必败也。” 清 端方 《致参赞福开森电》:“前转 香帅 一电,万勿宣露。” 刘大白 《秘密之夜》诗:“这秘密原不是语言能宣露,更不是探问能明白的。”
(2).显露;外露。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檄移:“檄者,皦也。宣露於外,皦然明白也。”《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牙宣》注:“此证牙齦宣肿,齦肉日渐腐頽,久则削缩,以致齿牙宣露。”
《國語辭典》:过露(過露)  拼音:guò lù
1.太过显露。《红楼梦》第二三回:「单把那文理细密的拣了几套进去,放在床顶上,无人时自己密看。那粗俗过露的都藏在外面书房里。」
2.过于浅陋鄙俗。《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这越发过露了。『秦人旧舍』说避乱之意,如何使得!莫若『蓼汀花溆』四字。」
分類:透露泄露
《國語辭典》:发表(發表)  拼音:fā biǎo
1.呈奏表章。《三国志。卷一二。魏书。崔毛徐何刑鲍司马传。崔琰》:「后太祖为魏王,训发表称赞功伐,褒述盛德。」
2.宣布表达。如:「对于这次的事件,有关单位尚未发表言论,说明处理方式。」「张老师应邀到海外发表论文。」
《漢語大詞典》:开泄(開洩)
打开;泄露。 唐 元稹 《祈雨九龙神文》:“凡天降疵厉,必因於人,岂予心之虚削孤独,依倚气势耶?将予刑之僭滥失所,冤哀无告耶?或予政之抑塞和令,开洩闭藏耶?”
分類:打开泄露
《漢語大詞典》:渗泄(滲洩)
见“ 渗洩 ”。
亦作“ 渗泄 ”。
(1).泄露;泄漏。 元 杨梓《豫让吞炭》第二折:“ 韩 魏 二君,与我谨守堤岸,不可渗洩。” 明 唐顺之 《赠蔡年兄道卿序》:“夫聚其全气与力,无所渗洩而一以输之於道,至於久而未有闻焉者,吾不信也。” 清 魏源 《默觚上·学篇十三》:“生气渗泄,外强中乾,而仁之存者寡矣。”
(2).指侵蚀财货。《元典章·户部八·市舶》:“如曾停泊他处,将贩到物货转变渗泄作弊,及抄填不尽或因事发露到官,即从漏舶法断没。”
(3).中医谓利尿。《素问·至真要大论》:“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 王冰 注:“渗泄,小便也。”元史·方技传·李杲:“今用渗泄之剂而病亦甚者,是气不化也。”
《漢語大詞典》:绽露(綻露)
泄露;显露。 唐 王洙 《东阳夜怪录·成自虚》:“今座上有名客,二子何乃互毁祖宗,语中忽有绽露,是取笑於 成公 齿冷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颜氏:“卿自不知蘗苦,真宜使请尝试之。但恐绽露,为乡邻笑耳。” 冯骥才 《爱之上》第二章十六:“几年来,生活专门折断人的触角,消磨人的创造的欲望,才能到处受到嫉恨而不敢绽露。”
分類:泄露显露
《漢語大詞典》:宣漏
泄露。宋书·何承天传:“二十四年, 承天 迁廷尉,未拜,上欲以为吏部,已受密旨, 承天 宣漏之,坐免官。”南史·宋竟陵王诞传:“ 咏之 与 建康 右尉 黄达 往来, 诞 疑其宣漏,诬以罪被杀。”
分類:泄露
《漢語大詞典》:露撒
泄露。《醒世姻缘传》第十五回:“只咱知道,休叫老奶奶听见。就是别人跟前也休露撒出一个字来。”
分類:泄露
《國語辭典》:走风(走風)  拼音:zǒu fēng
泄漏消息。《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九:「只为求得申春消息,恐怕走了风,脱了仇人。」
《漢語大詞典》:无漏(無漏)
(1).不泄露。艺文类聚卷五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詹事徐府君集〉序》:“温树靡答,露事不詶;省中之言无漏,席下之跡不疑。”
(2).没有漏洞。 唐 白行简 《滤水罗赋》:“环之劲铁,取其坚而不朽;羃以轻纱,取其疏而无漏。”
(3).佛教语。谓涅槃、菩提和断绝一切烦恼根源之法。与“有漏”相对。 南朝 宋 谢灵运 《答王卫军问》:“药验者疾易痊,理妙者吝可洗。洗吝岂復循环,疾痊安能起灭?则事不侔,居然已辨,但无漏之功,故资世俗之善,善心虽在五品之数,能出三界之外矣。”百喻经·宝箧镜喻:“禪定道品,无漏诸善,三乘道果,一切都失。” 唐 王维 《能禅师碑》:“得无漏不尽漏,度有为非无为者,其惟我 曹溪禪师 乎!” 赵殿成 笺注:“释氏谓道心如完器,妙理犹浄水,一切烦恼,破坏道心,迷失妙理,犹如破器,不能停浄水,讥其过失,名之曰漏。即欲漏、有漏、无明漏也。四果永尽,名曰无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