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无(有無)
亦作“ 有亡 ”。
(1).有或无。《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臣 楚国 之鄙人也,幸得宿卫,十有餘年,时从出游,游於后园,览於有无,然犹未能徧覩也。” 李善 注:“览於有无,谓或有所见,或復无也。” 汉 扬雄 《羽猎赋》:“驰弋乎神明之囿,览观乎羣臣之有亡。” 唐 贾岛 《送僧》诗:“言归文字外,意出有无间。”《水浒传》第三九回:“这个不难,只取牢城营文册一查,便见有无。”
(2).指家计的丰或薄。礼记·檀弓上:“ 子游 问丧具。夫子曰:‘称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恶乎齐?’” 陆德明 释文:“有亡……一音无。” 孔颖达 疏:“亡,无也。言各随其家计丰薄有无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张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与宗族同其有亡。”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无,到天王庙去杀猪,宰羊,磔狗,献鸡,献鱼,求神保佑五谷的繁殖,六畜的兴旺,儿女的长成,以及作疾病婚丧的禳解。”
(3).指有馀与不足。《书·益稷》:“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孙星衍 疏:“有为有餘,无为不足也。”按,文选·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韩愈 《原道》:“为之贾以通其有无。” 宋 苏轼 《过云龙山人张天骥》诗:“墟里通有无,垣墙任摧倒。” 沈从文 《从文自传·我所生长的地方》:“商人各负担了花纱同货物,洒脱的向深山中村庄走去,同平民作有无交易,谋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韩愈 《处士卢君墓志铭》:“其弟 浑 ,以家有无,葬以车一乘於 龙门山 先人兆。” 宋 曾巩 《故太常博士吴君墓碣》:“其丧父也,以家之有无葬,故葬不缓。”
(5).古代哲学范畴。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无,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老子》:“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几神之区;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无之域:并独步当时,流声后代。”
《国语辞典》:但有  拼音:dàn yǒu
1.只有。如:「家无他产,但有薄田数亩耳。」
2.所有。元。睢景臣〈哨遍。社长排门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这差使不寻俗。」
3.如有。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卷上。防露伤麦》:「但有沙雾,……侵晨令两人对持其绳,于麦上牵拽,抹去沙雾,则不伤麦。」《水浒传》第六二回:「但有半米儿差错,兵临城下,将至濠边,无贤无愚,无老无幼,打破城池,尽皆斩首。」
《漢語大詞典》:凡有
所有;一切。 鲁迅 《坟·人之历史》:“凡在地球之上,无间有生无生,决无差别,空间凡有,悉归於一。” 鲁迅 《且介亭杂文·病后杂谈二》:“还有部《蜀龟鉴》,都是讲 张献忠 祸 蜀 的书,其实是不但 四川 人,而是凡有 中国 人都该翻一下的著作。”
《漢語大詞典》:所是
(1).所有。 唐 陈子昂 《为建安王与辽东书》:“所是都督官属及大首领并左右立功人等,并申此问。”
(2).见“ 所事 ”。
(3).谓自以为是。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
《國語辭典》:所事  拼音:suǒ shì
1.凡事、事事。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二折:「他诸馀可爱,所事儿相投。」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你还道负屈高声,你所事无成,见兄弟,心头刺,眼中钉。」
2.此事或某事。《水浒传》第七三回:「太公接见,问道:『好汉,所事如何?』」
《漢語大詞典》:百尔(百爾)
(1).犹言诸位。亦指在位者。《诗·邶风·雄雉》:“百尔君子,不知德行。” 明 方孝孺 《白鹿洞规赞》:“百尔君子,公言是諏。” 明 汤显祖 《感宦籍赋》:“谓周行其必先,视百尔而岂后。”
(2).一切;所有。 宋 李觏 《袁州学记》:“百尔器备,并手偕作。工善吏勤,晨夜展力,越明年成。”
《漢語大詞典》:诸凡(諸凡)
所有;一切。 前蜀 贯休 《上留田》诗:“我欲使诸凡鸟雀,尽变为鶺鴒;我欲使诸凡草木,尽变为 田 荆。” 清 朱之瑜 《中原阳九述略·虏害十条》:“诸凡所为,何惨刻之甚!”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诸凡事物,无不质化。”
分類:所有一切
《國語辭典》:举凡(舉凡)  拼音:jǔ fán
1.凡是。表示概括之词。如:「经理下令,举凡品质不合者,一律淘汰。」
2.举出重要之点。《淮南子。要略》:「总要举凡,而语不剖判纯朴,靡散大宗。」
《國語辭典》:沧浪亭(滄浪亭)  拼音:cāng láng tíng
地名。在江苏省吴县城内。本为五代吴越钱氏广陵王元璙的别圃,宋苏舜钦得之,始筑沧浪亭,为吴中名胜之一。
《國語辭典》:一托头(一托頭)  拼音:yī tuō tóu
全部、所有。《董西厢》卷三:「一托头的侍婢,尽是十五六女孩儿家。」
分類:全部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