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希微  拼音:xī wéi
1.隐约不明。《晋书。卷九四。隐逸传。陶潜传》:「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宋。苏轼〈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何人遗公石屏风,上有水墨希微踪。」
2.稀疏细微。唐。贾登 奉和圣制喜雨赋:「其始至也,历乱希微,雾杂烟霏。」
《國語辭典》:胧明(朧明)  拼音:lóng míng
月明的样子。唐。元稹 嘉陵驿诗二首之一:「仍对墙南满山树,野花撩乱月胧明。」
分類:微明
《國語辭典》:薄明  拼音:bó míng
微明,接近天亮的时候。如:「天色薄明时分,他就起床了!」
《國語辭典》:朦胧(朦朧)  拼音:méng lóng
1.月色昏暗的样子。唐。来鹄 寒食山馆书情诗:「蜀魄啼来春寂寞,楚魂吟后月朦胧。」《西游记》第八一回:「睁著一双不白不黑的金睛眼,天惨淡,月朦胧;拿著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2.不清楚、模糊。唐。李峤〈早发苦竹馆〉诗:「合沓岩嶂深,朦胧烟雾晓。」《红楼梦》第四一回:「只说歇歇,不承望身不由己,前仰后合的、朦胧两眼,一歪身就睡熟在床上。」
3.糊涂。《西游记》第三回:「我老孙超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已不伏他管辖,怎么朦胧,又敢来勾我?」
《漢語大詞典》:微明
(1).知幽眇之理而收显著之效。《老子》:“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河上公 注:“此四事,其道微其效明也。”韩非子·喻老:“起事於无形,而要大功於天下,是谓微明。”
(2).微弱的光亮;稍微明亮。 唐 颜真卿 《登平望桥下作》诗:“近山犹髣髴,远水忽微明。” 宋 秦观 《和孙莘老题召伯斗野亭》诗:“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鲁迅 《准风月谈·夜颂》:“虽然是夜,但也有明暗。有微明,有昏暗,有伸手不见掌,有漆黑一团糟。”
《國語辭典》:向明(嚮明)  拼音:xiàng míng
天刚亮的时候。《易经。说卦》:「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國語辭典》:胧胧(朧朧)  拼音:lóng lóng
微明的样子。晋。潘岳〈悼亡〉诗三首之二:「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宋。严仁 鹧鸪天。行尽春山春事空词:「寒淡淡,晓胧胧,黄鸡催断丑时钟。」
《國語辭典》:朣胧(朣朧)  拼音:tóng lóng
月色将明的样子。晋。潘岳〈秋兴赋〉:「月朣胧以含光兮,露凄清以凝冷。」
《漢語大詞典》:朦朦
(1).迷惘貌。 汉 应劭 《风俗通·愆礼·河南尹太山羊翩祖》:“ 翩祖 位则亚卿,雅有令称,义当纲纪人伦,为之节文,而首倡导犯礼违制,使 东岳 一郡朦朦焉,岂不愍哉!” 明 袁宏道 《与钱象先书》:“数日前 白下 有人浪传恶信,僕惊愕,殊朦朦。讹言耶?……抑妬妇之口耶?”
(2).微明貌。 清 褚人穫 《坚瓠馀集·萤异》:“七月七夕,纳凉庭中,月色朦朦。” 丁玲 《韦护》第二章七:“天色已由朦朦的,变成透亮了,一定是好天气。”
《國語辭典》:昽昽(曨曨)  拼音:lóng lóng
微明的样子。唐。白居易〈早发楚城驿〉诗:「昽昽烟树色,十里始天明。」
《国语辞典》:微曦  拼音:wéi xī
早晨太阳刚出现,天色微明的景象。如:「清洁队员在微曦中打扫街道,真是辛苦!」
《國語辭典》:朣朦  拼音:tóng méng
隐约不明的样子。唐。韩愈〈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诗:「夜投佛寺上高阁,星月掩映云朣朦。」
《漢語大詞典》:朏然
微明貌。 南朝 宋 宗炳 《明佛论》:“今有明镜於斯,纷秽集之,微则其照蔼然,积则其照朏然,弥厚则照而昧矣。”书·毕命“六月庚午朏” 唐 孔颖达 疏:“六月三日庚午,月光朏然而明也。”
《漢語大詞典》:咙咙(嚨嚨)
微明貌。 清 阎尔梅 《汧罝草堂读史》诗:“平沙疏树晓咙咙,披剪荆茅植桂桐。”
《国语辞典》:火熹微  拼音:huǒ xī wéi
灯火微明。明。凌濛初《红拂记》第一出:「出一重宝阁也锦离披,过一重朱户也锁葳蕤,到一重营帐也火熹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