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望子  拼音:wàng zi
古代酒店的招牌标志。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八。中秋》:「至午未间,家家无酒,拽下望子。」元。无名氏《看钱奴》第四折:「开开门面,挑起望子,看有甚么人来。」也称为「酒帘」。
《國語辭典》:招牌  拼音:zhāo pái
1.商店机构作为标识的牌子。宋。张任国 柳梢青。挂起招牌词:「挂起招牌,一声喝采,旧店新开。」《儒林外史》第三一回:「将来挂招牌,就可以称儒医。」《文明小史》第一九回:「下车进去,见一家大门上挂著一块黑底金字的招裨,上写著『保国强种不缠足会』八个大字。」
2.演艺人员或团体揭示其所献技艺有关事项的牌子。《水浒传》第五一回:「今日秀英招牌上,明写著这场话本,是一段风流韫籍的格范,唤做『豫章城双渐赶苏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将及到家之际,遇见一个全真先生,手执招牌,上写著『风鉴通神』。」
3.拿手的,可做为标识的。如:「这首歌是她最为大家熟知的招牌歌曲。」
4.比喻骗人的幌子。清。李渔《意中缘》第六出:「我借他做个招牌,结识起士大夫来。」
《漢語大詞典》:晃子
幌子。表明所卖东西的标志。 元 李寿卿《度柳翠》楔子:“正是个风魔和尚,挑着这个,不知是甚么东西,恰似个烧饼的晃子。”
《國語辭典》:青帘  拼音:qīng lián
青色的布招,旧时为酒店的标帜。《孤本元明杂剧。卓文君。第三折》:「插著青帘,写著名目,上写著临邛卖酒徒。」《儒林外史》第十四回:「那些卖酒的青帘高飏,卖茶的红炭满炉,士女游人,络绎不绝。」
《國語辭典》:酒帘  拼音:jiǔ lián
古代酒店的招牌。用布缀于竿顶,悬在店门前,以招徕客人。唐。李中〈江边吟〉:「闪闪酒帘招醉客,深深绿树隐啼莺。」也称为「酒帘子」、「酒幌」、「酒旗」、「酒望子」、「望子」。
《國語辭典》:市招  拼音:shì zhāo
商店门外标示其名号及所卖货物的招牌或标志。
《國語辭典》:恶癖(惡癖)  拼音:è pǐ
不良的嗜好。如:「他有吸食安非他命的恶癖。」
《國語辭典》:装幌子(裝幌子)  拼音:zhuāng huǎng zi
1.幌子,酒店的旗帜。装幌子比喻人专饰外表,摆空架子。《野叟曝言》第三六回:「那装幌子、支空头、偷天换日的拐棍,历任以来,也不知夹死了多少!」也作「装门面」、「装点门面」。
2.比喻宣扬丑事,使人丢脸。此为反面用法。也作「装门面」。
《漢語大詞典》:讲坛社会主义
以“社会主义”作为幌子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19世纪60-70年代起开始在德国流行。因其代表人物瓦格纳、施穆勒等多为大学教授,他们在大学讲坛上宣扬这一思想,故名。他们主张在不触动资本家利益的条件下,逐步实现“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