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文实(文實)
(1).名实。墨子·经说下:“有文实也,而后谓之。无文实也,则无谓也。” 孙诒让 间诂:“谓有名实,始有所谓;无名实,则无所谓。”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公羊传·庄公四年》“缘恩疾者可也” 汉 何休 注:“不为文实者,方讳,不得贬。” 陈立 义疏:“ 僖公 元年传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所谓文实也。”又:“旧疏云:凡为文实者,皆初以常事为罪而贬之,然后计功除过。此 齐襄 功实未足除过,故传不为文实也。”
《国语辞典》:不觚  拼音:bù gū
比喻名实不符,或不合礼制。《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漢語大詞典》:觚不觚
比喻事物名实不符。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何晏 集解:“以喻为政不得其道,则不成。” 朱熹 集注:“觚,棱也;或曰酒器,或曰木简,皆器之有棱者也。不觚者,盖当时失其制而不为棱也。觚哉:觚哉!言不得为觚也。” 清 俞正燮 癸巳类稿·四分论:“《续汉志》云:‘在天成度,在宪成日,凡三百六十五日小餘不及四分日之一,则减四分也。’是古人命度未有觚不觚,不依日而散分於各宿者。”
《國語辭典》:名辩(名辯)  拼音:míng biàn
中国古代思想家论述名实问题的辩论。始于春秋时孔子正名、老子无名、墨子取实予名的争辩。战国时则有惠施、公孙龙的名家出现,荀子并把名辩问题,具体分析为名、辞、辩说三方面,对中国古逻辑学贡献很大。
《國語辭典》:土龙刍狗(土龍芻狗)  拼音:tǔ lóng chú gǒu
泥塑的龙,草扎的狗。比喻名不副实。《三国志。卷四二。蜀书。杜周杜许孟来尹李谯郤传。杜微》:「曹丕篡弑,自立为帝,是犹土龙刍狗之有名也。」
分類:名实相副
《漢語大詞典》:腾声飞实(騰聲飛實)
传扬名声与功业。谓使名实俱得传扬。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序志》:“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
《國語辭典》:悬羊头卖狗肉(懸羊頭賣狗肉)  拼音:xuán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比喻表里不一,欺骗矇混。《五灯会元。卷一六。元丰清满禅师》:「有般名利之徒,为人天师,悬羊头卖狗肉,坏后进初机,灭先圣洪范。」《晏子春秋》另有「悬牛首卖马肉」之说。见《晏子春秋。内篇。杂下》。也称为「挂羊头卖狗肉」、「挂羊头煮狗肉」、「羊头狗肉」。
《國語辭典》:挂羊头卖狗肉(掛羊頭賣狗肉)  拼音: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比喻表里不一,欺骗矇混。参见「悬羊头卖狗肉」条。如:「像他那样诚实忠厚的人,绝不会做出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来。」
《國語辭典》:飞声腾实(飛聲騰實)  拼音:fēi shēng téng shí
名声与实际均优。《北史。卷五七。周宗室传。邵惠公颢等传。论曰》:「咸能飞声腾实,不灭于百代之后。」也作「蜚英腾茂」。
分類: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