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在告
官吏在休假期中。告,古时官吏休假。资治通鉴·唐宪宗元和十四年:“常侍与监军副使有宴,军将皆在告。” 胡三省 注:“在告,谓休假在私室也。”金史·逆臣传·秉德:“时 秉德 方在告,亟召之,限十日内发行。”明史·姚夔传:“ 景帝 不豫,尚书 胡濙 在告, 夔 强起之,偕羣臣疏请復太子。”
《漢語大詞典》:在假
(1).在假期中。 南朝 梁 任昉 《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臣今在假,不容诣省。”
(2).指告假,请假。 宋 岳飞 《奏乞侍亲疾札子》:“伏望圣慈察臣悃愊无他规避,蹔乞许臣在假以全侍奉之养。” 宋 王炜 道山清话:“ 吕晦叔 为中丞,一日报在假。馆中诸公因问:‘何事在假?’”
《國語辭典》:节假(節假)  拼音:jié jià
节日。元。张可久〈红绣鞋。百五日清明节假〉曲:「百五日清明节假,两三攒绿暗人家,客子飘零尚天涯。」
《漢語大詞典》:恩假
谓帝王所给的假期。宋书·谢灵运传:“久欲上陈,惧在触罝,蒙赐恩假,暂违禁省,消渴十年,常虑朝露,抱此愚志,昧死以闻。”
谓帝王所赐之福泽。假,通“ 嘏 ”。《宋书·后妃传·孝武文穆王皇后》:“如臣门分,世荷殊荣,足守前基,便预提拂,清官显宦,或由才升,一叨婚戚,咸成恩假,是以仰冒非宜,披露丹实。”南史·王懿等传论:“ 道豫 虽地居 丰 沛 ,荣非恩假,时歷四代,人焉不絶。”
《國語辭典》:封关(封關)  拼音:fēng guān
海关因假期停止办公。如:「这批货希望能赶在海关封关前装箱完毕。」
《漢語大詞典》:参告(參告)
指官吏休假期间参与政事。 宋 庄季裕 鸡肋编卷下:“在 兴国军 ,有 通山 县尉以丧母在告,既而出参,人皆骇愕而不敢问。数日之后,同僚见其巾用縞素,问其所以。云:‘先妣不幸。’曰:‘如此何故参告?’云:‘某已於几筵前拈香起復矣。’”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八:“ 赵公 曰:‘莫须待 介甫 参告否?’ 鲁公 默然。”
《國語辭典》:公假  拼音:gōng jià
因公事所请的假。如:「小王赴美考察,向公司请了一个月的公假。」
《漢語大詞典》:假开(假開)
假期之后。新五代史·杂传·王峻:“ 峻 论请不已,语渐不逊。日亭午, 太祖 未食, 峻 争不已,是时寒食假, 太祖 曰:‘俟假开,当为卿行。’ 峻 乃退。”
分類:假期
《國語辭典》:赐假(賜假)  拼音:sì jià
上司或主事者准予休假的敬辞。《南史。卷一九。谢灵运传》:「灵运表陈疾,赐假东归。」《红楼梦》第七一回:「话说贾政回京之后,诸事完毕,赐假一月在家歇息。」
《國語辭典》:学历(學曆)  拼音:xué lì
学校的行事历。学校在开学前,依日期先后顺序,排列一学年中预定从事的教学与行政活动。也称为「校历」。
《國語辭典》:学历(學歷)  拼音:xué lì
求学的经历。指毕业或肄业所得的学位。
《漢語大詞典》:假限
宽限;期限。 元 关汉卿 《四春园》第二折:“你则去那棋盘街井底巷寻那杀人贼去,与你三日假限,拿将来有赏,拿不将来必然见罪!” 元 无名氏 《延安府》第一折:“﹝ 刘彦芳 云﹞与小人几日假限?﹝ 庞 衙内云﹞与你三日假限。”
休假的期限,指假期。 元 王仲文《救孝子》第四折:“我今元帅根前,告了假限回家,探望母亲去。”
《國語辭典》:暑假  拼音:shǔ jià
各级学校每逢夏季,在第二学期结束后到下一学年度开学前的假期。
《漢語大詞典》:授衣假
唐 国学每年九月的假期。新唐书·选举志上:“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 唐 张籍 《和左司元郎中秋居》之九:“初当授衣假,无吏挽门铃。”
《國語辭典》:销假(銷假)  拼音:xiāo jià
请假期满或中途注销假期,恢复上班、上学。
《漢語大詞典》:田假
唐 时太学、国子学的假期名称。因农事忙而放假,故名。新唐书·选举志上:“诸学生通二经,俊士通三经已及第而愿留者,四门学生补太学,太学生补国子学。每岁五月有田假,九月有授衣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