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喁喁  拼音:yóng yóng
众人向慕的样子。《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传》:「延颈举踵,喁喁然皆争归义。」《三国志。卷三五。蜀书。诸葛亮传》:「天下英雄喁喁,冀有所望。如不从议者,士大夫各归求主,无为从公也。」
《國語辭典》:咿嚘  拼音:yī yōu
拟声词:(1)形容叹息、吟咏声。唐。韩愈〈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等三学士〉诗:「亲逢道边死,伫立久咿嚘。」(2)形容鸡鸣声。唐。柳宗元〈吊屈原文〉:「牝鸡咿嚘兮,孤雄束咮。」(3)形容含糊不清的低语声。唐。韩愈、孟郊、李翱〈远游联句〉:「巴语相咿嚘,默誓去外俗。」
《國語辭典》:业人(業人)  拼音:yè rén
可怜人、造孽人。亦为骂人的话。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一折:「茶房里那一火老业人,酒杯间有多少閒议论。」元。郑廷玉《冤家债主》第三折:「眼见的儿亡妻丧又有个病著床,老业人你畅好是苦!」
《漢語大詞典》:言鸟(言鳥)
能模仿人语的鸟。三国志·魏志·王朗传“ 钟繇 明察当法,俱以治狱见称”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牙兽屈膝,言鸟告欢。”文选·左思〈蜀都赋〉:“皛貙氓於葽草,弹言鸟於森木。” 刘逵 注:“言鸟,鸚鵡之属。”
分類:模仿人语
《漢語大詞典》:木征
古代 吐蕃 别族 青唐羌 人语译音,意为龙头,指兄弟辈中有权威的长兄。 宋 沈括 梦溪笔谈·杂志二:“ 瞎毡 有子 木征 ;‘木征’者,华言‘龙头’也。以其 唃廝囉 嫡孙,昆弟行最长,故谓之‘头龙’-- 羌 人语倒,谓之‘头龙’。”
《漢語大詞典》:村声(村聲)
(1).村里的人语声。 宋 范成大 《田舍》诗:“烟火村声远,林菁野气香。”
(2).粗声。
《漢語大詞典》:哑咤(啞咤)
象声词。多以摹状鸟声或人语嘈杂声。 宋 欧阳修 《啼鸟》诗:“黄鸝颜色已可爱,舌端哑咤如娇婴。” 宋 范成大 《送同年朱师古龙图赴潼川》:“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 鲁 语。”
《國語辭典》:目听(目聽)  拼音:mù tīng
1.看人的笑貌容态,就能知道他所想要说的话。《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
2.古时听讼之法。《周礼。官秋。小司寇》:「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
《漢語大詞典》:鹦鹆(鸚鵒)
鹦鹉与鸜鹆。皆能摹仿人语。 唐 韩愈 孟郊 《城南联句》:“货至貊戎市,呼传鸚鵒令。” 钱仲联 集释:“戎、貊、鸚鵡、鸜鵒,四也……按谓令鸚鵒传呼也。”
《漢語大詞典》:伊嚘
象声词。人语声。 清 鲁一同 《拉粮船》诗:“呕呀伊嚘声不停,一声高空入青冥。” 王闿运 《愁霖赋》:“客闻斯言,抵掌伊嚘。”
《國語辭典》:插嘴  拼音:chā zuǐ
别人讲话时,从中插进去说话。《儒林外史》第五五回:「他既大胆,就叫他出个丑何妨!才晓得我们老爷们下棋,不是他插得嘴的!」《文明小史》第一九回:「刘学深不等他说完,插嘴辩道:『良家是人,妓女亦是人,托业虽卑,当初天地生人,却是一样。』」也作「插口」、「插话」。
《漢語大詞典》:鹦哥娇(鸚哥嬌)
比喻书艺尚未成熟。犹鹦鹉之学人语仅能数句,讨巧而已。 宋 苏轼 《仇池笔记·李十八草书》:“ 刘十五 ( 刘贡父 )论 李十八 ( 李公择 )草书,谓之‘鸚哥娇’。意谓鸚鵡能言,不过数句,大率杂以鸟语。” 元 朱德润 《题张樗寮楷书公孙大娘舞剑器行》:“八诀具全真足高,不学谩草鸚哥娇。”
《國語辭典》:羔子  拼音:gāo zi
1.幼羊,亦指其他兽类的幼儿。如:「羊羔子」、「马羔子」。
2.骂人的话。《金瓶梅》第九七回:「那羔子赤道流落在那里讨吃,不是冻死,就是饿死!」《红楼梦》第六九回:「奶奶希罕那杂种羔子,我不喜欢。」
《漢語大詞典》:吴侬软语(吴儂軟語)
亦作“吴儂娇语”。 形容操 吴 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鶯声,尽都是 吴 儂娇语。” 郑振铎 《苏州赞歌》:“‘ 吴 侬软语’的 苏州 人民,看起来好象很温和,但往往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国语辞典》:臭嚼  拼音:chòu jiáo
讥人语言无味而絮絮不休。如:「他的发言只是一味臭嚼,令人听而生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