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借访(借訪)
犹言拜访,访问。“借”为表敬之辞。《艺文类聚》卷七九引 南朝 宋 谢灵运 《江妃赋》:“承嘉约於往昔,寧更贰於在今。儻借访於 交甫 ,知斯言之可諶。”南史·褚伯玉传:“近故要其来此,冀慰日夜。比谈讨芝桂,借访荔萝,若已窥烟液,临沧洲矣。”
《漢語大詞典》:访接(訪接)
访问和接待。 唐 卢恕 《楚州新修吴太宰伍相神庙记》:“若忧勤焦思,访接无怠,于贤人且不遗,况贤神乎?”
分類:访问接待
《國語辭典》:拜访(拜訪)  拼音:bài fǎng
拜候、探望。《三国演义》第三七回:「如先生回,可言刘备拜访。」《儒林外史》第一二回:「既有这等高贤,我们为何不去拜访?」
《国语辞典》:访视(访视)  拼音:fǎng shì
1.访问探视、访问视察。如:「家庭访视」、「教学访视」。《元史。卷六四。河渠志一》:「由是访视通州城北通惠河积水,至深沟村西水渠。」清。全祖望〈周穆门墓志铭〉:「昨年予病于杭,几死,穆门昕夕访视。予稍进食,穆门频赍榼来。」
2.大陆地区指医护人员上门诊视,了解病情等。如:「产前访视」。
《国语辞典》:邀访(邀访)  拼音:yāo fǎng
邀请前来访问。如:「我国极力邀访所有邦交国元首参加此次国家重大庆典。」
《漢語大詞典》:板刺
犹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南史·虞荔传:“王欲见 荔 , 荔 辞曰:‘未有板刺,无容拜謁。’”
《漢語大詞典》:正聘
(1).谓诸侯间因公事派遣使者进行的正式访问。礼记·玉藻“大夫私事使,私人摈则称名” 唐 孔颖达 疏:“‘大夫私事使’者,谓非正聘之礼,谓以君之使而出使。‘私人摈则称名’者,谓以己之属臣为摈相,虽是上大夫及下大夫者,则皆称大夫之名,以其非公事正聘,故降而称名也。”
(2).指婚事中正式行聘。 徐迟 《牡丹》三:“一个有身价的人物明媒正聘,获得了 魏紫 。”
《国语辞典》:濮上之音  拼音:pú shàng zhī yīn
相传春秋时,卫灵公到晋国访问,途中夜宿于濮水之上,半夜听到琴声,就命令乐师师涓记下。到晋国,见晋平公,就使师涓弹奏,师旷听到,手按琴弦说:「此亡国之音,为纣王乐师师延所作,当武王伐纣时,师延向东逃逸,至濮水,自投江水而死,所以凡听到此乐者,国家必定衰败。」见《史记。卷二四。乐书》唐。张守节。正义。后以此比喻淫荡亡国之音。《三国志。卷二五。魏书。高堂隆传》:「作靡靡之乐,安濮上之音。」也作「桑间之音」。
《国语辞典》:民意调查(民意调查)  拼音:mín yì diào chá
经过研究设计,以自填问卷、当面访问、或电话访问等方式,进行抽样调查并加以分析,以便了解人民对各项社会议题的意见与态度的调查方式。也作「民意测验」。
《国语辞典》:观光签證(观光签證)  拼音:guān guāng qiān zhèng
对于持有普通护照的外国人,来我国观光、旅行、访问、度假,以其来回机票、船票或类似文件者,申请在华停留,由我国官方所发给的签證。
《国语辞典》:家庭访问(家庭访问)  拼音:jiā tíng fǎng wèn
1.师长亲临学生家中,与家长会晤恳谈,以多方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及学习情形。
2.社会工作人员访问社区内家庭。
《国语辞典》:受访(受访)  拼音:shòu fǎng
接受访问。如:「金马影展得奖人在受访时表示,能有今天的成就,要感谢导演及家人的支持与鼓励。」
分类:接受访问
《国语辞典》:探班  拼音:tàn bān
1.于别人上班时所作的探访。通常用于朋友、情侣、夫妻等。如:「今天谢谢你老远来探班。」
2.演艺人员拍片时,接受朋友的访问。如:「你相信吗?今天王大牌竟然来探班呢!」
《国语辞典》:草根大使  拼音:cǎo gēn dà shǐ
为促进民间友谊而派往他国从事农村访问及农业技术实习的人员。
《漢語大詞典》:访贫问苦(訪貧問苦)
访问贫苦的老百姓。 郭寿 《迷路记》:“平地春雷响,来了共产党,访贫问苦下了乡, 介梅 见太阳。” 沙汀 《记贺龙》二十:“他已经不像前一段旅程中那样的沉默了,一直同向导闲谈着,问着这一带庄稼,以及那乡下人的家庭生活状况,正像一般工作同志访贫问苦那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