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扎针(扎針)  拼音:zhā zhēn
中医指用针刺人体经穴,以达到医疗的效果。
《国语辞典》:无病自灸(无病自灸)  拼音:wú bìng zì jiǔ
没有病而用火艾烧灼穴位。比喻自寻痛苦或烦恼。《庄子。盗蹠》:「柳下季曰:『蹠得无逆汝意若前乎?』孔子曰:『然。丘所谓无病而自灸也。』」
《漢語大詞典》:挑治
(1).挑挖治病。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四:“ 高辛氏 ,有老妇人居於王宫,得耳疾歷时。医为挑治。出顶虫,大如茧。”
(2).指针灸方法之一。即用针将穴位或体表反应点的表皮刺破以治病。
《漢語大詞典》:挑痧
民间疗法。以针刺有关穴位,可治中暑。 清 俞樾 《茶香室四钞·挑草子》:“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云:‘草子,即寒热时疫。南中吏卒小民不问病源,但头痛体不佳,谓之草子,不服药,使人以小锥刺唇及舌尖出血,谓之挑草子……’按世间有挑痧之法,当即此类。”
《漢語大詞典》:哑门(瘂門)
穴位名。位于项正中线,入发际0.5寸,适当第一、二颈椎棘突之间。《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阴维脉穴歌》:“风府、瘂门此二穴,项后入髮是其根。”
《漢語大詞典》:腰俞
人体穴位名。《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背部主病针灸要穴歌》:“腰俞主治腰脊痛,冷痹强急动作难,腰下至足不仁冷,妇人经病溺赤痊。”
分類:人体穴位
《高级汉语词典》:郤穴
孔穴
《国语辞典》:针灸麻醉(针灸麻醉)  拼音:zhēn jiǔ má zuì
一种中医利用针刺刺激穴位的麻醉法。此法可使病人在手术时保持意识清醒,并且不靠任何药物即可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也称为「针麻」。
《国语辞典》:针灸铜人(针灸铜人)  拼音:zhēn jiǔ tóng rén
以铜铸造并刻有针灸穴位的人体模型,供教学与考试之用。宋时针灸医学已相当进步,铸有针灸铜人两座,一座南宋时遗失,一座清庚子之役,为日人掠去,现存东京博物院。也作「针灸铜人」。
《国语辞典》:八会穴(八会穴)  拼音:bā huì xuè
针灸上依人体的腑、脏、脉、髓、筋、骨、血、气八个穴位的作用而命名,分别为太仓穴、章门穴、太渊穴、绝骨穴、阳陵泉穴、大杼穴、膈俞穴、膻中穴。
《国语辞典》:直接灸  拼音:zhí jiē jiǔ
中医上指将艾炷直接置于穴位或患处燃烧的一种灸法。
《國語辭典》:耳穴  拼音:ěr xué
耳针治疗上的刺激点。当人体某一部分有病时,会在耳郭的一定部位上反应,这些部位即为耳针治疗上的刺激点。
《國語辭典》:合谷  拼音:hé gǔ
穴位名,位于拇指和食指指根两骨相会合之处,因状如深谷,故名合谷。别名虎口。
《國語辭典》:脖胦  拼音:bó yāng
位于腹部正中线上,脐下一点五寸处的经穴。也称为「气海」。
《漢語大詞典》:保健功
运动医学名词。医疗体育方法之一。指采用肢体运动与穴位按摩相结合,达到舒筋活血,锻炼内脏的方法。常采用动、静功结合,有闭目养神、叩齿、咽津、梳头、摩面、鸣天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