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族亲(族親)  拼音:zú qīn
同宗族的亲戚。唐。韩愈 元和圣德诗:「皇帝大孝,慈祥悌友。怡怡愉愉,奉太皇后。浃于族亲,濡及九有。」也称为「宗亲」。
《漢語大詞典》:宗家
(1).同族,本家。汉书·韦玄成传:“室家问 贤 当为后者, 贤 恚恨不肯言。於是 贤 门下生博士 义倩 等与宗家计议,共矫 贤 令,使家丞上书言大行,以 大河 都尉 玄成 为后。” 颜师古 注:“宗家, 贤 之同族也。”后汉书·耿纯传:“是时郡国多降 邯郸 者, 纯 恐宗家怀异心,迺使 訢宿 归烧其庐舍。”
(2).用于称同姓。 宋 无名氏 《范文正公言行拾遗事录》:“公为人作铭文,未尝受遗,后作 范忠献 铭,其子欲以金帛谢,拒之。乃献以所畜书画,公悉不收,独留道德经而还,戒之曰:‘此先君所藏,世之所宝,某窃以为宗家惜之,毋为人得也。’”
《國語辭典》:同族  拼音:tóng zú
1.同一宗族。《左传。襄公十二年》:「诸侯之丧,异姓临于外,同姓于宗庙,同宗于祖庙,同族于祢庙。」《三国演义》第五回:「操父曹嵩原是夏侯氏之子,过房与曹家,因此是同族。」
2.同一种族。
《國語辭典》:弟弟  拼音:dì di
称谓。称同胞手足中,后出生的男性亲属。如:「妈妈一向主张哥哥和弟弟应该平均分担家务。」
《國語辭典》:通谱(通譜)  拼音:tōng pǔ
1.因同姓而互认为同族。
2.异姓结拜为兄弟时,交换记载姓名、年龄、籍贯、家世的兰谱。也称为「换帖」。
《漢語大詞典》:族父
同族兄弟之父。亦泛指同族伯叔父。尔雅·释亲:“父之从祖晜弟为族父。”后汉书·刘玄传:“﹝ 更始 ﹞悉拜置诸将,以族父 良 为国三老。”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族父领元戎,名声国中老。” 钱基博 《辛亥南北议和别纪》:“学部郎中 顾栋臣 , 忠琛 族父也。”
《漢語大詞典》:族兄
同高祖兄弟的兄辈。亦泛指同族同辈中年较长者。后汉书·刘玄传:“ 刘玄 字 圣公 , 光武 族兄也。”南史·谢恂传:“ 恂 子 孺子 ,少与族兄 庄 齐名。”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一:“ 曹司农 竹虚 言:其族兄自 歙 往 扬州 ,途经友人家。”
《國語辭典》:族弟  拼音:zú dì
同宗族中辈分相同而年纪较小的人。《南史。卷四九。刘怀珍传》:「与族弟吁并隐居求志,遨游林泽,以山水书籍相娱而已。」《三国演义》第五回:「闻知曹操起兵,与其族弟夏侯渊两个,各引壮士千人来会。」
《國語辭典》:王族  拼音:wáng zú
和帝王有血缘关系的人。《周礼。夏官。司士》:「王族故士、虎士,在路门之右,南面东上。」
《漢語大詞典》:非族
非同族之人。左传·僖公十年:“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 汉 王粲 《为刘荆州谏袁谭书》:“使非族不干吾盟,异类不絶吾好,此孤与太公无贰之所致也。”
分類:同族
《漢語大詞典》:宗衮(宗袞)
对同族居高位者之称。袞,天子及上公的礼服。《文选·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阽危赖宗袞,微 管 寄明牧。” 李善 注:“宗袞, 谢安 也。”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录卷上:“而武臣今致政 李少师 端 愿为观察使,止得管句 祥源观 ,自陈於枢府宗袞,乃加以都管句。” 清 陈康祺 《燕下乡脞录》卷六:“惜不肖奔走南北,宦学无成,析薪负荷,远媿宗袞。”
《漢語大詞典》:族孙(族孫)
同族兄弟的孙子。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尚书( 柳公权 )与族孙 璟 , 开成 中,同在翰林,时称大 柳舍人 、小 柳舍人 。” 明 李贽 《复士龙悲二母吟》:“ 杨氏 族孙,乃近从兄议,继嗣 杨虚游 先生之子之后,非继嗣 李翰峰 先生之后也。”
《漢語大詞典》:族聚
同族的人聚在一起。 郑观应 《盛世危言·教养》:“诸事兴则民日取给而有餘,遂无弋猎奔驰之势,少迁徙流离之苦,始得族聚而居,羣日渐积而成国。”
分類:族聚同族
《國語辭典》:族叔  拼音:zú shú
年纪小于父亲的从堂叔伯父。亦泛指同宗族中和父亲同辈而年纪较小的人。《晋书。卷八三。顾和传》:「和二岁丧父,总角便有清操,族叔荣雅重之。」
《國語辭典》:妹妹  拼音:mèi mei
称谓:(1)同父母所生而比自己年幼的女性。如:「我的妹妹比我小两岁。」也称为「妹子」。(2)同辈中比自己年幼的女性。《红楼梦》第三回:「你妹妹远路绕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3)对妻子的昵称。《北齐书。卷一二。武成十二王传。南阳王绰传》:「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嫡母为家家,乳母为姊姊,妇为妹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