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彙、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加签證(加簽證)  拼音:jiā qiān zhèng
為方便海外僑胞回國,於民國六十四年開始實施加簽證方式,以簡化入出境簽證手續。加簽證附有十張入出境簽證查驗單,有效期限為一年。目前開放有港澳、僑生、商務、金馬等四種加簽證。具有減輕境管局人力負荷、防範變造等優點。
《國語辭典》:五福纸(五福紙)  拼音:wǔ fú zhǐ
過年時貼在門楣上的紅紙。正方形,對角的正中一個大「福」字,四角各有一隻向中間聚飛的蝙蝠,合起來表示五福臨門。
《國語辭典》:赶年(趕年)  拼音:gǎn nián
等到過年的時候。《紅樓夢》第五○回:「我們到那裡,瞧瞧他的畫兒,趕年可有了。」
《國語辭典》:逢年过节(逢年過節)  拼音:féng nián guò jié
遇上過年和重大節日。如:「逢年過節時,親戚朋友們常常一起聚會慶祝。」
《漢語大詞典》:奉元历(奉元曆)
(1).历法名。 宋 熙宁 七年 卫朴 造。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象数一:“ 卫朴 造《奉元历》,始知旧蚀法止用日平度,故在疾者过之,在迟者不及。”元史·历志二·授时历议下:“《奉元历》 熙寧 七年甲寅 卫朴 造,行十八年,至 元祐 壬申,后天七刻。”
(2). 宋 南渡后,其法已散失。 清 李锐 据元史·历志,补算岁日朔日,可借以考见梗概。
《漢語大詞典》:仡佬年
也称“过年”。仡佬族的传统节日。在每年夏历三月初三。上午,人们到祖宗坟地,由长老点燃鞭炮和铁炮,表示过年开始。然后跳芦笙舞、对唱民歌、打篾蛋球、荡秋千等。下午祭祖。祭品由各户轮流提供,每年十户出公、母鸡各五只。祭毕,就地将鸡煮熟,按长幼辈份入席会餐。
《漢語大詞典》:粉荔枝
亦作“ 粉荔 ”。 唐 代 洛阳 人家正旦以粉制成荔枝状作为节日食品。 唐 冯贽 云仙杂记·洛阳岁节:“ 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鷄、葛燕、粉荔枝。” 明 瞿祐 《四时宜忌·正月事宜》:“ 洛阳 人家,正月元日造丝鷄、蜡燕、粉荔枝。十五日造火鹅儿,食玉粱糕。” 明 杨慎 《艺林伐山·粉荔》:“玉烛宝典云: 洛阳 人家,正旦造丝鸡、蜡燕、粉荔枝。故 宋 人贺正启有‘瑞霙饯腊,粉荔迎年’之句。”
《漢語大詞典》:火塔子
塔形的炭堆。 吕梁山 一带风俗,大年除夕在当院把炭块垒积成塔状,供年初一拂晓时点燃。 马烽 西戎 《吕梁英雄传》第二二回:“腊月三十日你都忙得不能给家里做点活,你看院也没扫,火塔子也没垒,我长上四只手也做不完呀!”
《漢語大詞典》:爆谷(爆穀)
吴 俗于正月元日炒爆糯米,以卜一岁之休咎,花多者吉。 明 杨基 《卜流》诗:“春入 吴门 十万家,家家爆穀作生涯。”自注:“ 吴 人於初正,以穀占人一年休咎。炒成花者吉;否,反是。” 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爆孛娄诗:“东入 吴门 十万家,家家爆穀卜年华。”
《漢語大詞典》:前三后四(前三後四)
隋 唐 至 宋 风俗,以冬至、元正、寒食为大节,放假七日,其中节前三日,节后四日,俗称“前三后四”。 宋 王楙 野客丛书·大节七日假:“国家官私,以冬至、元正、寒食三大节为七日假,所谓前三后四之説。僕考之,其来尚矣。”
《國語辭典》:年團子  拼音:nián tuán zi
年糕,有各種形狀。《儒林外史》第二一回:「捧上糯米做的年團子來,吃了兩個,已經不吃了。」
分類:团子元正
《漢語大詞典》:年馎饦(年餺飥)
过年时吃的一种面食。 宋 陆游 《自开岁阴雨连日未止》:“应时餺飥聊从俗,耐久 钟馗 儼在门。”原注:“俗有年餺飥之语。予贫甚,今岁遂不能易 钟馗 。”
《漢語大詞典》:开门红(開門紅)
比喻在一年开始或一项工作开始时就获得显著成绩。 李季 《周总理啊大庆儿女想念你》诗:“新年新春打它个开门红,决心为 毛主席 争光立头功。”
《國語辭典》:開元通寶  拼音:kāi yuán tōng bǎo
唐代錢幣。高祖武德四年鑄。《新唐書。卷五四。食貨志四》:「武德四年,鑄『開元通寶』,徑八分,重二銖四參,積十錢重一兩,得輕重大小之中,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
《國語辭典》:聊以卒歲  拼音:liáo yǐ zú suì
姑且這樣度過一年。比喻逍遙自在地度日。《左傳。襄公二十一年》:「人謂叔向曰:『子離於罪,其為不知乎?』叔向曰:『與其死亡若何?詩曰:「優哉游哉,聊以卒歲」,知也。』」唐。楊烱〈飛鳥縣主簿蕭文裕贊〉:「文裕就列,明經擢第,優哉游哉,聊以卒歲。」後亦指勉強度日。《舊唐書。卷八八。列傳。韋思謙》:「加以讒邪兇黨來俊臣之屬,妄執威權,恣行枉陷,正直之伍,死亡為憂,道路以目,人無固志,罕有執不撓之懷,殉至公之節,偷安苟免,聊以卒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