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疆垣
边界的城垣。指边防重地。 宋 陈鹄 《耆旧续闻》卷五:“尔宜望弓剑以拜恩,守疆垣而效节。”
《漢語大詞典》:疆垒(疆壘)
(1).边疆上的堡垒。指边防。北齐书·文襄帝纪:“僕立当世之功,君卒父禰之业,各保疆垒,听享岁时,百姓乂寧,四人安堵。”
(2).指由宗派之见结成的营垒。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继以 李 杜 代兴……未尝党同伐异,画疆墨守。沿及 宋 人,始争疆垒。”
《漢語大詞典》:燧堡
烽火台。古代一种边防设施。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 嘉峪关 以外,镇将如此其相望也,戍卒如此其伙也,燧堡如此其密也。”
《国语辞典》:烽火相连(烽火相连)  拼音:fēng huǒ xiāng lián
本指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相连而不间断,后代则用来形容战火连绵不绝。汉。荀悦《前汉纪。卷一九。孝宣皇帝纪三》:「臣愚以为,其势自坏,今留屯田,地势平易,多高山野望之便,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势足并力,以逸待劳,兵之大利。」元。无名氏《梧桐叶》第一折:「临岐分别,一旦恩情成断绝,烽火相连,雁帖鱼书谁与传。」
《漢語大詞典》:烽火楼望(烽火樓望)
古代边防作为瞭望及烽燧报警用的建筑。晋书·蔡谟传:“ 謨 所统七千餘人,所戍东至 土山 ,西至 江乘 ……烽火楼望三十餘处,随宜防备,甚有算略。”
《漢語大詞典》:烽逻(烽邏)
烽火与巡逻。指边防警戒。新唐书·王方翼传:“州无隍堑,寇易以攻, 方翼 乃发卒建楼堞,廝 多乐水 自环,烽逻精明。”新唐书·吐蕃传上:“乃严烽逻,开屯田,虏谋稍折。”
《漢語大詞典》:边弊(邊弊)
边防方面的弊端。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八:“此二者深切边弊。”
分類:边防弊端
《漢語大詞典》:兵燧
犹烽燧。古代边防报警燃举的烟火。借指战乱。 清 龚自珍 《平均篇》:“至极不祥之气,鬱於天地之间,鬱之久乃必发为兵燧,为疫癘,生民噍类,靡有孑遗,人畜悲痛,鬼神思变置。” 王闿运 《李仁元传》:“ 江西 院司知兵燧日远,因议转餉。”
《國語辭典》:胖袄(胖襖)  拼音:pàng ǎo
1.传统戏剧中扮演花面的净角,在剧中角色须身材胖大,才有威严,因此在衣内衬厚棉背心,称为「胖袄」。
2.棉絮极多的短袄,军士上阵时用来防禦枪矢。
《漢語大詞典》:上尉的女儿
长篇小说。俄国普希金作于1837年。青年贵族军官格利涅夫爱上边防炮台上尉司令的女儿玛莎。后普加乔夫率领农民起义,攻占炮台,杀死司令。因感念格利涅夫的旧谊,普加乔夫成全了他与玛莎的婚事。起义失败后,格利涅夫因受怀疑被捕。后经玛莎谒见女皇,澄清事实,遂获释放。
《國語辭典》:卡座  拼音:kǎ zuò
一种供进餐用的座位,形同火车厢里的座位。或中间设桌子,四人相对而坐;或前面设桌子,二人并坐。
《漢語大詞典》:警种(警種)
警察的基本类别。一般按其任务分为户籍、交通、消防、治安、刑事、司法、铁道、边防、外事、经济、武装等警种。《北京日报》1981.9.7:“经济民警是根据国务院文件精神设立的一个新警种。”
《漢語大詞典》:塄坎
方言。田间地边防水、分界的土埂,上可行人。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八章:“东面稻地塄坎的小路上,过来一个黑影子。”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六章:“﹝敌人﹞趴在塄坎上不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