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回护(回護)  拼音:huí hù
包庇、袒护。元。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这是他自犯下来的,教我怎生回护他?」《金瓶梅》第五八回:「若是在家藏著,你进去对他妈说,教他快收拾一答儿来。俺就与你替他回护两句言语儿,爹就罢了。」也作「回护」。
《國語辭典》:回护(迴護)  拼音:huí hù
袒护、包庇。《老残游记》第一六回:「刚弼道:『你公公横竖已死,你何必替他回护呢?』」也作「回护」。
《國語辭典》:护短(護短)  拼音:hù duǎn
春秋时孔子有一天要出门,突然下起雨来,学生们建议去向子夏借伞,孔子说子夏非常看重财物,不直商借。与人相交,要宣扬别人优点,避开别人的缺点。典出《孔子家语。致思》。后用以指故意避开别人的短处或缺点。《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亦引申为不顾是非,只是一味袒护自己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六:「你父母之情,未免护短。」
《漢語大詞典》:护失(護失)
为自己的过失辩护。新唐书·李绛传:“但矜能护失,常情所蔽,圣人改过不吝,愿陛下以此处之。”新唐书·郑朗传:“自中主而下,或饰非护失,见之,则史官无以自免,且不敢直笔。”
《漢語大詞典》:遮辩(遮辯)
掩饰辩护。秦腔《游龟山》第八场:“几句话问的我无言遮辩,羞答答低下头不敢多言。”
《国语辞典》:强制辩护(强制辩护)  拼音:qiǎng zhì biàn hù
一种辩护制度。凡以辩护为诉讼上之必要条件者,称为「强制辩护」。即未经辩护人辩护时,法院若径行判决,应视为违背法令。也称为「必要辩护」。
《国语辞典》:教父哲学(教父哲学)  拼音:jiào fù zhé xué
西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思想体系。它是由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即所谓的教父,根据《圣经》,并与古希腊、古罗马哲学融合建立起来的。
《漢語大詞典》:关于两种世界体系的对话
书名。伽利略著。1624年撰写,1632年出版。书中用三人对话的体裁为哥白尼的日心说作辩护,指出托勒玫地心说的错误,并对教皇和主教隐含嘲讽。为此,该书出版六个月后即被罗马教廷勒令停售,伽利略本人也于1633年被罗马宗教裁判所判处终身监禁。
《國語辭典》:答辩(答辯)  拼音:dá biàn
1.反驳别人的批评、指责或论断。如:「他对你如此妄加批评,你为何不做答辩?」
2.法律上指被告或原告在法庭向法官所作的答覆与申辩。如:「关于这个问题,现在请被告律师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