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556,分104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典故(续上)
虎榜
虎豹甘人
虎豹当关
虎变
虎符
虎观英游
虎脊
虎将
虎节
虎狼都
虎旅
虎落
虎卖杏
虎皮付伊川
壮虎皮(又作:羊儇虎蒙 ...)
典故
相关人物
欧阳詹
 
韩愈


《新唐书》卷二百三〈文艺列传下·欧阳詹〉~5786~
欧阳詹字行周,泉州晋江人。其先皆为本州州佐、县令。闽越地肥衍,有山泉禽鱼,虽能通文书吏事,不肯北宦。及常衮罢宰相为观察使,始择县乡秀民能文辞者,与为宾主钧礼,观游飨集必与,里人矜耀,故其俗稍相劝仕。初,詹与罗山甫同隐潘湖,往见衮,衮奇之。辞归,泛舟饮饯。举进士,与韩愈、李观、李绛、崔群、王涯、冯宿、庾承宣联第,皆天下选,时称「龙虎榜」。闽人第进士,自詹始。
典故
虎豹甘人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20~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敦脢血拇,逐人駓駓些。参目虎首,其身若牛些。此皆甘人,归来!恐自遗灾些。
典故
虎豹当关


《楚辞补注》卷九〈招魂〉~20~
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汉·王逸注:「啄,齧也。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主啄齧天下欲上之人,而杀之也。」
典故

《周易注疏》卷五〈革〉~2~
九五,大人虎变,未佔有孚。《象》曰:「大人虎变」,其文炳也。唐·孔颖达疏:「损益前王,创制立法,有文章之美,焕然可观,有似虎变,其文彪炳。」

例句

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李白 梁甫吟

丈夫未虎变,落魄甘风尘。 李群玉 送萧绾之桂林

典故

《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2382~
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公子从其计,请如姬。如姬果盗晋鄙兵符与公子。
典故
虎观英游


《后汉书》卷三〈肃宗孝章帝纪〉~37~
十一月壬戌,诏曰:「盖三代导人,教学为本。汉承暴秦,显儒术,建立五经,为置博士。其后学者精进,虽曰承师,亦别名家。孝宣皇帝以为去圣久远,学不厌博,故遂立大、小夏侯尚书,后又立京氏易。至建武中,复置颜氏、严氏春秋,大、小戴礼博士。此皆所以扶进微学,尊广道蓺也。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至永平元年,长水校尉鯈奏言,先帝大业,当以时施行。欲使诸儒共正经义,颇令学者得以自助。孔子曰:『学之不讲,是吾忧也。』又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于戏,其勉之哉!」于是下太常,将、大夫、博士、议郎、郎官及诸生、诸儒会白虎观,讲议五经同异,使五官中郎将魏应承制问,侍中淳于恭奏,帝亲称制临决,如孝宣甘露石渠故事,作白虎议奏。
典故

《汉书》卷二十二《礼乐志》引《天马》
「天马徕,从西极,涉流沙,九夷服。天马徕,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东汉·应劭注:「马毛色如虎脊者有两也。」

例句

龙文虎脊皆君驭,历块过都见尔曹。 杜甫 戏为六绝句

渥洼骐骥儿,尤异是龙脊。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

典故

《汉书》卷九十九〈王莽列传下〉~474~
至于地皇四年为十五年……莽拜将军九人,皆以虎为号,号曰「九虎」,将北军精兵数万人东,内其妻子宫中以为质。

例句

虎将如雷霆,总戎向东巡。 李白 赠张相镐二首

典故 

《周礼注疏》卷十五〈地官司徒·掌节〉~230~
掌节掌守邦节而辨其用。以辅王命。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以英荡辅之。门关用符节。货贿用玺节。道路用旌节。皆有期以反节。凡通达于天下者。必有节以传辅之。无节者。有几则不达。
典故
虎狼都

相关人物
苏秦


《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
夫秦,虎狼之国也,有吞天下之心。秦,天下之仇雠也。

例句

谶归龙凤质,威定虎狼都。 杜甫 行次昭陵

典故

《昭明文选》卷二〈赋甲·京都上·西京赋〉~68~
陈虎旅于飞廉,正垒壁乎上兰。唐·李善注曰:「周礼,虎贲,下大夫。旅贲氏,中士也。」
《全唐文》卷三百四十九〈李白三·饯副大使李藏用移军广陵序〉~354~
翕振虎旅。赫张王师。退如山立。进若电逝。转战百胜。僵尸盈川。水膏于沧溟。陆血于原野。一扫瓦解。洗清全吴。
典故

《汉书》卷四十九〈爰盎晁错列传·晁错〉~2286~
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唐·颜师古注引郑氏曰:「虎落者,外蕃也,若今时竹虎也。」
典故
杏树
  
种杏
 
董奉杏
 
虎卖杏

相关人物
董奉


《神仙传》卷六〈董奉〉~
董奉者,字君异,候官人也。……奉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重病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馀株。郁然成林,……后杏子大熟,于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奉,但将谷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来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奉每年货杏得谷,旋以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馀斛。……奉在人间三百馀年乃去,颜状如三十时人也。

例句

禹穴藏书地,匡山种杏田。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

香炉峰色隐晴湖,种杏仙家近白榆。 杜甫 大觉高僧兰若

神与枣兮如瓜,虎卖杏兮收谷。 王维 送友人归山歌二首

董奉杏成林,陶潜菊盈把。 王维 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琚十韵

无穷杏树行时种,几许芝田向月耕。 皇甫冉 送张道士归茅山谒李尊师

杏田溪一曲,霞境峰几转。 钱起 罢章陵令山居过中峰道者二首

魏阙辞花绶,春山有杏田。 钱起 送宋征君让官还山

鹤待成丹日,人寻种杏田。 钱起 过瑞龙观道士

典故
虎皮付伊川

相关人物
张载


《二程语录》卷十七〈传闻杂记〉
横渠昔在京师,坐虎皮说《周易》,听者甚众。一夕,二程先生至,论《易》。次日,横渠撤去虎皮,曰:「吾平日?诸公说者,皆乱道。有二程近到,深明《易》道,吾所弗及,汝辈可师之。」横渠乃归陕西。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列传一·程颐〉~278~
程颐字正叔。……平生诲人不倦,故学者出其门最多,渊源所渐,皆为名士。涪人祠颐于北岩,世称为伊川先生。
典故
壮虎皮
 
羊儇虎蒙
 
羊质
  
虎皮羊

相关人物
扬雄


《法言义疏》卷四〈吾子〉~7~
或曰:「有人焉,自云姓孔,而字仲尼。入其门,升其堂,伏其几,袭其裳,则可谓仲尼乎?」曰:「其文是也,其质非也。」「敢问质。」曰:「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三国志》卷六十五〈吴书·王蕃传〉~454~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吴录》曰:皓每于会,因酒酣,辄令侍臣嘲谑公卿,以为笑乐。万彧既为左丞相,蕃嘲彧曰:「鱼潜于渊,出水煦沫。何则?物有本性,不可横处非分也。彧出自溪谷,羊质虎皮,虚受光赫之宠,跨越三九之位,犬马犹能识养,将何以报厚施乎!」彧曰:「唐虞之朝无谬举之才,造父之门无驽蹇之质,蕃上诬明选,下讪桢干,何伤于日月,适多见其不知量耳。」

例句

惊疑豹文鼠,贪窃虎皮羊。 李商隐 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

《國語辭典》:虎榜  拼音:hǔ bǎng
科举时代中试、及第的名单。清代则专指武科的名单。
《國語辭典》:龙虎榜(龍虎榜)  拼音:lóng hǔ bǎng
1.科举考试完毕,朝廷公布的录取名单。《儒林外史》第四九回:「翰林高谈龙虎榜,中书冒占凤凰池。」
2.杰出人才的荣誉榜。如:「他今年投球表现优异,名列投手龙虎榜的第一杰。」
分類:贞元八年
《國語辭典》:虎变(虎變)  拼音:hǔ biàn
老虎身上花纹的变化。用以比喻日新其德,文采可观。《易经。革卦》:「九五,大人虎变,未占有孚。」唐。李白〈梁甫吟〉:「大贤虎变愚不测,当年颇似寻常人。」
《國語辭典》:虎符  拼音:hǔ fú
古代作为掌管军队或用兵的虎形兵符。《史记。卷七七。魏公子传》:「公子诚一开口,请如姬,如姬必许诺,则得虎符夺晋鄙军。」
《漢語大詞典》:虎脊
本谓骏马毛色如虎。后用作骏马的代称。《汉书·礼乐志》:“天马徠,出泉水,虎脊两,化若鬼。”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马毛色如虎脊(者)有两也。” 唐 杜甫 《戏为六绝句》之三:“龙文虎脊皆君驭,歷块过都见尔曹。”
《國語辭典》:虎将(虎將)  拼音:hǔ jiàng
勇将。《薛仁贵征辽事略》:「太宗厉声问曰:『救朕建功者,虎将何人也?』」
分類:勇将
《漢語大詞典》:玉节(玉節)
(1).玉制的符节。古代天子、王侯的使者持以为凭。周礼·地官·掌节:“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公羊传·哀公六年》:“﹝ 齐 陈乞 遣 阳生 ﹞与之玉节而走之。” 何休 注:“节,信也。析玉与阳 生 ,留其半,为后当迎之合以为信,防称矫也。” 隋 江总 《洛阳道》诗之一:“玉节迎司隶,锦车归濯龙。”
(2).指持节赴任的官员。 宋 杨万里 《送吉州赵山父移广东提刑》诗:“ 岭 上梅花莫迟发,先遣北枝迎玉节。” 清 唐孙华 《送赵二闻之官济宁》诗:“玉节幨帷 济水 东,少年练达许谁同。”
(3).古代一种用以调节乐声的乐器。 北周 庾信 《北园新斋成应赵王教》诗:“玉节调笙管,金船代酒巵。” 倪璠 注:“《汉书音义》曰:‘管,漆竹,长一尺,六孔。古以玉作,不但竹也。’……节,竹约也,以玉为之,故云玉节矣。”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先辈初夏见寄次韵》:“洪崖领玉节,坐使虚音生。”
(4).手杖的美称。 唐 胡曾 《咏史·高阳池》:“何事 山公 持玉节,等閒深入醉乡来。”
(5).笋的美称。 唐 皮日休 《奉和鲁望早春雪中作吴体见寄》:“竹根乍烧玉节快,酒面新泼金膏寒。” 明 杨慎 《和方思道毛坞之什》:“冉冉孤生竹,迟此方苞月。玉节本璘珣,孚尹亦旁达。”
(6).藕的美称。 清 厉荃 《事物异名录·果蓏·藕》:“ 陶弼 诗:‘万顷金沙里,谁将玉节栽。’”
(7).形容高尚的节操。 宋 张孝祥 《西江月·重九》词:“故人玉节有光华,高会仍逢戏马。”
(8).形容声音如鸣佩玉,铿锵而有节奏。 唐 张说 《皇帝行太和之乐一章》:“玉节四夏,金鏘五钟。” 唐 陆龟蒙 《寒夜联句》:“高唱戞金奏,朗咏鏗玉节。”
《漢語大詞典》:虎节(虎節)
(1). 周 代山国使者出行时所持的符节。周礼·地官·掌节:“凡邦国之使节,山国用虎节,土国用人节,泽国用龙节,皆金也。” 郑玄 注:“使节,使卿大夫聘於天子诸侯,行道所执之信也,土,平地也。山多虎,平地多人,泽多龙,以金为节铸象焉。” 孙诒让 正义引 江永 曰:“此即小行人之虎、人、龙节,列国之使,各用其虎、人、龙节,以为行道之信。观其用虎节,知其自山国而来,人、龙亦然。”
(2).泛指符节。 唐 颜真卿 《赠僧皎然》诗:“龙池护清激,虎节到深邃。” 宋 王安石 《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首路龙旗盛,提封虎节严。赐衣缠紫艾,卫甲缀朱綅。” 清 汪懋麟 《送舟次二兄册封琉球》诗:“稽顙请封圣人喜,虎节特令儒臣持。”
《國語辭典》:虎旅  拼音:hǔ lǚ
勇猛善战的军队。唐。李商隐 马嵬诗:「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漢語大詞典》:虎落
篱落;藩篱。古代用以遮护城邑或营寨的竹篱。亦用以作为边塞分界的标志。《汉书·晁错传》:“要害之处,通川之道,调立城邑,毋下千家,为中周虎落。” 颜师古 注:“虎落者,以竹篾相连遮落之也。” 王先谦 补注:“於内城、小城之中间,以虎落周绕之,故曰中周虎落也。” 唐 皎然 《从军行》之五:“誓师张虎落,选将擐犀渠。” 清 黄遵宪 《将应顺天试仍用前韵呈霭人樵野丈》:“眼看虎落环甌脱,心冀 燕 讎復 望诸 。”
《漢語大詞典》:杏田
晋 葛洪 神仙传·董奉:“ 奉 居山不种田,日为人治病,亦不取钱,病重愈者,使栽杏五株,轻者一株。如此数年,计得十万餘株,鬱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羣兽游戏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仓,示时人曰:‘欲买杏者,不须报 奉 ,但将穀一器,置仓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 奉 每年货杏得穀,旋以賑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餘斛。”后因以“杏田”为隐者为民谋益的典实。 唐 李白 《送二季之江东》诗:“ 禹穴 藏书地, 匡山 种杏田。” 唐 钱起 《送宋徵君让官还山》诗:“魏闕辞花綬,春山有杏田。”
分類:隐者典实
《國語辭典》:羊质虎皮(羊質虎皮)  拼音:yáng zhí hǔ pí
羊披上虎皮,本性仍是怯弱。比喻空有壮丽的外表,而缺乏实力。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元。汪元亨〈折桂令。厌红尘拂袖而归〉曲:「鄙高位羊质虎皮,见非辜兔死狐悲。」也作「虎皮羊质」。
分類:虚有其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