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聪明一世,懵懂一时(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měng dǒng yī shí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官场维新记》第一○回:「我真『聪明一世,懵懂一时。』现在这习艺所,各省已经有好几处开办,我何不写封信到湖北去,托朋友抄他一个底子来。」
分類:一贯聪明
《國語辭典》:聪明一世,糊涂一时(聰明一世,糊塗一時)  拼音: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ú yī shí
(谚语)比喻聪明的人也有糊涂、疏忽的时候。如:「想不到我『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今日竟栽在这小子手里。」
《國語辭典》:聪明才智(聰明才智)  拼音:cōng míng cái zhì
资质、才能。如:「以他的聪明才智,不怕不能解决这桩难题。」
《國語辭典》:聪明反被聪明误(聰明反被聰明誤)  拼音: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
(谚语)自恃聪明,却反而误了自己。《通俗常言疏證。智愚。聪明反被聪明误》引《通俗编。俚语集对》:「聪明反被聪明误,恶强自有恶强磨。」
《國語辭典》:聪明伶俐(聰明伶俐)  拼音:cōng míng líng lì
天资聪颖灵慧,言行机变流畅。《西游记》第三○回:「说你还是个聪明伶俐之人,常时声叫声应,问一答十。」《红楼梦》第四八回:「你又是一个聪明伶俐的人,不用一年的工夫,不愁不是诗翁了。」
《分类字锦》:聪明日跻(聪明日跻)
曾布贺皇帝登极表睿智天纵聪明日跻
分类:圣哲
《漢語大詞典》:聪明睿知(聰明睿知)
见“ 聪明睿智 ”。
《漢語大詞典》:聪明睿智(聰明睿智)
亦作“ 聪明叡知 ”。亦作“ 聪明睿知 ”。 聪颖明智。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则全地聪明睿智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亦省作“ 聪睿 ”、“ 聪叡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掾汝南范滂》:“太尉掾 汝南 范滂 孟博 ,天资聪叡,辩於持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然而国重聪叡,俗贵高明。”清史稿·宣宗纪一:“皇次子 智亲王 仁孝聪睿,英武端醇。”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个富有才华的聪睿的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漢語大詞典》:聪明睿智(聰明睿智)
亦作“ 聪明叡知 ”。亦作“ 聪明睿知 ”。 聪颖明智。易·繫辞上:“古之聪明叡知,神武而不杀者夫。”《礼记·中庸》:“唯天下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孔子家语·三恕》:“聪明睿智,守之以愚。” 宋 朱熹 《〈大学章句〉序》:“一有聪明睿智能尽其性者出於其间,则天必命之以为亿兆之君师。” 康有为 《大同书》辛部第十一章:“则全地聪明睿智之士,日尽其心思才力以思创新。”亦省作“ 聪睿 ”、“ 聪叡 ”。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太尉掾汝南范滂》:“太尉掾 汝南 范滂 孟博 ,天资聪叡,辩於持论。”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虽明包众理,不以尚人;聪叡资给,不以先人。”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然而国重聪叡,俗贵高明。”清史稿·宣宗纪一:“皇次子 智亲王 仁孝聪睿,英武端醇。”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十一章:“这个富有才华的聪睿的人,却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漢語大詞典》:聪明一世,懵懂片时(聰明一世,懵懂片時)
见“ 聪明一世,懵懂一时 ”。
《國語辭典》:明白  拼音:míng bai
1.清晰、清楚、明确。《三国演义》第一○二回:「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员,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姚乙把言语支吾,不说明白。」
2.聪明、不糊涂。《儒林外史》第一回:「王冕看书,心下也著实明白了。」《红楼梦》第六二回:「平儿是个明白人,我前儿也告诉了他。」
3.了解、知道。《红楼梦》第五五回:「平儿冷笑道:『你们明白就好了。』」
4.清醒。《儒林外史》第三回:「他吃这一吓,把痰吐了出来,就明白了。」
《漢語大詞典》:醒醒
(1).清楚;清醒。 唐 白居易 《欢喜偈》之二:“眼暗头旋耳重听,唯餘心口尚醒醒。”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忆筵上,偷携手。趁歌停舞罢来相就。醒醒个,无些酒。”
(2).聪明。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四:“钝物丰财宝,醒醒汉无钱。” 宋 范成大 《信笔》诗:“童子昔曾夸了了,主翁今但诺醒醒。”
(3).美好貌。 宋 石孝友 《渔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试南宫》词:“剑履醒醒天日表, 集英殿 下春来早。”
《漢語大詞典》:淑明
犹聪明。 汉 张衡 《思玄赋》:“处子怀春,精魂回移;如何淑明,忘我实多。” 明 方孝孺 《与郑叔度书》:“吾兄天资淑明,所望者甚远,比来进学必愈絶人。”
分類:聪明
《漢語大詞典》:玄明
(1).谓光线暗淡。吕氏春秋·有始:“冬至日行远道,周行四极,命曰玄明。” 陈奇猷 校释:“冬至时,日光斜射北半球,其光稍暗,故曰玄明。 高 训‘玄明’为‘大明’,非是。”
(2).犹言神明。《淮南子·兵略训》:“所乡非所之也,所见非所谋也,举措动静,莫能识也……故胜可百全,与玄明通,莫知其门,是谓至神。”
(3).犹聪明。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偕计》:“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睿智聿超鼠狱,玄明克驾鸡碑。”
《漢語大詞典》:慧明
聪明。 唐 元稹 《祭亡友文》:“滔滔众人,没没名利,材不称官,老不识事……石顽慧明,亦有何贵!”
分類:慧明聪明
《漢語大詞典》:明颖(明穎)
聪明;聪颖。宋书·江夏王义恭传:“幼而明颖,姿颜美丽, 高祖 特所钟爱,诸子莫及也。” 宋 司马光 《大理寺丞庞之道墓志铭》:“ 之道 时尚幼,性明颖,於文辞不待力学而自能,读书初如不措意,已尽得其精要,前辈见之皆惊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