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清爽
(1).清雅豪爽。南史·柳惔传:“ 惔 非徒风韵清爽,亦属文遒丽。” 明 陈汝元 《金莲记·媒合》:“ 西湖 上,偶接多情翰苑郎,姿容美,更是风流清爽。”
(2).清洁凉爽。 唐 杜甫 《八哀诗·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地崇士大夫,况乃气清爽。” 杨朔 《雪浪花》:“凉秋八月,天气分外清爽。” 郭小川 《秋歌》诗:“不止一次了,清爽的秋风把我从昏睡中吹醒。”
(3).轻松爽快。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下:“﹝洲人﹞乃出菖蒲酒、桃花酒饮之,而神气清爽焉。”儒林外史第三一回:“ 娄太爷 吃了药,睡了一觉,醒了。这会觉的清爽些。” 何其芳 《楼》:“他说旅行和多雨的气候会使我柔和,清爽,有生气些。”
(4).清醒。 元 乔吉 《卖花声·香茶》曲:“醉魂清爽,舌尖香嫩。”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扶他上牀,虽然心下清爽,却满身麻木,动掸不得。” 巴金 《灭亡》第九章:“温和的春天的晚风吹到 杜大心 底脸上,他觉得他底脑子清爽多了。”
(5).清楚;清晰。 宋 韩拙 《论三古之画过与不及》:“画至于通乎渊源,贯乎神明,使人观之,若覩青天白日,穷究其奥,释然清爽。”《初刻拍案惊奇》卷七:“﹝小道士﹞言词清爽,礼貌周备。”《老残游记》第十一回:“圣人只用‘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两句,把这南革诸公的小像直画出来,比那照像照的还要清爽。” 景梅九 《罪案》:“﹝ 孙先生 ﹞且态度安详,声音清爽,不愧为演説名家。”
(6).整洁;干净。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山魈:“启斋门,则案上尘生,窗间丝满。命僕粪除,至晚始觉清爽可坐。”儒林外史第四二回:“一个旁门进,却是三间倒坐的河厅,收拾的倒也清爽。” 杨朔 《三千里江山》第十四段:“院里好清爽,一股霜雪气味夹着点干牛粪味,扑进鼻子。”
《漢語大詞典》:醒醒
(1).清楚;清醒。 唐 白居易 《欢喜偈》之二:“眼暗头旋耳重听,唯餘心口尚醒醒。” 宋 周邦彦 《迎春乐·携妓》词:“忆筵上,偷携手。趁歌停舞罢来相就。醒醒个,无些酒。”
(2).聪明。 唐 寒山 《诗》之二二四:“钝物丰财宝,醒醒汉无钱。” 宋 范成大 《信笔》诗:“童子昔曾夸了了,主翁今但诺醒醒。”
(3).美好貌。 宋 石孝友 《渔家傲·送李惠言徐元集赴试南宫》词:“剑履醒醒天日表, 集英殿 下春来早。”
《漢語大詞典》:惺松(惺鬆)
(1).形容声音轻快。 宋 辛弃疾 《鹊桥仙·赠人》词:“风流标格,惺鬆言语,真个十分奇絶。”
(2).清醒。 宋 杨万里 《雪后东园午望》诗:“天色轻阴小霽中,昼眠初醒未惺鬆。”
(3).形容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她揉着惺松的睡眼,歪过头来。”
《漢語大詞典》:精细(精細)
(1).论语·乡党:“食不厌精,膾不厌细。”后谓服食精美为精细。三国志·吴志·是仪传:“服不精细,食不重膳,拯赡贫困,家无储畜。”南史·齐纪上·高帝:“穀中精细者,稻也。”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天晓诸人出市:“六部前丁香餛飩,此味精细尤佳。”
(2).精密细致。 南朝 梁元帝 金楼子·聚书:“书极精细。” 宋 赵昇 朝野类要·举业:“若武举人召试閤职,则为舍人,所试文字,尤精细於常制。” 清 李斗 《扬州画舫录·小秦淮录》:“﹝ 黄秀才 文暘 ﹞为《古今通考》六卷,辨“安阳”、“平阳”为 战国 钱,识“神农钱”为倒文,皆极精细。” 鲁迅 《三闲集·文艺与革命》:“他们也许只顾到艺术的精细微妙,并没想到如何激动民众。”
(3).精明能干。 元 关汉卿 《裴度还带》第二折:“他显耀些饱暖衣食,卖弄些精细伶俐。” 明 高明 《琵琶记·两贤相遘》:“怎生得精细妇人,与他使唤方好。”《老残游记》第十八回:“这里 白公 对 王子谨 道:‘贵县差人有精细点的吗?’”
(4).细心;仔细。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造神麴并酒:“造酒法……冷煖之法,悉如常酿,要在精细也。”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我亦近年体贴出来如此分明,初犹疑只依他恐有不足,精细看无些小欠闕。”红楼梦第九十回:“你还精细些,少不得多分点心儿,严紧严紧他们才好。” 鲁迅 《书信集·致王志之》:“因此,看文章也不能精细,所以你的小说,也只能大略一看,难以静心校读,有所批评了。”
(5).清醒;苏醒。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二折:“一会家觉精细,一会家又觉昏迷,害的你病懨懨无些箇气力。”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楔子:“大嫂,我那里喫的粥汤,趁我这一回儿精细,分付您者。”
《漢語大詞典》:惺愡
亦作“ 惺憽 ”。
(1).形容色泽鲜明。 唐 元稹 《送孙胜》诗:“桐花暗澹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
(2).清醒。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一折:“则见他不惺憽,假朦朧。”
《漢語大詞典》:苏省(甦省)
犹苏醒;清醒。 宋 陆游 《夜汲井水煮茶》诗:“肺腑凛清寒,毛骨亦苏省。”《武王伐纣平话》卷上:“ 紂王 亲用御手扶起, 妲己 久而苏省。”
苏醒。《前汉书评话》卷下:“却説 吕后 闷倒多时, 吕后 甦省,云雾忽散。”
分類:苏醒清醒
《漢語大詞典》:醒素
犹清醒。 唐 元稹 《酬乐天东南行诗一百韵》:“耽眠稀醒素,凭醉少嗟吁。”
分類:清醒
《漢語大詞典》:憁惺
犹清醒。 明 单本《蕉帕记·闹钗》:“你睡觉欠憁惺,你护短欠瓏玲。”
分類:清醒
《漢語大詞典》:独醒(獨醒)
独自清醒。喻不同流俗。《楚辞·渔父》:“ 屈原 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唐 杜甫 《赠裴南部》诗:“独醒时所嫉,羣小谤能深。” 宋 曾巩 《西亭》诗:“空羞避俗无高节,转觉逢人恶独醒。” 明 刘基 《述志赋》:“ 楚 屈原 之独醒兮,众皆以之为咎。” 清 孙枝蔚 《端阳前一日》诗:“焉知千秋事,且免独醒嘆。”
《漢語大詞典》:惺惺
(1).清醒貌。 唐 杜甫 《喜观即到复题短篇》之二:“应论十年事,愁絶始惺惺。” 宋 陆游 《不寐》诗:“困睫日中常欲闭,夜阑枕上却惺惺。” 明 刘基 《醒斋铭》:“昭昭生於惺惺,而憒憒出於冥冥。”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言未终,惺惺欲醒。”
(2).聪明机灵。 宋 曾布 《曾公遗录》卷八:“上諭:皇子……虽三岁未能行,然能语言,极惺惺。”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聪明的试相度,惺惺的试窨付。” 元 李寿卿《伍员吹箫》第二折:“世做的背时序,且一半惺惺一半愚。” 明 冯梦龙 《挂枝儿·蚊子》:“蚊虫儿,生就你惺惺伶俐。”
(3).形容动听的声音。 宋 杨无咎 《滴滴金》词:“忆得歌翻肠断句,更惺惺言语。”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四:“何处调琴,惺惺地把醉魂呼醒。”
《漢語大詞典》:湛然
(1).清澈貌。 晋 干宝 搜神记卷二十:“不数日,果大雨。见大石中裂开一井,其水湛然。”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清水:“寺左右杂树疎颁,有一石泉,方丈餘,清水湛然。”《剪灯新话·鉴湖夜泛记》:“颜貌红泽,双瞳湛然。” 明谢谠《四喜记·久旱祈神》:“白檀焚献,怪举首青天湛然。”
(2).安然貌。大戴礼记·四代:“僉然湛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雅量:“ 王戎 七岁,亦往看,虎承间攀栏而吼,其声震地,观者无不辟易颠仆, 戎 湛然不动,了无恐色。”云笈七籤卷六二:“譬如婴儿居胎中,湛然不动。”
(3).淡泊。 南朝 宋 谢灵运 《佛影铭》序:“容仪端庄,相好具足,莫知始终,常自湛然。” 唐 韩偓 《地炉》诗:“禪客钓翁徒自好,那知此际湛然心。”亦指清静。 隋 王通 中说·周公:“其上湛然,其下恬然。” 阮逸 注:“湛、恬皆静。” 宋 苏轼 《观妙堂记》:“我所居室,汝知之乎?沉寂湛然,无有喧争。”
(4).清醒貌。 清 梁章钜 归田琐记·饮量:“ 临溪 一一指挥僮僕扶掖登榻,然后从容登舆去。神志湛然,如未饮者。” 清 王韬 《〈淞滨琐话〉自序》:“然昏厥睯眩中,此心湛然,尚觉可用。” 郭沫若 《李白与杜甫·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但现在的自己却是湛然清醒,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地位。”
《漢語大詞典》:惺忪
(1).形容声音轻快。 宋 晏几道 《丑奴儿》词:“鸎语惺忪,似笑金屏昨夜空。”
(2).清醒,醒悟。 明 汤显祖 《牡丹亭·闹殇》:“不隄防你后花园闲梦銃,不分明再不惺忪。”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六:“其立一欺人以相对者,全不惺忪之俗儒也,其谬固不待破。”
(3).形容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鲁迅 《故事新编·采薇》:“街上行人还不多,所遇见的不过是睡眼惺忪的女人,在井边打水。”
《漢語大詞典》:浑浑(渾渾)
浑浊貌;纷乱貌。《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 王冰 注:“浑浑,言脉气浊乱也。” 晋 陆云 《九愍·感逝》:“时蔼蔼而未颺,世浑浑其难澄。” 唐 慧净 《杂言》诗:“扰扰三界溺邪津,浑浑万品忘真匠。”
(1).浑沌。 清 恽敬 《原命》:“虽然形生矣,而浑浑焉,而胚胚焉,而息息焉。”参见“ 浑沌 ”。
(2).广大貌。《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 唐 韩愈 《进学解》:“上规 姚 姒 ,浑浑无涯。” 明 王世贞 《与徐子与书》:“自 楚 蜀 以至中原,山川莽苍浑浑。” 清 恽敬 《都昌元将军庙碑铭》:“万物之动,一道所蕃,沄沄浑浑,根支万千。”
(3).迷糊;不清醒。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五·连翘:“治耳聋浑浑焞焞。”《郁达夫游记·游白岳齐云之记》:“在寂静的正午太阳光下,一步一步的上去,过 古松 、 望仙 等亭,人为花气所醉,浑浑然似在做梦。”
(4).浑厚纯朴。 汉 扬雄 《法言·五百》:“浑浑乎圣人之道,羣心之用也。” 宋 欧阳修 《张子野墓志铭》:“遇人浑浑,不见圭角,而守志端直,临事果决。” 明 归有光 《周弦斋寿序》:“ 周 氏诸老人之厚德,浑浑如也。”
滚滚。大水流貌。管子·富国:“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山丘。” 晋 陶潜 《命子》诗:“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宋 王安石 《复至曹娥堰寄剡县丁元珍》诗:“溪水浑浑来自北,千山抱水清相射。”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逢舟》:“流水浑浑,风涛拍 禹门 。”
《漢語大詞典》:浑沌(渾沌)
(1).古代传说中指世界开辟前元气未分、模糊一团的状态。 汉 王充 论衡·谈天:“説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三国 魏 曹植 《七启》:“夫太极之初,浑沌未分。”陈书·高祖纪上:“自古虫言鸟跡,浑沌洪荒,凡或虔刘,未此残酷。” 明 王宠 《旦发胥口经湖中瞻眺》诗:“浑沌自太古,漭泱开 吴 天。”
(2).模糊;不分明。鹖冠子·泰鸿:“五官六府,分之有道;无钩无绳,浑沌不分。” 晋 葛洪 抱朴子·广譬:“浑沌之原,无皎澄之流;毫釐之根,无连抱之枝。” 清 卓尔堪 《宁羌将军行赠高枚升》诗:“五丁凿开浑沌气,一夫当关万夫畏。”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这浑沌的灯光里,渗入一派清辉,却真是奇迹!”
(3).相传为 尧 舜 时“四凶”之一,因其清浊不分,故后因用以指愚顽,糊涂。史记·五帝本纪:“昔 帝鸿氏 有不才子,掩义隐贼,好行凶慝,天下谓之 浑沌 。” 张守节 正义:“ 浑沌 即 讙兜 也。言掩义事,阴为贼害,而好凶恶,故谓之 浑沌 也。 杜预 云:‘浑沌,不开通之貌。’” 清 龚自珍 《伪鼎行》:“内有饕餮之馋腹,外假浑沌自晦逃天刑。” 胡适 《〈海上花列传〉序》二:“这不过是有意描写一浑沌没有感觉的人,把开堂子只看作一件寻常吃饭的事业,不觉得什么羞耻。”
(4).寓言里的中央之帝。其天然无耳目,开之则死。后亦用以比喻自然淳朴的状态。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 儵 ,北海之帝为 忽 ,中央之帝为 浑沌 。 儵 与 忽 时相与遇於 浑沌 之地, 浑沌 待之甚善。 儵 与 忽 谋报 浑沌 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 浑沌 死。” 陆德明 释文引 崔譔 曰:“言不顺自然,强开耳目也。” 清 孙枝蔚 《饮酒和陶韵》之二十:“ 浑沌 一以凿,几客返其淳。” 叶圣陶 《倪焕之》二三:“他们的心意果真像空空的一张白纸或者浑沌的一块石头么?”
(5).神话中的一种兽名。神异经·浑沌:“ 崑崙 西有兽焉,其状如犬,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有人知往,有腹无五臟,有肠,直而不旋,食物径过。人有德行,而往牴触之;有凶德,则往依凴之。天使其然,名曰浑沌。”
《漢語大詞典》:开明(開明)
(1).通达,明智。史记·五帝本纪:“ 尧 曰:‘谁可顺此事?’ 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 张守节 正义:“开,解而达也。” 唐 李邕 《大照禅师塔铭》:“生而茂异,长而开明。”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四:“ 旂叟 号 西堂先生 ,开明练达,遇事如破竹。”
(2).使开通、明智。 汉 扬雄 《法言·问道》:“吾焉开明哉?惟圣人为可以开明,它则苓。” 汪荣宝 义疏:“‘开明’即发矇之意,言开矇以为明也。”
(3).清醒,明白。三国志·蜀志·张翼传“高祖父司空 浩 ,曾祖父 广陵 太守 纲 ,皆有名迹” 裴松之 注引 晋 司马彪 《续汉书》:“ 婴 ( 张婴 )虽为大贼,起於狂暴,自以为必死,及得 纲 言,旷然开明,及辞还营。” 宋 陈亮 《跋朱晦庵〈送写照郭秀才序〉后》:“其不得见于世,则圣贤之命脉犹在,而人心终有时而开明也。”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此时 武帝 心地不知怎地忽然开明,就省悟前世 黄復仁 、 童小姐 之事。”
(4).政治、社会清明、文明;不黑暗,不野蛮。世说新语·雅量“ 嵇中散 临刑东市” 刘孝标 注引 晋 张隐 《文士传》:“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 严复 《原强》:“于五洲殊种,由狉榛蛮夷,以至著号开明之国,挥斥旁推,什九罄尽。”
(5).思想开通,不顽固不保守。 邓子恢 张鼎丞 《闽西暴动与红十二军》:“ 蓝玉田 部队尚未得到正式番号,军饷无着,他们都需要地方革命势力的支持,便伪装出一副开明的面孔。” 冯德英 《苦菜花》第三章:“爹呀,你真开明。 姜同志 说你是开明人士呢。自动献山峦献地,又免费教学。”
(6).天色由暗转明。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夷水:“盐神暮輒来宿,旦化为虫,羣飞蔽日,天地晦暝,积十餘日, 廪君 因伺便射杀之,天乃开明。”亦指敞亮,明亮。 清 孙嘉淦 《南游记》:“至圣墓,有红墙环立,墙中草树愈密,修榦丛薄,侧不容人,而景色开明,初无幽阴之气。”
(7).开列清楚。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定买办》:“即开明实价,当堂具领给发。” 清 李渔 《奈何天·锡祺》:“有何罪愆,一一开明。”
(8).方言。明白地,无保留地。 冯雪峰 《柳影》:“我这时微微听到她母亲决意要我家在她十八岁这年和我并亲。我的祖父母开明和我说的时候,我说要结婚也得到我二十五岁;那时她须二十三岁,许多人都知道她是等待不到那个时候的。”
(9).指启明星。大戴礼记·四代:“云:‘东有开明。’” 孔广森 补注:“金星附日而见,昏曰长庚,晨曰开明。今字为启明,如记或 汉 避 孝景 讳改。”
(10).见“ 开明兽 ”。
(11).传说中的古帝名。任古 蜀国 相,后为 蜀 王。太平御览卷五六引 汉 应劭 《风俗通》:“ 望帝 自以德不如,以国禪与 鳖令 ,为 蜀王 ,号曰 开明 。” 晋 常璩 华阳国志·蜀志:“会有水灾,其相 开明 决 玉垒山 以除水害。”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来敏 《本蜀论》曰: 荆 人 鳖令 死,其尸随水上, 荆 人求之不得, 鳖令 至 汶山 下復生,起见 望帝 …… 望帝 立以为相。时 巫山 峡而 蜀水 不流,帝使 鳖令 凿 巫峡 通水, 蜀 得陆处, 望帝 自以德不若,遂以国禪,号曰 开明 。”
《漢語大詞典》:开明兽(開明獸)
传说中的神兽名。山海经·海内西经:“ 昆仑 南渊深三百仞。 开明兽 身大类虎而九首,皆人面,东嚮立 昆仑 上。” 袁珂 校注:“ 开明兽 即《西次三经》神 陆吾 也。”按,庄子·大宗师称 肩吾 。亦省称“ 开明 ”。 晋 郭璞 《山海经图赞·海内西经·开明》:“ 开明 天兽,禀兹金精;虎身人面,表此桀形;瞪眎 崑山 ,威慑百灵。” 明 刘基 《述志赋》:“ 开明 怒目而电视兮,貔豹吼而山裂。”
分類:神兽开明
《漢語大詞典》:醒眼
(1).清醒的眼光。 五代 齐己 《对菊》诗:“莫嫌醒眼相看过,却是真心爱澹黄。” 清 纳兰性德 《虞美人》词:“判教狼藉醉清尊,为问世间醒眼是何人?” 柳亚子 《孤愤》诗:“孤愤真防决地维,忍抬醒眼看羣尸。”
(2).使眼睛清亮。 明 袁宏道 《致李宏甫书》:“牀头有《焚书》一部,愁可以破颜,病可以健脾,昏可以醒眼。” 清 李渔 《奈何天·惊丑》:“且将花醒眼,莫使恨填胸。”
(3).明显突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