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37,分2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5  6  7  8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天鸡
后宫
天都
上相
天潢
阁道
军门
招摇
市门
虎贲
上宰
天渊
零星
四渎
天根
《國語辭典》:天鸡(天雞)  拼音:tiān jī
1.古神话中的鸟。〈玄中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2.星官名。由两颗星组成,属斗宿,在西方属人马座。《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狗国北二星曰天鸡,主候时。」
《國語辭典》:后宫(後宮)  拼音:hòu gōng
1.嫔妃所居之处。《文选。宋玉。登徒子好色赋》:「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唐。白居易〈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2.后借指皇后、嫔妃。《晏子春秋。外篇。重而异者》:「景公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
《國語辭典》:天都  拼音:tiān dū
帝都。犹指天帝所居处。唐。王维〈终南山〉诗:「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國語辭典》:上相  拼音:shàng xiàng
1.尊称宰相。或指居首位的宰相。《史记。卷九七。郦生陆贾列传。陆贾》:「足下位为上相,食三万户侯,可谓极贵无欲矣。」南朝宋。谢灵运〈撰征赋〉:「惟上相之睿哲,当草昧而经纶。」
2.照片上的容貌较本人好看。如:「你真上相,每张照片都好看。」
《國語辭典》:天潢  拼音:tiān huáng
1.皇族,帝王的宗室。《北史。卷一五。魏诸宗室传。论曰》:「上谷公等分枝若木,疏派天潢。」北周。庾信〈故周大将军义兴公萧公墓志铭〉:「派别天潢,支分若木。」也称为「潢星」。
2.天河、天津。唐。卢照邻 七夕泛舟诗二首之二:「天潢殊漫漫,日暮独悠哉。」
《國語辭典》:阁道(閣道)  拼音:gé dào
1.古代架木于花园苑囿中以行车的通道。《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唐。王维〈奉和圣制从蓬莱向兴庆阁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应制〉诗:「銮舆回出千门柳,阁道回看上苑花。」
2.栈道。在绝险的地方,凿石架空所成的高架桥。三国蜀。诸葛亮〈与兄瑾书〉:「前赵子龙退军,烧坏赤崖以北阁道缘谷一百馀里。」《三国志。卷一七。魏书。张乐于张徐传。徐晃》:「此阁道,汉中之险要咽喉也。」
3.星官名。《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阁道六星,在王良前,飞道也。从紫宫至河,神所乘也,一曰,阁道星,天子游别宫之道也。」
《國語辭典》:军门(軍門)  拼音:jūn mén
1.军营外的大门。《左传。哀公十年》:「吴子三日哭于军门之外,徐承帅舟师,将自海入齐,齐人败之,吴师乃还。」
2.清代对提督的尊称。
《國語辭典》:招摇(招搖)  拼音:zhāo yáo
1.誇耀、张扬,以引人注意。《明史。卷二五七。列传。赵彦》:「而其子官锦衣,颇招摇都市。」《儒林外史》第一二回:「如此招摇豪横,恐怕亦非所宜!」
2.摇动。汉。扬雄〈甘泉赋〉:「徕祇郊禋神所依兮,徘徊招摇灵迉迟兮。」
3.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氐宿,在西方为牧夫座γ星。
4.泛指北斗七星。《文选。陆机。拟古诗十二首。拟明月皎夜光》:「招摇西北指,天汉东南倾。」
《漢語大詞典》:市门(市門)
(1).市场的门。古代市场出入有门,按时启闭。韩非子·内储说上:“因召市吏而誚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魏书·食货志:“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於市门。” 宋 欧阳修 《夷陵县至喜堂记》:“ 朱公 治是州……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 梁启超 《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市门一駔侩,明日可以拖青紆紫矣。”
(2).妓院的代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之,不得不谓之邪色。”参见“ 倚市门 ”。
(3).星名。《星经》卷下:“市楼六星在市门中。”
《漢語大詞典》:倚市门(倚市門)
亦省作“ 倚市 ”。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 日 人 泷川资言 《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 唐 白居易 《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 宋 苏轼 《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
《國語辭典》:虎贲(虎賁)  拼音:hǔ bēn
1.勇士。《书经。牧誓。序》:「武王戎车三百两,虎贲三百人,受战于牧野。」
2.星官名,仅由一颗星组成,属太微垣,在西方为狮子座72号星。《宋史。卷四九。天文志二》:「虎贲一星,在下台星南,一曰在太微西蕃北,下台南,静室旄头之骑官也。」
3.职官名。周礼夏官有虎贲氏,掌王出入护卫,汉置期门郎,至平帝更名虎贲郎,置虎贲中郎将、虎贲郎等主宿卫之事,历代沿袭,至唐始废。《周礼。夏官司马。虎贲氏》:「虎贲氏掌先后王而趋以卒伍。军旅会同亦如之。舍则守王闲,王在国,则守王宫。国有大故,则守王门。大丧亦如之。」
《漢語大詞典》:上宰
(1).宰辅。亦泛称辅政大臣。 晋 枣据 《杂诗》:“ 吴 寇未殄灭,乱象侵边疆,天子命上宰,作藩于 汉阳 。”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如纶如綍,大君於号令之严;匪朴匪雕,上宰极司存之敬。” 宋 曾巩 《代皇太子免延安郡王第一表》:“袞衣备物,礼均上宰之崇;土宇分封,位列真王之贵。” 清 顾炎武 《感事》诗之三:“上宰承王命,专征指大江。”
(2).上天,天帝。《隋书·高祖纪上》:“天大地大,合其德者圣人,一阴一阳,调其气者上宰。”
(3).星名。宋史·天文志二:“东蕃近閶闔门第一星为左枢,第二星为上宰。”
《國語辭典》:天渊(天淵)  拼音:tiān yuān
1.上天与深渊。即天地之间。汉。扬雄〈剧秦美新〉:「炎光飞响,盈塞天渊之间。」汉。班固〈答宾戏〉:「声盈塞于天渊,真吾徒之师表也。」
2.比喻相距甚远,差别极大。宋。陆游〈读书示子遹〉诗:「望古虽天渊,视俗亦冰炭。」明。陈与郊《昭君出塞》:「怎生与画图中模样,相去天渊?」
3.星官名。属斗宿,在西方属人马座。《宋史。卷五○。天文志三》:「天渊十星,一曰天池,一曰天泉,一曰天海,在鳖星东南九坎间,又名太阴,主灌溉沟渠。」
《國語辭典》:零星  拼音:líng xīng
零散不成整数。《福惠全书。卷八。钱谷部。漕项收兑》:「米既零星折耗,不免分头照应,耳目难周。」《红楼梦》第五五回:「不过零星杂项使费,也满破三五千两。」
《漢語大詞典》:灵星(靈星)
星名。又称天田星、龙星。主农事。古代以壬辰日祀于东南,取祈年报功之义。诗·周颂·丝衣序:“《丝衣》,绎宾尸也。 高子 曰:灵星之尸也。”史记·孝武本纪:“上乃下詔曰:‘天旱,意乾封乎?其令天下尊祠灵星焉。’” 张守节 正义:“灵星即龙星也。 张晏 云:‘龙星左角曰天田,则农祥也,见而祭之。’” 北周 庾信 《对雨》诗:“徒劳看蚁封,无事祀灵星。”通典·礼四:“ 周 制,仲秋之月,祭灵星於国之东南。”古祭灵星以 后稷 配食,故又为 后稷 之代称。后汉书·祭祀志下:“ 汉 兴八年,有言 周 兴而邑立 后稷 之祀,於是 高帝 令天下立 灵星祠 。言祠 后稷 而谓之灵星者,以 后稷 又配食星也。” 王先谦 集解:“灵星为 后稷 之代名。”
《國語辭典》:四渎(四瀆)  拼音:sì dú
古代江、淮、河、济诸水的总称。见《尔雅。释水》。江、淮、河、济古时皆独流入海,今淮夺于运河,济夺于黄河,四渎仅存其二。
《漢語大詞典》:天根
(1).星名。即氐宿。东方七宿的第三宿,凡四星。《国语·周语中》:“天根见而水涸。”尔雅·释天:“天根,氐也。” 郭璞 注:“角亢下繫於氐,若木之有根。” 唐 皎然 《同薛员外谊久旱感怀寄兼呈上杨使君》诗:“秋郊天根见,我疆看稼穡。”
(2).自然之禀赋、根性。 汉 贾谊 新书·等齐:“人之情不异,面目状貌同类,贵贱之别,非人天根著於形容也。” 明 唐顺之 《与应警庵郡守》:“惟古人为学,坚苦磨鍊,忍嗜欲以培天根,久之则此心凝静,百物皆通。”
(3).星相术士谓人之足后跟。三国志·魏志·管辂传:“吾额上无生骨,眼中无守精,鼻无梁柱,脚无天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