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君王
(1).古称天子或诸侯。《诗·小雅·斯干》:“朱芾斯皇,室家君王。” 郑玄 笺:“室家,一家之内。 宣王 将生之子,或且为诸侯,或且为天子。”楚辞·招魂:“君王亲发兮惮青兕。” 王逸 注:“言 怀王 是时亲自射兽,惊青兕牛而不能制也。”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清 谭献 《〈箧中词〉序》:“ 昇元 、 靖康 ,君王为之;将相大臣, 范仲淹 、 辛弃疾 为之。”
(2).诸王之尊称。 南朝 宋 鲍照 《还都口号》:“君王迟京国,游子思乡邦。”按,此指 临川王 刘义庆 。 南朝 梁 沈约 《游钟山诗应西阳王教》之五:“君王挺逸趣,羽斾临崇基。”
《漢語大詞典》:丰碑(豐碑)
(1).古代殡葬天子或诸侯,用以下棺的工具。礼记·檀弓下:“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 郑玄 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於槨前后四角树之,穿中於间,为鹿卢,下棺以縴绕。天子六縴四碑,前后各重鹿卢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楚国公歧州刺史慕容公神道碑》:“邑里萧索,宅惟荒凉;丰碑下柩,题凑迁丧。” 清 朱彝尊 《夜明木赋》:“如场之转碌碡,如縴之拽丰碑。”
(2).纪功颂德的高大石碑。南史·王琳传:“丰碑式树,时留堕泪之人。” 金 元好问 《读李状元朝宗禅林记》:“千字丰碑谁国手,百城降虏尽王臣。” 鲁迅 《南腔北调集·〈守常全集〉题记》:“他的遗文却将永住,因为这是先驱者的遗产,革命史上的丰碑。”
《漢語大詞典》:大王
(1).古代对君主或诸侯王的敬称。战国策·魏策四:“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史记·项羽本纪:“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汉 邹阳 《狱中上梁王书》:“愿大王孰察,少加怜焉。”
(2).指垄断某种事业的人。 茅盾 《子夜》八:“就是公债大王 赵伯韬 ,有名的大户多头?” 邹韬奋 《萍踪忆语》二十:“原来这位报界大王第一号是 美国 压迫劳工,阻碍革命运动,最反动的一个脚色。”
(3).指长于某种事情的人。如:足球大王;钻探大王。
(4).称 晋 书法家 王羲之 。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太宗 酷好书法,有 大王 书跡三千六百纸。” 明 谢肇淛 《五杂俎·人部三》:“ 唐太宗 极意推服 大王 ,然其体裁结构,未免径落 大令 局中。”
旧戏曲小说中对山寨头领的称呼。《水浒传》第五回:“近来山上有两箇大王,扎了寨栅,聚集着五七百人,打家劫舍。”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 周大王 与客人交手,料这客人鬭大王不过,我们先送你在 张大王 那边去。”《说岳全传》第六回:“这些人都是小本经纪,有甚油水?可放他们去,少停待我等多送些与大王便了。”
古公亶父 , 周文王 的祖父。《诗·周颂·天作》:“天作高山, 大王 荒之。”孟子·梁惠王下:“昔者 大王 好色,爱厥妃。云:‘ 古公亶甫 ,来朝走马。’”
《漢語大詞典》:春朝
谓帝王春季接受诸侯、臣子朝见或诸侯、臣子春季朝见帝王。 宋 苏轼 《春帖子词·太皇太后阁三》:“仗下春朝散,宫中昼漏稀。”
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 汉 贾谊 新书·保傅:“三代之礼:天子春朝朝日,秋暮夕月,所以明有敬也。” 唐 元稹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诗:“独倚破帘闲悵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宋 刘子翚 《和李巽伯春怀》:“山寒古寺清,断续春朝雨。”
《漢語大詞典》:后宫(後宫)
(1).妃嫔所居的宫殿。 战国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赋》:“ 玉 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唐 白居易 《长恨歌》:“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前汉书平话》卷上:“驾入后宫, 吕后 接驾入 明阳宫 。”
(2).代指妃嫔。晏子春秋·外篇上八:“ 景公 赏赐及后宫,文绣被臺榭,菽粟食鳧鴈。”西京杂记卷二:“ 元帝 后宫既多,不得常见,乃使画工图形,案图召幸之。”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三章第一节:“他在埋葬 秦始皇 的时候,下令后宫无子者全部殉葬。”
(1).天子或诸侯的宫室。周礼·夏官·量人:“量人,掌建国之法,以分国为九州,营国城郭,营后宫。” 贾公彦 疏:“云‘营后宫’者,谓若《典命》注,公之宫方九百步,天子千二百步之类也。”
(2).指后妃。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贵妹夫及后宫父母伯叔兄弟辈一体同称囯亲。细分之,后宫父称囯丈,后宫母称囯外母,后宫伯叔称囯外伯、囯外叔,后宫兄弟称囯舅。”
(3).星名。北极五星的第四星。 清 钱谦益 《皇后册文》:“上应张星,主太庙明堂之位;下临角亢,叶后宫轩辕之占。”
《漢語大詞典》:陵园(陵園)
帝王或诸侯的墓地。现指以陵墓为主的园林。晋书·琅邪悼王焕传:“营起陵园,功役甚众。” 唐 元稹 《代曲江老人百韵》:“陵园深暮景,霜露下秋旻。” 袁鹰 《深深的怀念》:“我们在 遵义 瞻仰红军烈士陵园时,看到墓前右侧平台上,苍松翠柏掩映之中,有几排整齐的墓碑。”
《漢語大詞典》:朝正
(1).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 汉 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也称大朝会。左传·文公四年:“昔诸侯朝正於王,王宴乐之,於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 杨伯峻 注:“ 襄 二十九年《传》云:‘春王正月,公在 楚 ,释不朝正於庙也。’新正至祖庙贺正,谓之‘朝正於庙’,则此‘朝正於王’,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 唐 杜甫 《元日寄韦氏妹》诗:“不见朝正使,啼痕满面垂。” 元 郑光祖 《老君堂》第四折:“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寧,千邦万国来朝正。” 清 钱谦益 《元日杂题长句》诗:“青阳玉律应三元,是日朝正会禁门。”
(2).古代岁首,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公在 楚 ,释不朝正于庙也。”春秋·文公六年“闰月不告月,犹朝于庙” 唐 孔颖达 疏:“其日又以礼祭於宗庙,谓之朝庙……其岁首为之,则谓之朝正。”
《漢語大詞典》:君长(君長)
(1).国君与卿大夫。周礼·秋官·朝大夫:“日朝,以听国事故,以告其君长。” 郑玄 注:“君谓其国君,长其卿大夫也。”礼记·祭统:“上则顺於鬼神,外则顺於君长。” 孔颖达 疏:“‘外则顺於君长’者,谓朝廷也。出事公卿,故云外也。”
(2).天子或诸侯。礼记·表记:“是以不废日月,不违龟筮,以敬事其君长。” 孔颖达 疏:“君谓天子;言长者,兼诸侯相朝,小国之於大国也。” 汉 袁康 越绝书·外传记地传:“ 亲 以上至 句践 ,凡八君,都 瑯琊 二百二十四岁。 无疆 以上覇,称王; 之侯 以下微弱,称君长。” 清 袁枚 随园随笔·诗文著述:“疏:外诸侯曰君,内诸侯曰长,犹 汉 之官制,万户以上称令,不及万户称长也。今混称令长,君长。” 郭沫若 《星空》诗:“我们何有于君长神圣?何有于礼教文明?”
(3).古代少数民族部落之酋长。史记·五帝本纪:“﹝ 舜 ﹞遂见东方君长。” 唐 韩愈 《乌氏庙碑铭》:“处北者,家 张掖 ;或入夷狄,为君长。” 宋 曾巩 《请访问高骊世次札子》:“其使者,宜知其国之君长,兴坏本末,名及世次。” 明 屠隆 《綵毫记·他乡持正》:“夫人,君长正妻,寡居守节。”按,此指 夜郎 王正妻。
《漢語大詞典》:重江
(1).两条江。文选·鲍照〈芜城赋〉:“重江复关之隩,四会五达之庄。” 李善 注:“南临二江曰重。” 清 顾炎武 《杭州》诗:“重江险足凭,百货东南聚。”
(2).指二江或诸江合流。 唐 杜甫 《舍弟观归蓝田迎新妇送示》诗之二:“满峡重江水,开帆八月舟。” 仇兆鳌 注引 顾宸 曰:“重江,如 北江 、 中江 、 大江 之水,皆自峡而下。”
《漢語大詞典》:嗣子
(1).帝王或诸侯的承嗣子(多为嫡长子)。左传·哀公二十年:“ 赵孟 曰:‘ 黄池 之役,先主与 吴王 有质,曰:“好恶同之。”今 越 围 吴 ,嗣子不废旧业而敌之。’” 杜预 注:“嗣子, 襄子 自谓。”史记·五帝本纪:“ 尧 曰:‘谁可顺此事?’ 放齐 曰:‘嗣子 丹朱 开明。’ 尧 曰:‘吁!顽凶,不用。’”汉书·高后纪:“今欲差次列侯功以定朝位,臧于高庙,世世勿絶,嗣子各袭其功位。” 清 侯方域 《云起楼记》:“ 昭烈 谓 诸葛亮 曰:‘嗣子如不可辅,君自取之。’”
(2).旧时称嫡长子。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子四人:嗣子光禄主簿 纵 ,学於 樊宗师 ,士大夫多称之;长子 元一 ……次子 景阳 、 景长 ,皆举进士。” 清 王应奎 柳南随笔·嗣子:“又﹝ 昌黎 ﹞《节度使李公墓誌铭》云:公有四子,长曰 元孙 ,次曰 元质 ,曰 元立 ,曰 元本 。 元立 、 元本 皆 崔氏 出。‘葬得日,嗣子 元立 与其昆弟四人请铭於 韩氏 。’ 昌黎 所谓嗣子,与汉书正同,皆所谓嫡长子也。盖庶出之子,虽年长于嫡出,而不得为嗣子。”
(3).旧时无子者以近支兄弟或他人之子为后嗣,亦称“ 嗣子 ”。参阅《清会典事例·户口·旗人抚养嗣子》
《漢語大詞典》:先路
(1).亦作“ 先輅 ”。天子或诸侯使用的一种用象牙装饰的正车。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书·顾命:“先輅在左塾之前,次輅在右塾之前。” 孔 传:“先輅,象;次輅,木。金、玉、象皆以饰车,木则无饰。”一说即木辂。 蔡沉 集传:“先輅,木輅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郑伯 赏入 陈 之功,三月甲寅朔,享 子展 ,赐之先路、三命之服,先八邑。” 汉 张衡 《东京赋》:“奉引既毕,先輅乃发。”
(2).指圣王之道。《楚辞·离骚》:“乘騏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 王逸 注:“路,道也。言己如得任用,将驱先行,愿来随我,遂为君导入圣王之道也。”
(3).犹先行。三国志·魏志·崔琰传:“未闻王师仁声先路,存问风俗,救其涂炭,而校计甲兵,唯此为先,斯岂鄙州士女所望於明公哉!”宋书·柳元景传:“今王旗北扫,当令仁声先路。” 唐 薛用弱 集异记·于凝:“﹝ 凝 ﹞令僮僕先路,以备休憩。”
(4).犹先河。 清 阮元 《书梁昭明太子文选序后》:“《两都赋序》‘白麟’、‘神雀’二比,‘言语’‘公卿’二比,即开 明 人八比之先路。” 清 欧阳巨源 《〈官场现形记〉序》:“限资之例,始於 汉 代,定以十算,乃得为吏,开捐纳之先路,导输助之滥觴。”
《漢語大詞典》:三后
(1).三个君主或诸侯。古代天子、诸侯皆称后。(1)指 禹 、 汤 、 文王 。《楚辞·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 王逸 注:“后,君也,谓 禹汤 文王 也。”(2)指 太王 、 王季 、 文王 。《诗·大雅·下武》:“三后在天,王配於京。” 毛 传:“三后, 大王 王季 文王 也。”(3)指 虞 、 夏 、 商 三代的君主。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三后之姓,於今为庶。” 杜预 注:“三后, 虞 、 夏 、 商 。”(4)指 禹 、 契 、 后稷 。《淮南子·人间训》:“古者沟防不修,水为民害, 禹 凿龙门,辟 伊闕 ,平治水土,使民得陆处;百姓不亲,五品不慎, 契 教以君臣之义、父子之亲、夫妻之辨、长幼之序;田野不修,民食不足, 后稷 乃教之辟地垦草,粪土种穀,令百姓家给人足。故三后之后,无不王者,有阴德也。”(5)指 周公 、 君陈 、 毕公 。书·毕命:“惟 周公 克慎厥始,惟 君陈 克和厥中,惟 公 ( 毕公 )克成厥终。三后协心,同底于道。”(6)指 伯夷 、 禹 、 后稷 。书·吕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 伯夷 降典,折民惟刑; 禹 平水土,主名山川; 稷 降播种,农植嘉穀。”(7)指 夏桀 、 殷辛 、 周幽王 。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下及三后,媱妃乱主。” 张载 注:“三后, 夏 、 殷 、 周 也。” 刘良 注:“三后, 桀 、 紂 、 幽王 。”(8)指 汉 之 宣帝 、 景帝 、 文帝 。《文选·陆机〈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诗〉》:“三后始基,世武丕承。” 李善 注:“三后,谓 宣 、 景 、 文 也。”
(2).指 汉 代的三个皇后。后汉书·王畅传:“三后生自 新野 。” 李贤 注:“ 光烈皇后 、 和帝 阴后 、 邓后 ,并 新野 人。”
《漢語大詞典》:国君(國君)
(1).天子或诸侯国之君。礼记·曲礼上:“国君抚式,大夫下之。”后汉书·列女传序:“若夫贤妃助国君之政,哲妇隆家人之道……则其徽美未殊也,而世典咸漏焉。”宋书·五行志二:“国君即位踰年而后改元者,缘臣子之心,不忍一年而有二君也。” 清 朱大韶 实事求是斋经义·之所自非衍文辨:“天子之别子,封为国君,奉其先君为所出王。”
(2).命妇的封号,位在公主之下。 宋 陆游 《南唐书·烈祖纪》:“降 吴公主 为国君……封女弟 杞国君 为 广德长公主 。”红楼梦第七一回:“二十八日,请皇亲、駙马、王公、诸王、郡主、王妃、公主、国君、太君、夫人等。”
《漢語大詞典》:王舍
天子或诸侯的行宫。周礼·夏官·土方氏:“王巡守,则树王舍。”左传·哀公八年:“ 微虎 欲宵攻王舍。”
《漢語大詞典》:封内
(1).天子或诸侯的领地之内。荀子·正论:“封内甸服。” 杨倞 注:“王畿之内也。”大戴礼记·少闲:“诸侯修礼于封内以事天子。”
(2).泛指国内或辖境之内。 晋 王羲之 《与会稽王笺》:“此封内所痛心嘆悼,而莫敢吐诚。” 明 高启 《送蔡参军序》:“举封内之事而属之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