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来期(来期)  拼音:lái qí
未来见面的日子。南朝梁。何逊〈与苏九德别〉诗:「宿昔梦颜色,咫尺思言偃,何况杳来期,各在天一面。」
《漢語大詞典》:休辰
喜庆的日子。 宋 曾巩 《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银状》:“矧属休辰,寔开令节。” 清 顾炎武 《恭谒孝陵》诗:“卜年乘王气,定鼎属休辰。”
分類:喜庆日子
《國語辭典》:秋社  拼音:qiū shè
古代农家于立秋后第五戊日,举行酬祭土神的典礼。唐。韩偓 不见诗:「此身愿作君家燕,秋社归时也不归。」
《國語辭典》:游日  拼音:yóu rì
閒暇的日子。《管子。法法》:「商无废利,民无游日,财无砥墆。」
分類:闲游日子
《國語辭典》:假日  拼音:jià rì
放假或休假的日子。唐。白居易〈春寝〉诗:「是时正月晦,假日无公事。」也称为「假期」。
《漢語大詞典》:村社
(1).旧时农村祭祀社神的日子或盛会。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岁时村社雩祭祠祷,鼓舞会集, 图 必造之,与野老同席,曾无傲色。” 元 关汉卿 《单刀会》第四折:“我覷这单刀会似赛村社。”
(2).犹村落。 唐 罗隐 谗书·代韦徵君逊官疏:“拜无渥泽,惊动村社。” 宋 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十二:“﹝ 山禺 ﹞有众二千餘人,刦掠村社、族帐。”《西游记》第二八回:“只见那海水:烟波荡荡,巨浪悠悠……近岸无村社,傍水少渔舟。”
(3).原始社会末期公有制向私有制过渡的社会经济组织。由定居在一定地域内的包括同一氏族的和其他氏族的一群家庭组成。土地公有;牲畜、农具、住宅、生产物私有。
《漢語大詞典》:阅日(閲日)
(1).度日;过日子。太平广记卷二六七引 唐 韩琬 《御史台记·来俊臣》:“由是,告密之徒纷然道路。名流僶勉閲日而已。” 宋 陶谷 清异录·婆娑儿:“ 郑遨 隐居,有高士问:‘何以閲日?’” 清 王夫之 《殷浴日时艺序》:“甲午避兵入 宜江 山中,有姪子之慟, 浴日 拂拭而慰之。少閒,无以閲日, 浴日 始以帖括见示。”
(2).经历的日子。 宋 赵与时 《〈宾退录〉序》:“余里居待次,宾客日相过,平生闻见所及,喜为客诵之。意之所至,宾退或笔於牘,閲日滋久,不觉盈轴。”
《國語辭典》:下旬  拼音:xià xún
十日为旬,每月最后的十天,称为「下旬」。《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此时是六月下旬天气,带行李的甚少。」
《國語辭典》:除日  拼音:chú rì
阴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宋。王炎〈元日书怀〉诗:「年光除日又元日,心事今吾非故吾。」《谈徵。事部。除日》:「吕览注:岁除日,击鼓驱疫厉鬼,谓之逐除。」
《國語辭典》:涓吉  拼音:juān jí
涓,选择。涓吉指择取吉祥的日子。元。陶宗仪《南村辍耕录。卷一○。官仓入粟》:「今官府收敛秋粮之际,比先涓吉启仓。」《聊斋志异。卷一一。陈云栖》:「夫人亦喜,涓吉为之成礼。」也作「蠲吉」。
《漢語大詞典》:欢期(歡期)
佳期;欢聚的日子。 清 纳兰性德 《浪淘沙》词:“暗忆欢期原是梦,梦也须留。” 清 纳兰性德 《南歌子》词:“暗觉欢期过,遥知别恨同。”
分類:欢聚日子
《國語辭典》:节日(節日)  拼音:jié rì
值得庆祝或纪念的日子。如青年节、清明节、双十节等。
《漢語大詞典》:斋日(齋日)
斋戒的日子。如佛制有六斋日、十斋日等。隋书·礼仪志二:“到斋日,宜去庙二百步断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或至斋日,时烛光明。” 清 陈维嵩 《映山红慢·竹菇用湘瑟词咏石榴韵》词:“正此际,太常斋日,小摘珊瑚一树。”
分類:斋戒日子
《國語辭典》:往常  拼音:wǎng cháng
平素、平时。《三国演义》第三四回:「备往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散;今久不骑,髀里肉生。」《儒林外史》第五四回:「你往常嫖客给的花钱,何常分一个半个给我?」也作「往常间」。
《漢語大詞典》:选日(選日)
选定日子。旧时迷信,凡婚嫁、安葬、出行等都要选个吉利日子。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老相公不必迟慢,便结綵楼,选日成亲。”《水浒传》第二四回:“ 王婆 道:‘若得娘子肯与老身做时,娘子是一点福星,何用选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柳生:“及至 江西 ,值大寇叛乱,三年不得归。后稍平,选日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