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十吏札
须十名书吏缮写的文稿。语出后汉书·列女传·董祀妻:“ 文姬 曰:‘昔亡父赐书四千许卷,流离涂炭,罔有存者。今所诵忆裁四百餘篇耳。’ 操 曰:‘今当使十吏就夫人写之。’”后多用作女子博学强记之典。 明 李东阳 《断弦曲》:“生书五经碑,死给十吏札;阿女有父能,八分乃遗法。”
《國語辭典》:徵稿  拼音:zhēng gǎo
徵求稿件。如:「本报文艺版徵稿,稿费从优,欢迎读者踊跃投稿。」
《漢語大詞典》:样稿(樣稿)
作为样品的文稿。如:样稿写得很好,希望全书都能写得像样稿那样好。
分類:样品文稿
《漢語大詞典》:稿定
谓撰定文稿。新唐书·苏晋传:“ 玄宗 监国,所下制命,多 晋 及 贾曾 稾定。”新唐书·王涯传:“ 涯 文有雅思, 永贞 、 元和 间,训誥温丽,多所稾定。”
分類:文稿
《漢語大詞典》:稿面
(1).干枯的脸。稿,通“ 槁 ”。 宋 陆游 《雪夜小酌》:“引杯且作稿面红,脱帽不管衰鬢秃。”
(2).文稿的表面。常指字迹是否清楚,涂改多不多等。如:第二天他就送来了一篇稿子,稿面很整洁。
《國語辭典》:眉批  拼音:méi pī
写在书籍或文章上端空白处的评语。如:「他看书的时候,有写眉批的习惯。」
《漢語大詞典》:译稿(譯稿)
翻译的文稿。 鲁迅 《准风月谈·为翻译辩护》:“只要已有一种译稿,别一译本就没有书店肯接收出版了。” 巴金 《关于丽尼同志》:“他还说,他翻译了 契诃夫 的几个剧本,译稿都带来了。”
分類:翻译文稿
《國語辭典》:专名号(專名號)  拼音:zhuān míng hào
一种标点符号。其形式为一直线,用于专有名词,如国名、地名、人名、朝代名等。也称为「私名号」。
《漢語大詞典》:徵稿
按某一要求征求文稿作品。 鲁迅 《书信集·致王冶秋》:“ 张英雄 新近给我一信,又有《文学导报》征稿之印刷品寄来。” 闻一多 《龙凤》:“前些时接到一个新兴刊物负责人一封征稿的信,最使我发生兴味的是那刊物的新颖命名--《龙凤》。”
《漢語大詞典》:札蠹徽销(札蠹徽銷)
文稿蠹蚀,琴音沉寂。谓物在人亡。
《漢語大詞典》:招稿
记录案件始末与犯人供词等的文稿。《醒世姻缘传》第十三回:“次日,那书办做成了招稿,先送与 晁大舍 看了。”
《漢語大詞典》:谳稿(讞稿)
判决书的文稿。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张八愚比部诗:“ 张 由 文安县 令捐陞郎中,素諳刑名学,有所评论,众皆服其公允,遂主讞稿。”
《国语辞典》:落纸如飞(落纸如飞)  拼音:luò zhǐ rú fēi
文思敏捷,创作文稿如行云流水般。唐。刘肃《大唐新语。卷八。聪敏》:「词理纵横,文笔灿烂,手不停缀,落纸如飞。」
《国语辞典》:邀稿  拼音:yāo gǎo
向权威或特定人物求取有关专题的文稿。如:「为丰富期刋的内容,他不辞辛劳向医学权威邀稿。」
《国语辞典》:打腹稿  拼音:dǎ fù gǎo
腹稿,已事先想好而未写出的文稿。打腹稿指事前在心中所作的考虑、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