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16,分35页显示   2  3  4  5 下一页
词典
支离
不支
度支
支颐
支颐
支给
支用
燕支
支持
本支
荔支
支遣
支吾
支筇
支机
《國語辭典》:支离(支離)  拼音:zhī lí
1.分散。《文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捷猎麟集,支离分赴。」
2.残缺不全。《庄子。人间世》:「夫支离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
3.散乱而无条理。汉。扬雄《法言。五百》:「天地简易而圣人法之,何五经之支离?曰:『支离盖其所以为简易也。』」
4.漂泊流浪。唐。杜甫 咏怀古迹诗五首之一:「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
《漢語大詞典》:支离疏(支離疏)
亦省作“ 支离 ”。 庄子寓言人物。肢体畸形,于世无补,而坐受赈济。庄子·人间世:“ 支离疏者 ,颐隐於脐,肩高於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脇。挫鍼治繲,足以餬口;鼓筴播精,足以食十人。上徵武士,则 支离 攘臂而游於其间;上有大役,则 支离 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钟与十束薪。” 唐 权德舆 《古人名诗》:“从此 直不疑 , 支离疏 世事。” 宋 黄庭坚 《次韵师厚病间》之三:“古来 支离疏 ,粟帛王所仁。”
《漢語大詞典》:支离益(支離益)
庄子寓言人物。 朱泙漫 从之学屠龙。庄子·列御寇:“ 朱泙漫 学屠龙於 支离益 ,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单,通“ 殫 ”。后亦省称“ 支离 ”。后汉书·张衡传:“深厉浅揭,随时为义,曾何贪於 支离 ,而习其孤技邪?” 晋 张协 《七命》:“尔乃命 支离 ,飞霜鍔,红肌綺散,素肤雪落。”
《漢語大詞典》:支离叟(支離叟)
(1).指 支离疏 。 宋 刘克庄 《最高楼·乙卯生日》词:“此生惭愧 支离叟 ,何功消受水衡钱。”参见“ 支离疏 ”。
(2).松的别称。 元 陆友 研北杂志卷下:“﹝ 鲜于枢 ﹞於废圃中得怪松一株,移植所居旁,名之曰 支离叟 。”亦省作“ 支离 ”。 清 施闰章 《慈仁寺松》:“ 支离 尔何意,不厌卧 长安 。”
分類:
《國語辭典》:不支  拼音:bù zhī
不能支持。如:「体力不支」。
《國語辭典》:度支  拼音:dù zhī
开支。唐。韩愈 送水陆运使韩侍御归所治序:「朝廷从其议,秋果倍收,岁省度支钱千三百万。」
《國語辭典》:支颐(支頤)  拼音:zhī yí
用手托住脸颊。唐。白居易 除夜诗:「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分類:下巴
《高级汉语词典》:支颐
以手托颊
《漢語大詞典》:支给(支給)
供给,支付。 唐 韩愈 《请复国子监生徒状》:“今请準新补人数,量加支给。” 前蜀 花蕊夫人 《宫词》之八八:“月头支给买花钱,满殿宫人近数千。”明史·外国传一·朝鲜:“顾以封疆多故,土瘠民贫,内供本国之军需,外济镇兵之待哺,生穀有限,支给实难。”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四:“﹝ 赵尔丰 ﹞退回 打箭炉 去继续经营 西藏 ,一切旅费、政费仍由 四川 支给。”
《國語辭典》:支用  拼音:zhī yòng
领取花用。《儒林外史》第二○回:「现今这房子转的出四十两银子,我拿几两添著进京,剩下的,你带去放在我哥店里,你每日支用。」
分類:支用支付
《國語辭典》:燕支  拼音:yān zhī
红色颜料。亦泛指红色。可做为化妆品或国画颜料。唐。白居易〈题郡中荔枝诗十八韵兼寄万州杨八使君〉诗:「燕支掌中颗,甘露舌头浆。」唐。殷尧藩 吹笙歌:「伶儿竹声愁绕空,秦女泪湿燕支红。」也作「燕脂」。
《國語辭典》:支持  拼音:zhī chí
1.支撑维持。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意者岂非神明依凭支持,以保汉室者也。」《文明小史》第五二回:「饶鸿生却支持不住,只是伏在椅子上打盹。」
2.赞同、鼓励。如:「鼎力支持」、「我支持这个提议。」
3.应付、照应。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二折:「他觉来我自支持他,包你没事。」
4.支付、支出。《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一应殡殓之费,都要他支持。你可服么?」
5.说话吞吐含糊、搪塞应付。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不要你狂言诈语,花唇巧舌,信口支持。」
《國語辭典》:本支  拼音:běn zhī
本宗与子孙。《汉书。卷七三。韦贤传》:「子孙本支,陈锡亡疆。」也作「本枝」。
《國語辭典》:本支百世  拼音:běn zhī bǎi shì
本,本宗。支,子孙。本支百世指子孙百代相传不绝。《诗经。大雅。文王》:「文王孙子,本支百世。」也作「本枝百世」。
《漢語大詞典》:荔支
即荔枝。后汉书·和帝纪:“旧 南海 献龙眼、荔支,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 北魏 贾思协 齐民要术·荔支:“《广志》曰:‘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緑叶蓬蓬,冬夏鬱茂,青华朱实。’” 宋 苏轼 《峻灵王庙碑》:“石峯之侧,多荔支黄柑,得就食。”参见“ 荔枝 ”。
分類:荔支荔枝
《國語辭典》:荔枝  拼音:lì zhī
植物名。无患子科荔枝属,常绿乔木。一回偶数羽状复叶,小叶二至四对,互生或近于对生;圆锥花序顶生,有毛。果实也称为「荔枝」,球形或卵圆形,鲜红紫色,外皮有龟甲状裂纹,假种皮色白多汁,味甘美。相传唐代杨贵妃喜食荔枝,玄宗命人自岭南快马传送而至,故也称为「妃子笑」。
《國語辭典》:支遣  拼音:zhī qiǎn
1.摒除、排遣。《朱子语类辑略。卷二。持守》:「只是瞑目静坐时,支遣思虑不去。」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不争我病势正昏沉,更那堪苦事难支遣。」
2.支出、支用。《宋史。卷三三。孝宗本纪一》:「尽出内藏及南库银以易会子,官司并以钱银支遣。」《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九出》:「张协有些子,盘缠费,怕一路欲支遣。」
3.分派、差遣。如:「每位士兵都随时听候指挥官的支遣。」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ú
1.抵抗、抗拒。《旧五代史。卷一三六。周书僭伪传三。孟知祥传》:「与遂、阆兵合,则势不可支吾。」元。无名氏《冻苏秦》第二折:「逼得他忍饥受冷,并不敢半句支吾。」也作「枝梧」。
2.应付、对付。元。白朴《梧桐雨》第二折:「端详了你上马娇,怎支吾蜀道难!」《水浒传》第九回:「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一路患病,未曾痊可。我自来与你支吾。」
《國語辭典》:支吾  拼音:zhī wu
用含混牵强的言语,应付搪塞他人。《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胡说!世间不信有这等巧事,他家失去了十五贯钱,你却卖的丝恰好也是十五贯钱,这分明是支吾的说话了。」《红楼梦》第七三回:「你们查的不严,怕得不是,还拿这话来支吾。」
《分类字锦》:支筇
许棠 寻山诗 摄屐复支筇,深山草木中。
分类:游览
《漢語大詞典》:支机(支機)
见“ 支机石 ”。
《漢語大詞典》:支机石(支機石)
传说为天上织女用以支撑织布机的石头。太平御览卷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集林》:“昔有一人寻 河 源,见妇人浣纱,以问之,曰:‘此天河也。’乃与一石而归。问 严君平 ,云:‘此支机石也。’”一说,其人为 汉 代 张骞 ,谓 骞 奉命寻找 河 源,乘槎经月亮至天河,在月亮见一女织,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织女取支机石与 骞 。见 宋 周密 《癸辛杂识前集》引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 唐 宋之问 《明河篇》:“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 成都 卖卜人。” 明 何景明 《七夕》诗:“乘槎莫问支机石,河汉年年此夜阴。” 清 赵翼 《夜坐》诗:“浪説支机石,谁乘犯斗槎?”亦省作“ 支机 ”、“ 支石 ”。 唐 任希古 《和长孙秘监七夕》:“空接 灵臺 下,方恧辨支机。”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量移》:“知甚日菱花重照,知甚支石还投。” 明 张煌言 《冰槎集引》:“昔之乘槎者,或为客星而犯斗牛,或入女宿而得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