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952,分131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典故(续上)
五家车马如水
伍员忠谏
忧职
正襟危坐
忠献
属镂忠恨
词典
忠义
忠孝
忠信
忠臣
孤忠
忠厚
忠良
忠言
忠诚
典故
五家车马如水
 
五花结队

相关人物
李隆基(唐玄宗)
 
杨国忠
 
杨玉环(杨贵妃)


《旧唐书》卷五十一〈后妃列传上·玄宗杨贵妃〉~279~
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照映如百花之焕发,而遗钿坠,瑟瑟珠翠,璨芳馥于路。
《杨太真外传》
上每年冬十月,幸华清宫,常经冬还宫阙,去即与妃同辇。华清宫有端正楼,即贵妃梳洗之所;有莲花汤,即贵妃澡沐之室。国忠赐第在宫东门之南,虢国相对。韩国、秦国,甍栋相接。天子幸其第,必过五家,赏赐燕乐。扈从之时,每家为一队,队著一色衣。五家合队相映,口百花之焕发。遗钿,坠舄,瑟瑟珠翠,灿于路歧可掬。曾有人俯身一窥其车,香气数日不绝。驼马千馀头匹。以剑南旌节器仗前驱。出有饯饮,还有软脚。远近饷遗珍玩狗马,阉侍歌儿,相望于道。
典故
伍员忠谏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夫差


《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
伍子胥谏曰:「夫越,腹心之病,今信其浮辞诈伪而贪齐。破齐,譬犹石田,无所用之。且盘庚之诰曰:『有颠越不恭,劓殄灭之,俾无遗育,无使易种于兹邑。』此商之所以兴。愿王释齐而先越;若不然,后将悔之无及。」而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临行,谓其子曰:「吾数谏王,王不用,吾今见吴之亡矣。汝与吴俱亡,无益也。」

例句

伍员结舌长嘘嚱,忠谏无因到君耳。 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

当年国门外,谁识伍员忠。 杜牧 吴宫词二首

典故
忧职

相关人物
尹忠


《汉书》卷十《成帝纪》
秋,桃李实。大水,河决东郡金堤。冬十月,御史大夫尹忠以河决不忧职,自杀。

典故
相关人物
宋忠
 
贾谊


《史记》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传〉~326~
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曰:「吾望先生之状,听先生之辞,小子窃观于世,未尝见也。今何居之卑,何行之污?」
《苏轼文集》卷一〈前赤壁赋〉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淩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馀音袅袅,若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客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尊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籍。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典故
忠献


《三朝名臣言行录》卷一〈丞相魏国韩忠献王〉
韩琦,魏国忠献王。字稚圭,相州人。中进士第二人,事仁宗、英宗、神宗,官至丞相,配享英宗庙庭。……仁宗春秋高,继嗣未立,天下以为忧。虽或有言者,而大臣莫敢为议首。公数乘间伏奏,乞选立太子。……仁宗感悟,始以英宗判宗正寺。……治平三年……公奏曰:「陛下久不视朝,中外忧惧,宜早建太子,以安众心。」上颔之。公请上亲笔指挥。上乃批曰:「立太子为皇太子。」……由是国本定矣。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韩琦列传〉~0229~
前一夕,大星陨于治所,枥马皆惊。帝发哀苑中,哭之恸。辍朝三日,赐银三千两,绢三千匹,发两河卒为治冢,瑑其碑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赠尚书令,谥曰忠献,配享英宗庙庭。
典故
属镂忠恨

相关人物
伍员(字子胥)


《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468~
十九年夏,吴伐越,越王句践率其?以朝吴,厚献遗之,吴王喜。唯子胥惧,曰:「是弃吴也。」谏曰:「越在腹心,今得志于齐,犹石田,无所用。且盘庚之诰有颠越勿遗,商之以兴。」吴王不听,使子胥于齐,子胥属其子于齐鲍氏,还报吴王。吴王闻之,大怒,赐子胥属镂之剑以死。将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引服虔曰:「属镂,剑名。赐使自刎。」
《國語辭典》:忠义(忠義)  拼音:zhōng yì
1.做人做事能尽心力、合义理。唐。崔融〈西征军行遇风〉诗:「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三国演义》第四回:「今感公忠义,愿弃一官,从公而逃。」
2.忠臣义士。《后汉书。卷五八。臧洪传》:「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文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虽有忠义之佐,胁于暴虐之臣,焉能展其节。」
《國語辭典》:忠孝  拼音:zhōng xiào
忠于国家,孝顺父母。《文选。曹囧。六代论》:「由斯言之,非宗子独忠孝于惠文之閒,而叛逆于哀平之际也。」《儒林外史》第四○回:「总之,为人以忠孝为本,其馀都是末事。」
《國語辭典》:忠信  拼音:zhōng xìn
忠诚信实。《礼记。礼器》:「忠信,礼之本也;义理,礼之文也。」《文选。刘琨。扶风歌》:「忠信反获罪,汉武不见明。」
《國語辭典》:忠臣  拼音:zhōng chén
忠君爱国的臣子。《文选。陆机。辩亡论上》:「虽忠臣孤愤、烈士死节,将奚救哉!」《三国演义》第九回:「将军若扶汉室,乃忠臣也,青史传名,流芳百世。」
《國語辭典》:孤忠  拼音:gū zhōng
忠心耿直,不见谅于人。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三四出:「只恐孤忠有功难建,须期个地转天旋,要使离人再得圆。」
《國語辭典》:忠厚  拼音:zhōng hòu
忠实宽厚。《北史。卷七○。韩褒传》:「褒历事三帝,以忠厚见知。」《儒林外史》第三回:「你是个烂忠厚没用的人,所以这些话我不得不教导你,免得惹人笑话。」
《國語辭典》:忠良  拼音:zhōng liáng
1.忠正善良。《书经。囧命》:「小大之臣,咸怀忠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你道他果然赤心忠良,代主人看行李么?」
2.贤良尽忠的人。《列子。汤问》:「妖靡盈庭,忠良满朝。」《乐府诗集。卷六一。杂曲歌辞一。南朝宋。鲍照。出自蓟北门行》:「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國語辭典》:忠言  拼音:zhōng yán
忠诚正直、用以规谏他人的话。《汉书。卷六七。梅福传》:「若此,则天下之士发愤懑、吐忠言,嘉谋日闻于上。」《三国演义》第一八回:「忠言不入,吾辈必受殃矣!」
分類:忠言忠直
《國語辭典》:忠诚(忠誠)  拼音:zhōng chéng
忠心诚挚。《荀子。尧问》:「忠诚盛于内、贲于外、形于四海。」《三国演义》第七三回:「赵累为人忠诚廉直,若用此人,万无一失。」
《國語辭典》:正襟危坐  拼音:zhèng jīn wéi zuò
整理服装仪容,端正的坐好。形容庄重严肃的样子。《史记。卷一二七。褚少孙补。日者传》:「宋忠、贾谊瞿然而悟,猎缨正襟危坐。」宋。苏轼 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也作「整襟危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