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以定  拼音:yǐ dìng
一定。《水浒传》第一五回:「庄客道:『小人把米与他,他又不要。只要面见保正。』晁盖:『以定是嫌少。你便再与他三二斗米去。』」也作「定拟」、「拟定」、「已定」。
分類:必定上三
《國語辭典》:必然  拼音:bì rán
1.必定如此。《庄子。天地》:「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儒林外史》第四三回:「我看苗贼虽败,他已逃往别洞,必然求了救兵,今夜来劫我们的营盘。不可不预为防备。」
2.哲学上指事物发展变化依照理法不变的规律。
《国语辞典》:定应(定应)  拼音:dìng yìng
必定、一定。《永乐大典文三种。张协状元。第二五出》:「(后)红楼数里帘儿捲。(合)定应是看状元。」
分类:定应必定
《漢語大詞典》:信赏(信賞)
(1).有功必赏。管子·幼官:“信赏审罚,爵材禄能,则强。”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必罚以禁邪。”
(2).必定给予的赏赐。 宋 曾巩 《文思使张俊等迁官制》:“躐陞位等,以懋尔劳。其能继於前功,朕岂稽於信赏。”
《漢語大詞典》:须管(須管)
必定,定要。 宋 秦观 《品令》词:“须管啜持教笑,又也何须肐织。”
分類:必定
《國語辭典》:须索(須索)  拼音:xū suǒ
1.一定、必须。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几时好与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当回话。须索走一遭去来。」《西游记》第九回:「常言道:『恩将恩报。』我今日须索救他性命,以报目前之恩。」
2.勒索。《新唐书。卷一六五。列传。郑馀庆》:「以沙陀兵奄入其地,壁汾东,释言讨贼,须索繁仍。」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有振武都头卒,不堪一行人须索。忽操白刃,入斫圣美。」
《漢語大詞典》:信必
谓诚实不欺,必定做到。管子·八观:“宪令著明,则蛮夷之人不敢犯;赏庆信必,则有功者劝。”管子·版法解:“无遗善,无隐姦,则刑赏信必;刑赏信必,则善劝而姦止。”
《漢語大詞典》:管是
必定是;多半是。 宋 曾觌 《醉落魄》词:“百般做处百廝愜,管是前生,曾负你寃业。”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这妮子慌忙则甚那?管是妈妈使来唦!” 元 詹玉 《清平乐》词:“管是夜来浑不睡,那更今朝早起。”
《漢語大詞典》:校怨
计较怨仇。谓有怨仇必定报复。新唐书·李巽传:“ 巽 为人忌刻校怨,在 江西 ,有所憎恨輒杀之。”
《漢語大詞典》:信赏钱(信賞錢)
必定付给的赏金。《水浒传》第十一回:“画影图形,出三千贯信赏钱捉拿正犯 林冲 。”《水浒传》第九四回:“州官出榜,‘如有祈至雨泽者,给信赏钱三千贯。’”
《国语辞典》:每战必胜(每战必胜)  拼音:měi zhàn bì shèng
每次作战必定获胜。比喻在竞赛中无往不利。如:「今年我们的球队每战必胜。」
《国语辞典》:过盛必衰(过盛必衰)  拼音:guò shèng bì shuāi
过度的兴盛必定会转向衰弱。比喻事物到达高潮、巅峰时,必然会走下坡。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厥今夷狄,物夥地大,德不足,力有馀,过盛必衰,一失其御,必将豪杰并起,四分五裂。」
《国语辞典》:登高必跌重  拼音:dēng gāo bì dié zhòng
形容野心太大,失败时下场必定很惨。《红楼梦》第一三回:「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国语辞典》: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拼音:fēi wǒ zú lèi,qí xīn bì yì
不是我们同族的人,他们必定不与我们同一条心。《左传。成公四年》:「史佚之志有之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楚虽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公乃止。」《晋书。卷五六。江统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
《国语辞典》:日出万言,必有一伤(日出万言,必有一伤)  拼音:rì chū wàn yán,bì yǒu yī shāng
(谚语)指话说多了,必定出错。如:「日出万言,必有一伤,你还是歇歇吧,少开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