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面质(面質)  拼音:miàn zhí
当面对质。《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随拘李氏到官,李氏与大郊面质,句句是杨化口谈,咬定大郊谋死真情。」
《國語辭典》:面呈  拼音:miàn chéng
当面呈递。如:「面呈长官」。
分類:当面面呈
《漢語大詞典》:面究
谓当面推究。 宋 王安石 《与孟逸秘校手书》:“惟以道自释,餘留面究也。”
分類:当面推究
《漢語大詞典》:正刺
谓当面指摘缺点错误。 汉 桓宽 盐铁论·救匮:“多承意从欲,少敢直言面议而正刺。”
《漢語大詞典》:册授
唐 制,三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当面册封,称“册授”。资治通鉴·唐睿宗景云元年:“旧制,三品以上官册授,五品以上制授,六品以下敕授。”参阅唐会要·册让
《漢語大詞典》:面拜
当面亲自拜谢。礼记·郊特牲:“大夫有献弗亲,君有赐不面拜。” 孔颖达 疏:“君有赐不面拜者,谓君有物赐大夫,大夫不面自来拜。”《照世杯·百和坊将无作有》:“次日,见 鶻渌 传进帖子来道:‘ 屠太爷 来面拜了。’”
《國語辭典》:面试(面試)  拼音:miàn shì
当面试验。《三国志。卷一九。魏书。陈思王植传》:「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
分類:当面考试
《漢語大詞典》:刚折(剛折)
谓刚直不阿,敢于当面指摘人的过失。荀子·臣道:“撟然刚折端志而无倾侧之心,是案曰是,非案曰非,是事中君之义也。” 杨倞 注:“刚折,刚直面折也。”《孔子家语·三恕》:“刚折者不终,径易者则数伤。”
《国语辞典》:面告  拼音:miàn gào
当面告知。如:「外出回家后,当即面告父母,好让他们放心。」
《漢語大詞典》:面斥
当面斥责。晋书·孝友传·刘殷:“凡人尚不可面斥其过,而况万乘乎?” 清 吴伟业 《临江参军》诗:“同舍展欢謔,失语輒面斥。” 鲁迅 《朝花夕拾·范爱农》:“倘我再说出连累我们的话来,他就会面斥我太爱惜不值钱的生命,不肯为社会牺牲。”
分類:当面斥责
《漢語大詞典》:面违(面違)
当面赞成。 汉 桓宽 盐铁论·相刺:“鄙人不能巷言面违。” 郭沫若 校订:“‘巷言面违’,‘违’与‘韙’通,犹言面諛腹诽。”
《漢語大詞典》:面许(面許)
当面允许、赞同。旧唐书·姜公辅传:“后因 公辅 辞退,朕已面许。” 明 沈德符 野获编·兵部·日本:“﹝ 李宗城 ﹞欲借此以復先世 曹国公 故封, 石司马 亦面许之。”儒林外史第四五回:“方才县尊已面许我回文,我且递上呈子去,等他替我回了文去,再为斟酌。”
《國語辭典》:面誉(面譽)  拼音:miàn yù
当面称誉他人。《后汉书。卷三○下。郎顗传》:「三公非臣之仇,臣非狂夫之作,所以发愤忘食,恳恳不已者,诚念朝廷欲致兴平,非不能面誉也。」
《漢語大詞典》:敌面(敵面)
迎面,当面。 宋 沈会宗 《小重山》词:“闲欹枕,敌面芰荷风。”
分類:迎面当面
《漢語大詞典》:面恳(面懇)
当面恳求。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七·英宗复位实录:“学士 商輅 主笔,请復立 茂陵 。本具,十六日进待,十七日面恳时,阁下召 石亨 会本。” 盛宣怀 《致赵剑秋函》:“并乞鼎力再赐面恳 泗州 及农商、内务两总长,迅速办理。”
分類:当面恳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