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531,分3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养就
就下
迁就
就食
就近
就第
就擒
就我
就閒
就里
急就
就戮
俯就
一就
就义
《漢語大詞典》:养就(養就)
培植成功。 宋 陆游 《木兰花慢·夜登青城山玉华楼》词:“养就金芝九畹,种成琪树千林。”
分類:培植成功
《分类字锦》:就下
孟子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分类:就下
《國語辭典》:迁就(遷就)  拼音:qiān jiù
不顾己意或事理之宜而委曲求全。汉。贾谊 上陈政事疏:「故贵大臣定有其罪矣,犹未斥然正以呼之也,尚迁就而为之讳也。」《宋史。卷二八三。王钦若传》:「然智数过人,每朝廷有所兴造,委曲迁就,以中帝意。」
《國語辭典》:就食  拼音:jiù shí
1.出外谋生。《史记。卷三○。平准书》:「江南火耕水耨,令饥民得流就食江淮閒。」唐。韩愈 祭十二郎文:「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
2.前往用餐。《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河鱼大上,轻车重马东就食。」《晋书。卷六七。郗鉴传》:「时兄子迈、外甥周翼并小,常携之就食。」
《國語辭典》:就近  拼音:jiù jìn
在附近。《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四:「我尸首已坏,就近托生为右邻之子。」《文明小史》第三一回:「你看时候才有正午,咱们就近先到万福居吃了饭去。」
分類:就近附近
《漢語大詞典》:就第
指免职回家。汉书·张禹传:“﹝ 张禹 ﹞罢就第,以列侯朝朔望。”北史·苏威传:“於是罢 威 官爵,以开府就第。”《醒世恒言·黄秀才徼灵玉马坠》:“天子听信,勅 吕用之 免官就第。”
分類:免职回家
《國語辭典》:就擒  拼音:jiù qín
被捉。如:「束手就擒」。《新唐书。卷一五二。列传。李绛》:「今孽竖就擒,方收威柄。」《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下》:「段凝非将帅材,彼闻王彦章已就擒,则破胆矣。安保其能为陛下尽节乎?」
分類:写作
《韵府拾遗 哿韵》:就我
杜甫诗他乡就我生春色故国移居见客心
《韵府拾遗 删韵》:就閒
唐书江夏郡王道宗传以疾辞剧就閒改太常卿
《國語辭典》:就里(就裡)  拼音:jiù lǐ
内中、内情。元。无名氏《渔樵记》第四折:「若不是哥哥说开就里,你兄弟怎生知道?」元。无名氏《连环计》第三折:「王家设宴莫猜疑,就里机关我自知。」
《國語辭典》:急就  拼音:jí jiù
急于图功。指速成。《史记。卷八七。李斯传》:「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彊,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分類:速成匆促
《國語辭典》:急就篇  拼音:jí jiù piān
书名。汉代史游撰,四卷。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全书依姓名、衣服、饮食、器用等分类编成三句、四句、七句韵语,以为儿童识字之用。也称为「急就章」。
《國語辭典》:就戮  拼音:jiù lù
被杀。《初刻拍案惊奇》卷八:「小人触冒山寨,理合就戮,敢有他言。」
《國語辭典》:俯就  拼音:fǔ jiù
迁就、将就。《儒林外史》第三回:「俺们有甚么不肯?只不知周相公可肯俯就?」《红楼梦》第五回:「宝玉又自悔言语冒撞,前去俯就,那黛玉方渐渐的回转来。」
《國語辭典》:一就  拼音:yī jiù
1.顺便。《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小孙屠。第一○出》:「你去安排些食物,一就与我关了外门,待我和官人吃几杯酒。」《喻世明言。卷三三。张古老种瓜娶文女》:「我今日去谢张公,一就带你母子去游玩閒走则个。」
2.一面。《水浒传》第四九回:「一就去劫牢,一就去取行李不迟。」
3.一同、一起。《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一同入那酒店里坐地,唤酒保买杯酒和肉来,四个一就吃了。」《前汉书平话》卷下:「今代州刘武手下二十万雄兵,令卿一就掌者。」
4.一味、总是。元。石君宝《紫云庭》第三折:「且说俺这小哥哥,为俺耽惊受怕,波迸流移,冷落了读书院,一就把功名懒堕。」元。无名氏〈玉娇枝过四块玉。休争闲气〉曲:「想功名到底成何济,总虚华几人知,百般乖不如一就痴。」
《國語辭典》:就义(就義)  拼音:jiù yì
1.归向正义。《庄子。列禦寇》:「故其就义若渴者,其去义若热。」
2.为义而死。《宋史。卷四五○。忠义传五。尹谷传》:「尹务实,男子也,先我就义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