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拼音:hài rén zhī xīn bù kě yǒu,fáng rén zhī xīn bù kě wú
(谚语)劝人不可存心害人,但要小心提防别人陷害。如:「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看你还是小心一点的好。」
《国语辞典》: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  拼音:rén wú hài hǔ xīn,hǔ yǒu shāng rén yì
(谚语)比喻人无意害人,却要提防他人害自己。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常言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我说道人见老虎谁敢伤,虎不伤人吃个屁。」《醒世恒言。卷二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自古道:『人无害虎心,虎有伤人意。』我要还了你剑,教你回去见师父去;你心中却要拔剑斩吾!」
《国语辞典》: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强制汽车责任保险法)  拼音:qiǎng zhì qì chē zé rèn bǎo xiǎn fǎ
为保障车祸受害人确定获得赔偿所制定的法律。主要精神在对所有的汽车均须依法投保,因汽车交通事故致被害人受伤或死,加害人不论有无过失,受害人均得请求定额赔偿。
《国语辞典》:细菌武器(细菌武器)  拼音:xì jùn wǔ qì
运用各种病菌,藉以伤害人畜并歼灭敌方的武器。也称为「生物武器」。
《国语辞典》:行政救济(行政救济)  拼音:xíng zhèng jiù jì
国家违法或不当的行政行为侵害人民的权利时,人民请求法律救济的制度。如诉愿、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等。
《国语辞典》:图财致命(图财致命)  拼音:tú cái zhì mìng
为了钱财而谋害人命。元。曾瑞《留鞋记》第二折:「你如今将俺主人摆布死了,故意将这绣鞋揣在怀里,正是你图财致命。」也作「图财害命」。
《国语辞典》:为鬼为魅(为鬼为魅)  拼音:wéi guǐ wéi mèi
比喻使用阴狠毒辣的手段,暗中害人。参见「为鬼为蜮」条。《新唐书。卷九七。魏徵传》:「若人渐浇诡,不复返朴,今当为鬼为魅,尚安得而化哉!」
《国语辞典》:忧能伤人(忧能伤人)  拼音:yōu néng shāng rén
忧愁烦闷会损害人的健康。汉。孔融〈与曹公书论盛孝章〉:「单孑独立,孤危愁苦,若使忧能伤人,此子不得复永年矣。」唐。骆宾王〈上吏部裴侍郎书〉:「就令欢以卒岁,仰南薰之不赀;而使忧能伤人,迫西山而何几?」
《漢語大詞典》:诅魇(詛魘)
谓用诅咒来害人。 明 焦竑 玉堂丛语·献替:“ 世庙 时,有上变言 张延龄 诅魘怨望,大逆杀人,事颇有状。”
分類:诅咒害人
《国语辞典》:暗箭中人  拼音:àn jiàn zhòng rén
趁人不备,用狡诈阴险的手段伤害人。宋。刘炎《迩言。卷六。人道》:「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也作「暗箭伤人」。
《国语辞典》:插圈弄套  拼音:chā quān nòng tào
设计圈套害人。如:「他常玩弄插圈弄套的伎俩,使得朋友皆对他有所防范。」
《国语辞典》:残民以逞(残民以逞)  拼音:cán mín yǐ chěng
残害人民以自快。《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国语辞典》:弄手脚(弄手脚)  拼音:nòng shǒu jiǎo
动手脚,暗中安排或暗中使计害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莫不是这小业畜又来弄手脚!」《醒世恒言。卷四。灌园叟晚逢仙女》:「及至告到官司,又被那人弄了些手脚,反问输了。」《醉醒石》第一○回:「那黄主事,又会弄手脚,一个乌程管粮县丞,一个长兴巡捕典史。两个领了凭,拜谢黄主事出京。」
《國語辭典》:蜂虿有毒(蜂蠆有毒)  拼音:fēng chài yǒu dú
蜂虿,蠍子一类的毒虫。蜂虿有毒比喻微小的东西也能害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君其无谓邾小,蜂虿有毒,而况国乎?」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七。姑妄听之三》:「婢受惨痛,岂复能报?而不虑其父能为盗也。此所谓蜂虿有毒欤。」
分類:害人
《國語辭典》:恶势力(惡勢力)  拼音:è shì lì
凶恶、不良善的权势组织。如:「司法单位将彻查所有暴力来源,绝不向恶势力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