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收罗(收羅)  拼音:shōu luó
1.蒐集网罗。《三国演义》第二二回:「发命东夏,收罗英雄,弃瑕取用。」
2.收场、结束。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那厮把三岁孩童小觑我,便这等敢恁么?难道他不寻思到此怎收罗?」
《漢語大詞典》:善权(善權)
佛教语。谓多方巧说导人觉悟。《维摩诘经·佛国品》:“菩萨行善权方便故,於佛国得道,一切行权摄人为善生于佛土。” 南朝 宋 何承天 《答宗居士书》:“寻 释迦 之教,以善权救物。” 南朝 梁武帝 《游钟山大爱敬寺》诗:“才性乏方便,智力非善权。”
《漢語大詞典》:周咨
亦作“ 周諮 ”。 多方征求意见。 清 梅曾亮 《送韩珠船序》:“昔 合河 孙文定公 ,尝徒步游东南山水数千里,风俗人事政教之所宜,履行周咨,故后所建议,深植治体。”清史稿·德宗纪二:“诸臣於交议之事,当周諮博访,详细讨论。” 张孝若 《张季直先生传记》:“今国势危急,极愿摄政王周咨博访,以求治安之进行。”
《漢語大詞典》:曲谕(曲諭)
多方晓谕。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宫梦弼:“ 黄 不悦,曲諭百端,女终不摇。”
分類:多方晓谕
《漢語大詞典》:老婆禅(老婆禪)
佛教语。谓禅师苦口婆心,多方设教,反复叮咛如老婆婆。《镇州临济慧照禅师语录》:“ 河阳 新妇子, 木塔 老婆禪, 临济 小厮儿,却具一隻眼。” 宋 苏轼 《参寥惠杨梅》诗:“莫共金家斗甘苦, 参寥 不是老婆禪。” 元 耶律楚材 《清智公尼禅开堂疏》:“惟 智公禪师 本有丈夫志,不学老婆禪。”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四折:“葛藤接断老婆禪,打破沙锅璺到底。”
《漢語大詞典》:旁稽
多方参证。宋史·儒林传四·吕祖谦:“ 祖谦 学以 关 洛 为宗,而旁稽载籍,不见涯涘。”
分類:多方参证
《國語辭典》:牵头(牽頭)  拼音:qiān tou
1.专门拉拢男女搞不正常关系的牵线人。《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婆子只为图这些不义之财,所以肯做牵头。」
2.大陆地区指多方合作,由一方出面进行联系与组合。
《國語辭典》:契约(契約)  拼音:qì yuē
二人以上同意的事项,依据法律习惯,彼此商订互相遵守的条件,而以文字为凭据者。也称为「契据」。
《漢語大詞典》:杂引(雜引)
(1).各种琴曲。 唐 陈子良 《酬萧侍中春园听妓》诗:“繁弦调对酒,杂引动思归。”
(2).多方引用。 明 祁彪佳 《远山堂曲品·逸品》:“ 汪廷訥 《狮吼》,初止一剧,继乃杂引妬妇诸传,证以内典。”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金榜》:“儒者於《周官》军数往往杂引管子释之。”
《漢語大詞典》:百说(百説)
多方劝告、游说。战国策·楚策三:“ 仪 ( 张仪 )善於 魏王 ,甚信之,公虽百説之,犹不听也。” 金 元好问 《宝岩纪行》诗:“永怀登高赋,意匠困驰骤。窘於游暴 秦 ,百説不一售。”
《漢語大詞典》:旁诹(旁諏)
多方询问。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 闽 、 楚 、 滇 、 黔 ,则余间得其梓; 秦 、 晋 、 川 、 洛 ,则余时友其人。旁諏歷閲,大概非四方比矣。” 清 王韬 《香港略论》:“以 香港 僻在一隅,纪述者罕,於是旁諏故老,延访遗闻,成《香港略论》一篇。”
分類:多方询问
《國語辭典》:会谈(會談)  拼音:huì tán
聚会商谈。如:「农业会谈」、「教育会谈」。
《漢語大詞典》:三讯(三訊)
多方查询。形容决狱之慎重。《孔子家语·刑政》:“大司寇正刑明辟以察狱,狱必三讯焉。” 王肃 注:“一曰讯羣臣,二曰讯羣吏,三曰讯万民也。”《魏书·刑罚志》:“小大必以情,哀矜而勿喜,务於三讯五听,不以木石定狱。”参见“ 三刺 ”。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与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复计议,然后定罪判决,以示审慎。周礼·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赞司寇听狱讼。壹刺曰讯羣臣,再刺曰讯羣吏,三刺曰讯万民。” 孙诒让 正义:“三刺者,问众以当杀与否,是刑与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刺者,达也。诗人讽刺,周礼三刺,事叙相违,若针之通结矣。”隋书·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滥,弘三宥以开物。”
(2).指三次察讯。魏书·刑罚志:“以五听求民情,八议以申之,三刺以审之。”
(3).谓击刺三次。周礼·夏官·大司马:“鼓戒三闋,车三发,徒三刺。” 郑玄 注:“鼓戒,戒攻敌,鼓一闋,车一转,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敌。”
《國語辭典》:会商(會商)  拼音:huì shāng
共同商量。清。魏源《圣武记。卷一一。武事馀记》:「四川大吏覆奏,以同城便于会商,居中易于控制。」
《國語辭典》:牵线(牽線)  拼音:qiān xiàn
1.牵拉著线。如:「跳橡皮筋的游戏至少要三个人才能玩,其中两个负责牵线,一个在中间跳。」
2.比喻居间媒介,使双方发生接触或关系。如:「要不是有他在中间牵线、协调,这件事不会这么圆满解决。」
3.本指悬丝傀儡戏幕后的牵引拉线。后用以比喻背后操纵。如:「任何人都想独自作主,谁愿意像玩偶那样受人牵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