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77,分92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先圣
列圣
圣君
二圣
圣神
圣王
圣训
圣代
大圣
圣皇
贤圣
天圣
圣世
圣学
非圣
《國語辭典》:先圣(先聖)  拼音:xiān shèng
1.古代的圣人。《文选。班固。答宾戏》:「皆及时君之门闱,究先圣之壶奥。」
2.尊称能制作礼法制度以教后世者。后汉崇儒,立学必庙祀孔子,魏正始至隋大业间皆尊孔子为先圣。唐初曾改尊周公为先圣,配以孔子,后复升孔子为罢周公。
《國語辭典》:列圣(列聖)  拼音:liè shèng
历代的帝王或圣人贤士。晋。左思〈魏都赋〉:「先王之桑梓,列圣之遗尘。」《三国演义》第六回:「于太庙基上,草创殿屋三间,请众诸侯立列圣神位,宰太牢祀之。」
分類:帝王圣人
《漢語大詞典》:圣君(聖君)
(1).犹圣主。管子·任法:“圣君任法而不任智,任数而不任説,任公而不任私,任大道而不任小物,然后身佚而天下治。”荀子·臣道:“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諫争。”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幸谢故人,勉事圣君。” 唐 李绅 《上党奏庆云见》诗:“五色传嘉瑞,千龄表圣君。” 明 刘基 《春兴·又用韵答严上人》:“圣君宵旰惟恭己,早晚阳和斡化机。”
(2).对德才高超者的尊称。墨子·尚贤中:“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晋书·良吏传·曹摅:“狱有死囚,岁夕, 攄 行狱,愍之,曰:‘卿等不幸致此非所,如何?新岁人情所重,岂不欲暂见家邪?’众囚皆涕泣曰:‘若得暂归,死无恨也。’ 攄 悉开狱出之,尅日令还。掾吏固争,咸谓不可, 攄 曰:‘此虽小人,义不见负,自为诸君任之。’至日,相率而还,并无违者。一县叹服,号曰圣君。”
《国语辞典》:二圣(二圣)  拼音:èr shèng
1.称周文王与周武王。《汉书。卷七三。韦贤传》:「成王成二圣之业,制礼作乐,功德茂盛。」
2.称周公与孔子。南朝梁。沈约〈均圣论〉:「周孔二圣,宗条稍广。」
《漢語大詞典》:圣神(聖神)
(1).封建时代称颂帝王之词。亦借指皇帝。 汉 班固 《东都赋》:“登祖庙兮享圣神,昭灵德兮弥亿年。” 南朝 宋 颜延之 《阳给事诔》:“逮 元嘉 廓祚,圣神纪物,光昭茂绪,旌録旧勋。”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之一:“ 度 拜稽首,天子圣神。”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之二:“恭惟我 太祖高皇帝 天纵圣神,驱天下之豪杰,扫荡六合,挈斯民於衽席之上。”《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八年》:“今事已往,且无救解之嫌,止祈圣神此后详审庶事,毋轻置詔狱。”
(2).泛称古代的圣人。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 明 王世贞 《二酉山房记》:“上而皇帝王霸之猷,贤哲圣神之藴,下及乎九流百氏,亡所不讨覈。”
(3). 太平天囯 称上帝为“圣神”。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敬避字样》:“圣神、真神、天父、神父是上帝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圣神即上帝,非圣神自圣神,上帝自上帝也。”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钦定前遗诏圣书批解》:“上帝是圣神,连圣灵俱来。”
《漢語大詞典》:圣王(聖王)
(1).古指德才超群达于至境之帝王。礼记·冠义:“冠者,礼之始也,是故古者圣王重冠。”《左传·桓公六年》:“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於神。”《孟子·滕文公下》:“圣王不作,诸侯放恣,处士横议, 杨朱 、 墨翟 之言盈天下。” 唐 柳宗元 《封建论》:“彼封建者,更古圣王 尧 、 舜 、 禹 、 汤 、 文 、 武 而莫能去之;盖非不欲去之也,势不可也。” 鲁迅 《花边文学·知了世界》:“ 中国 的学者们,多以为各种智识,一定出于圣贤,或者至少是学者之口;连火和草药的发明应用,也和民众无缘,全由古圣王一手包办: 燧人氏 , 神农氏 。”
(2).为对皇帝的谀称。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四:“ 唐文皇 以药酒赐 房玄龄 妇,我太祖为 徐中山 易夫人,即此知妇人妒者,必不容於圣王之世。”
《漢語大詞典》:圣训(聖訓)
(1).圣人的教导。指儒家相传的训谕。 汉 蔡邕 《释诲》:“且用之则行,圣训也;舍之则藏,至顺也。”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正纬:“经显,圣训也;纬隐神教也。圣训宜广,神教宜约。”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构衅》:“ 章老先生 ,你背圣训了,怎么説一个似可去。”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委吉凶以任运兮,永圣训以自强。”参见“ 圣教 ”。
(2).帝王的训谕、诏令。 宋 何薳 春渚纪闻·姚麟奏对:“ 麟 恐伏而对曰:‘诚如圣训,然臣自行列,蒙陛下拔擢,使掌卫兵於殿庭之间,此岂臣当以私恩结下,为身计耶?’” 元 耶律楚材 《和平阳王仲祥韵》:“洪恩浹四海,圣训宜书绅。”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太宗读〈金史〉:“谆谆数千言,详载圣训。”
(3).阿拉伯文的意译,原意为传闻、传述。后专指对 穆罕默德 言行的传述--“ 穆罕默德 言行录”。在 中国 ,圣训也称“圣训经”、“至圣宝训”、“至圣宝谕”、“圣谕”等。
《漢語大詞典》:圣教(聖教)
(1).旧称 尧 、 舜 、 文 、 武 、 周公 、 孔子 的教导。 汉 王充 论衡·率性:“ 孔 门弟子七十之徒,皆任卿相之用,被服圣教,文才雕琢,知能十倍,教训之功而渐渍之力也。” 三国 魏 阮籍 《乐论》:“故圣教废毁,则聪慧之人并造奇音。”新唐书·柳浑传:“﹝ 柳浑 ﹞早孤,方十餘岁,有巫告曰:‘儿相夭且贱,为浮屠道可缓死。’诸父欲从其言, 浑 曰:‘去圣教,为异术,不若速死。’”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经学理学:“ 东吴 之 惠氏 、 东浙 之 万氏 ,经学皆宗 汉 ,而未尝悖圣教也。” 梁启超 《致伍秩庸星使书》:“今 中国 之人,号称奉圣教,而农工商贾,终身未登夫子庙堂,不知圣教为何物。”
(2).宗教信徒对各自宗教的尊称。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吠舍厘国:“时诸大圣莫不悲感,即召集诸苾芻,依毘奈耶訶责制止,削除谬法,宣明圣教。” 唐 卢士衡 《寄天台道友》诗:“且住人閒行圣教,莫思天路便登龙。”
《國語辭典》:圣代(聖代)  拼音:shèng dài
1.古人对自己所处时代的美称。唐。高适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诗:「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2.配有糖浆、切碎的水果、核仁或奶油泡沫等的冰淇淋。为英语sundae的音译。如:「水果圣代」、「巧克力圣代」。
分類:当代
《國語辭典》:大圣(大聖)  拼音:dà shèng
1.出类拔萃,道全德备的人。《荀子。哀公》:「所谓大圣者,知通乎大道,应变而不穷,辨乎万物之情性者也。」
2.佛的尊号。
3.孙悟空。明吴承恩小说《西游记》中的人物。因其号为齐天大圣,故简称为「大圣」。《聊斋志异。卷一一。齐天大圣》:「入殿瞻仰,神猴首人身,盖齐天大圣孙悟空云。」
《漢語大詞典》:圣皇(聖皇)
对皇帝的尊称。 汉 班固 《东都赋》:“於是圣皇乃握乾符,阐坤珍,披皇图,稽帝文。” 三国 魏 曹植 《应诏》诗:“将朝圣皇,匪敢晏寧。” 唐 李商隐 《韩碑》诗:“呜呼圣皇及圣相,相与烜赫流淳熙。”《旧唐书·房琯传》:“ 琯 昨於南朝为圣皇制置天下,乃以 永王 为 江南 节度, 潁王 为 剑南 节度, 盛王 为 淮南 节度。”
分類:尊称帝王
《漢語大詞典》:贤圣(賢聖)
(1).道德才智极高。六韬·盈虚:“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 汉 刘向 列女传·周室三母:“盖 太姜 渊智非常,虽 太王 之贤圣,亦与之谋。” 宋 洪迈 《容斋三笔·吾家四六》:“念叠矩重规,当贤圣之君七作。”
(2).道德才智极高的人。战国策·赵策二:“故去就之变,知者不能一;远近之服,贤圣不能同。” 唐 杨炯 《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 周京 赫赫, 成 康 之至教蔑闻; 鲁国 巖巖,贤圣之餘风可坠。” 清 昭梿 啸亭杂录·陆中丞:“六岁受孝经论语,以古贤圣自期。” 郁达夫 《初秋杂感》诗之二:“何必珊瑚夸斗富,本来贤圣不言贫。”
(3).佛;菩萨。
(4).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宋 林逋 《答潘司理》诗:“岑寂园庐何所对,酒中贤圣药君臣。”参见“ 贤人 ”。
《國語辭典》:贤人(賢人)  拼音:xián rén
1.志行崇高,才德兼修的人。北周。庾信〈道士步虚词〉一○首之一○:「无妨隐士去,即是贤人逃。」《儒林外史》第四○回:「小弟是一个武夫,新到贵处,仰慕贤人君子。」也作「贤者」。
2.酒。《三国志。卷二七。魏书。徐邈传》:「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宋。陆游 对酒诗:「气衰成小户,醅浊号贤人。」
《漢語大詞典》:天圣
宋仁宗赵祯的年号(公元1023—1032年)
《漢語大詞典》:圣世(聖世)
犹圣代。 汉 王充 论衡·须颂:“涉圣世不知圣主,是则盲者不能别青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擢才:“且夫爱憎好恶,古今不均……故圣世之良榦,乃闇俗之罪人也。”南史·庾仲文传:“令 贾谊 、 刘向 重生,岂不慷慨流涕於圣世邪!” 宋 王安石 《试院中五绝句》之一:“圣世选才终用赋,白头来此试诸生。” 明 屠隆 《綵毫记·拜官供奉》:“圣世际昇平,车书九州,笙歌万井。”
《漢語大詞典》:圣学(聖學)
指 孔子 之学。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上:“后儒不明圣学,不知就自己心地良知良能上体认扩充。”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二:“ 康熙 朝,以 朱子 昌明圣学,有益斯文,命礼臣升躋神位於十哲之次。” 梁启超 《日本横滨中国大同学校缘起》:“北肇强学於京师,南开圣学於 桂海 。”
分類:孔子
《國語辭典》:非圣(非聖)  拼音:fēi shèng
诋毁圣人之道。《汉书。卷六八。霍光金日磾传。金日磾》:「非圣诬法,大乱之殃。」
分類:诋毁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