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山不转路转(山不转路转)  拼音:shān bù zhuǎn lù zhuǎn
山是不动的,但山中的路却可旋绕而四处穿越。比喻解决问题应知机变。如:「别慌!山不转路转,此路不通,另想办法。」亦比喻世事变化难料。如:「要知山不转路转,我们难保不会再见面。」
《漢語大詞典》:上蹿下跳
到处蹿跳,到处蹿蹦。例如:小松鼠上蹿下跳,寻找食物。
比喻人上下奔走,四处活动(含贬义)例如:一有机会,他就上蹿下跳,煽风点火。
《國語辭典》:上窜下跳(上竄下跳)  拼音:shàng cuàn xià tiào
形容到处活动。如:「小猴子在树上,上窜下跳,好像在玩捉迷藏游戏,十分有趣。」
《國語辭典》:上天入地  拼音:shàng tiān rù dì
1.升上天空,钻入地底。比喻神通广大。唐。李复言《续幽怪录。卷二。卢仆射从史》:「吾已得炼形之术也,其术自无形而炼成三尺之形,则上天入地,乘云驾鹤,千变万化,无不可也。」
2.比喻无所畏惧。《群音类选。官腔类。卷一一。双忠记。烹妾激军》:「君既为王家死义,妾身敢故推?要我上天入地,只索投去。」《三国演义》第四一回:「我上天入地,好歹寻主母与小主来。」
《國語辭典》:狼烟四起(狼煙四起)  拼音:láng yān sì qǐ
四方边境升起报警的讯号。比喻外敌来犯,战事迭起,社会动荡不安。六十种曲本。明。沈采《千金记》第九出:「如今狼烟四起,虎斗龙争,我到街坊上打听楚国招兵文榜消息。」
《國語辭典》:狼烟(狼煙)  拼音:láng yān
古代戍守边境的军队,遇有紧急状况,即焚烧狼粪燃起烽烟。后比喻战争、兵乱。唐。杜牧 边上闻笳诗三首之一:「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既把孤身离虎穴,还将妙计息狼烟。」
《漢語大詞典》:马足车尘(馬足車塵)
喻四处奔波,生活动荡不定。 清 秋瑾 《申江题壁》诗:“马足车尘知己少,繁弦急管正声希。”
《國語辭典》:目光如鼠  拼音:mù guāng rú shǔ
形容人行为鬼鬼祟祟。如:「他的目光如鼠,喜欢到处乱翻东西,使人觉得讨厌。」
《国语辞典》:流浪儿(流浪儿)  拼音:liú làng ér
四处飘泊,居无定所的小孩。如:「无家可归的流浪儿需要社会大众给予关怀与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