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28,分49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起士
咻咻
海牛
叫春
骨灰
膻臊
孱孱
嚘嘤
孳尾
骨肥
麇鼯
猎兽
出蛰
动能
起司
《国语辞典》:起士  拼音:qǐ shì
一种从动物乳汁中凝聚出来的食品。为英语cheese的音译。参见「乳酪」条。
《國語辭典》:咻咻  拼音:xiū xiū
1.拟声词。形容呼吸、喘气声。宋。苏轼〈江上值雪效欧阳体次子由韵〉:「草中咻咻有寒兔,孤隼下击千夫驰。」
2.形容悲伤哀切。《红楼梦》第八七回:「北堂有萱兮,何以忘忧。无以解忧兮,我心咻咻。」
《國語辭典》:海牛  拼音:hǎi niú
动物名。海产哺乳纲海牛目。长约三至六公尺,性驯良,毛色暗蓝,无后肢,前肢短,作鳍状。产于非洲及美洲海中。也称为「美人鱼」。
《漢語大詞典》:叫春
(1).谓叫卖酒。春,酒的别称。 宋 晁补之 《谯国嘲提壶》诗:“何处提壶鸟,荒园自叫春。夕阳深樾里,持此劝何人。”
(2).谓动物发情时的呼叫。 瞿秋白 《乱弹·猫样的诗人》:“凶狠的吃老鼠的猫,‘叫春’时候的音调,倒也的确很浪的。”
《國語辭典》:骨灰  拼音:gǔ huī
1.动物骨骼烧成的灰。因含磷可用作肥料。
2.人死后火化骨骼所遗留的灰。
《漢語大詞典》:膻臊(羶臊)
(1).指某些动物身上发出的羶腥臊臭的气味。吕氏春秋·本味:“肉玃者臊,草食者羶。” 高诱 注:“肉玃者,玃拏肉而食之,谓鹰雕之属,故其臭臊也;草食者,食草木,谓麞鹿之属,故其臭羶也。”
(2).引申指肉类食物。 元 舒頔 《中秋对月无酒怅然孤吟》:“貰酒赏明月,盘中乏羶臊。”
(3).犹羶腥。 唐 李白 《为宋中丞请都金陵表》:“逆胡窃号,剥乱中原,虽……决洪 河 ,洒 秦 雍 ,不足以荡犬羊之羶臊。”参见“ 羶腥 ”。
《國語辭典》:膻腥(羶腥)  拼音:shān xīng
羊臭及鱼臭。《文选。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手荐鸾刀,漫之膻腥。」
《漢語大詞典》:孱孱
(1).软弱怯懦,无所作为。旧唐书·杜让能传:“朕不能孱孱度日,坐观凌弱。”《新五代史·李茂贞传》:“吾不能孱孱坐受凌弱。”
(2).形容山岩嶙峋不齐。 明 李东阳 《清乐诗为天台杨允昌作》:“ 台 之山,石孱孱,我登其巇,可以振我衣; 台 之水,石齿齿,我行其沚,可以洗我耳。”
(3).形容动物或人消瘦露骨。 清 方文 《与治五十》诗:“试看山中猿鹤羣,瘦骨孱孱反多寿。”
《國語辭典》:嚘嘤(嚘嚶)  拼音:yōu yīng
拟声词。形容低而杂乱的声音。唐。韩愈 送穷文:「屏息潜听,如闻音声,若啸若啼,砉歘嚘嘤。」
《國語辭典》:孳尾  拼音:zì wěi
孳,指哺乳;尾,指交尾。孳尾指鸟兽将生子。《书经。尧典》:「厥民析,鸟兽孳尾。」
《国语辞典》:骨肥  拼音:gǔ féi
动物骨骼研碎所制成的肥料。也称为「骨粉」。
《漢語大詞典》:麇鼯
亦作“麏鼯”。 獐子与鼯鼠。这两种动物活动于荒芜之地,故用以形容荒芜。 南朝 宋 鲍照 《芜城赋》:“坛罗虺蜮,阶鬭麏鼯。” 宋 苏轼 《到黄州谢表》:“投畀麏鼯之野,保全樗櫟之生。”
《漢語大詞典》:猎兽
中世纪英国在狩猎地饲养作为打猎对象的动物(如獐、狐、貂)
可作狩猎猎物的哺乳动物
《國語辭典》:出蛰(出蟄)  拼音:chū zhí
动物结束冬眠,外出活动。
《國語辭典》:动能(動能)  拼音:dòng néng
1.运动之物体因其运动而产生的能。在速率远小于光速时,粒子之动能等于速率平方与质量乘积之半;若速率接近光速,则为相对论质量与静质量之差乘以光速的平方。
2.意志,如冲动、欲望、执意等,都含有发动的要素,故称为「动能」。
《国语辞典》:起司  拼音:qǐ sī
一种从动物乳汁中凝聚出来的食品。为英语cheese的音译。参见「乳酪」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