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研询(研詢)
仔细询问;盘问。 清 珠泉居士 《续板桥杂记·轶事》:“嫗益骇惑,强揽其袪以归,研询多时,始得其实。”
《國語辭典》:研诘(研詰)  拼音:yán jié
追问。《聊斋志异。卷一。娇娜》:「惊致研诘,则吴郎家亦同日遭劫,一门俱没。」
《漢語大詞典》:研榷(研搉)
仔细斠订。新唐书·李华传:“因著《弔古战场文》,极思研搉,已成,污为故书,杂置梵书之庋。它日,与 颖士 读之,称工。”
分類:仔细
《國語辭典》:仰观俯察(仰觀俯察)  拼音:yǎng guān fǔ chá
抬头观看天文,低头勘察地理。语本《易经。系辞上》:「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后形容仔细观察研究。《文选。嵇康。养生论》:「故有一切之寿,仰观俯察莫不皆然。」《孤本元明杂剧。齐天大圣。第四折》:「年至于七岁,经典一览,悉皆默会,仰观俯察,弃国辞朝。」
《国语辞典》:盲目行事  拼音:máng mù xíng shì
比喻做事冲动,没有仔细思考或计划。如:「如果像这样盲目行事,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难解。」
《国语辞典》:熟读精思(熟读精思)  拼音:shú dú jīng sī
反覆诵读,仔细思考。《宋史。卷四五九。隐逸传下。徐中行传》:「得瑗所授经,熟读精思,攻苦食淡,夏不扇,冬不炉,夜不安枕者踰年。」
《国语辞典》:熟读玩味(熟读玩味)  拼音:shú dú wàn wèi
仔细阅读,并探索体会其中的涵意。宋。朱熹《小学。外篇。嘉言第五。广敬身》:「凡看语孟,且须熟读玩味,将圣人之言语切记,不可只作一场话说,看得此二书切己终身尽多矣。」
《国语辞典》:思前算后(思前算后)  拼音:sī qián suàn hòu
前后反覆思量、仔细盘算。《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只为点绣女事急,仓卒中,不暇思前算后,做此一事,也是出于无奈。」明。无名氏《寻亲记》第六出:「也不会思前算后,你只说转限呵,过了一日又添一日利。」也作「思前想后」。
《国语辞典》:千挑百选(千挑百选)  拼音:qiān tiāo bǎi xuǎn
百般挑选。形容挑选极为仔细。如:「在众多陈列的商品中千挑百选,好不容易才看中一个适合的。」
《国语辞典》:千挑万选(千挑万选)  拼音:qiān tiāo wàn xuǎn
形容挑选得很仔细。如:「他是董事会经过千挑万选的下任总经理。」
分类:挑选仔细
《国语辞典》:浮皮蹭痒(浮皮蹭痒)  拼音:fú pí cèng yǎng
形容不仔细、不认真。如:「他做事总是浮皮蹭痒、马马虎虎,叫人看不过去。」
《国语辞典》:精挑细选(精挑细选)  拼音:jīng tiāo xì xuǎn
仔细的选择。如:「这是从数千件徵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佳作。」
分类:仔细选择
《国语辞典》:精雕细镂(精雕细镂)  拼音:jīng diāo xì lòu
精心细致的雕刻。形容做事仔细用心。多指艺术品的创作。如:「苗栗三义有许多精雕细镂的木刻品。」也作「精雕细刻」、「精雕细琢」。
《国语辞典》:精雕细琢(精雕细琢)  拼音:jīng diāo xì zhuó
精心细致的雕刻琢磨。形容做事仔细用心。多指艺术品的创作。如:「翠玉白菜是件精雕细琢的国宝级玉器。」也作「精雕细镂」、「精雕细刻」。
《国语辞典》:钜细靡遗(钜细靡遗)  拼音:jù xì mǐ yí
重要的或不重要的都不会遗漏。比喻做事很仔细。如:「这本书资料详实,内容钜细靡遗,是不可多得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