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殚精(殫精)
竭尽精思;精心。 宋 陈师道 《次韵苏公观月听琴》:“殫精有后悟,畜耳无前闻。” 清 侯方域 《倪云林十万图记》:“﹝ 倪云林 ﹞殫精於画,一变古法,以天真幽淡为宗要。”
分類:竭尽精心
《漢語大詞典》:意匠
谓作文、绘画、设计等事的精心构思。 晋 陆机 《文赋》:“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 唐 杨炯 《〈王勃集〉序》:“六合殊材,并推心於意匠;八方好事,咸受气於文枢。” 宋 陆游 《题严州王秀才山水枕屏》诗:“壮君落笔写 岷 嶓 ,意匠自到非身过。伟哉千仞天相摩,谷里人家藏緑萝。” 清 赵翼 《游网师园赠主人瞿远村》诗:“想当意匠经营时,多少黄金付一掷。” 闻一多 《龙凤》:“这天生巧对是 庄子 巧思的创造,意匠的游戏。”
《漢語大詞典》:篆刻
(1).比喻书写和精心为文。 汉 扬雄 《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文选·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尝钻厉求学,而一经不治;篆刻为文,而三冬靡就。” 吕延济 注:“篆谓篆书,刻谓雕刻文章也。” 宋 秦观 《赠刘使君景文》诗:“拈笔古心生篆刻,引觴侠气上云空。”
(2).谓雕琢,过分修饰文字。 明 高启 《跋沟南诗后》:“格律深稳,不尚篆刻,而往往有会理切事之理。”
(3).雕刻印章。明史·文苑传三·文徵明:“﹝ 文彭 、 文嘉 ﹞并能诗,工书画篆刻,世其家。”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米紫来自书诗卷:“﹝ 米紫来 ﹞诗画皆工秀,兼善篆刻。”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竹阴读画》:“ 抱石 ,我看是一位标准的 中国 艺术家,他多才多艺,会篆刻,又会书画,长于文事。”
《漢語大詞典》:精思
(1).精力和思虑。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虽竭精思,欲开忠信,辅人主之治,则人主必有按剑相眄之跡,是使布衣不得为枯木朽株之资也。” 宋 曾巩 《拟辞免修五朝国史状》:“此臣所以穷日夜,惫精思,不敢忘须臾,志在於斯文。” 明 方孝孺 《悯知赋哀叶廷振》:“疲精思於编简兮,驰志虑於遗文。”
(2).精心思考。 汉 王充 论衡·超奇:“能精思著文连结篇章者为鸿儒。”后汉书·张衡传:“ 衡 乃拟 班固 《两都》《二京赋》,因以讽諫。精思傅会,十年乃成。”新唐书·虞世南传:“﹝ 虞世南 ﹞与兄 世基 同受学於 吴 顾野王 餘十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櫛。” 裘廷梁 《论白话为维新之本》:“今用白话,不恃熟读,而恃精思。”
《漢語大詞典》:精研
(1).精心研习。后汉书·儒林传下·何休:“ 休 为人质朴訥口,而雅有心思,精研六经,世儒无及者。” 宋 司马光 《张子厚先生哀辞》:“中年更折节,六籍事精研。”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钞〉序》:“﹝ 郑子尹 ﹞於前辈述作,爱其补苴昔人罅漏者多,又病其或不免杂博横决,乃復徧综 洛 闽 遗言,精研身考,以求此心之安。”
(2).犹精深。 宋 苏轼 《祭单君贶文》:“博学工诗,数术精研。” 邹韬奋 《经历》八:“在那篇说教里特别提出我的名字,说我好得不得了,除学识是怎样怎样的精研通达外,性情又是怎样怎样的谦逊韬晦。”参见“ 精深 ”。
《漢語大詞典》:精深
(1).精熟深通。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诸色人中有才行兼茂,明於理体者,经术精深,可以师法者……宜委常参官,各举所知。”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经三:“招集天下之能通经者,皆隶焉。公家月廪餼之。日省月试,必待精深,然后官之。”
(2).精微深奥。新唐书·文艺传上·杜甫传赞:“ 甫 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 清 吴德旋 《初月楼古文绪论》十八:“《老》《列》《庄》三子:《老》虽道其所道,而最精深;庄子亦超妙;列子较浅。” 叶圣陶 《倪焕之》十四:“同时她想他是着眼在更精深更切实的处所了;眼前的愁烦是蜕化期间应有的苦闷。”
《漢語大詞典》:精心
(1).用心;专心。汉书·董仲舒传:“子大夫其精心致思,朕垂听而问焉。” 宋 司马光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缚虎图》:“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明史·阉党传·韩福:“﹝ 韩福 ﹞为 瑾 所拔擢,遂精心事 瑾 ,为効力。”
(2).诚心。百喻经·估客驼死喻:“是故行者应当精心持不杀戒。” 宋 王安石 《与沈道原书》之一:“但精心祈向,亦不必常断肉也。”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真人乃精心懺悔,再与 王长 回 鹤鸣山 去。”
《漢語大詞典》:心匠
(1).指独特的构思设计。 唐 白居易 《白苹洲五亭记》:“大凡地有胜境,得人而后发;人有心匠,得物而后开。” 宋 沈括 梦溪笔谈·书画:“ 益 之布置尚能如此,其心匠可知。”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一:“遇有操觚,一师心匠,气从意畅,神与境合。”
(2).谓精心设计。 宋 李格非 洛阳名园记·富郑公园:“﹝ 富弼 ﹞燕息此园几二十年,亭臺花木,皆其目营心匠。”
《漢語大詞典》:炉冶(爐冶,鑪冶)
(1).犹冶炼。晋书·文苑传·王沈:“融融者皆趋热之士,其得炉冶之门者,惟挟炭之子。”
(2).冶铸之炉。 前蜀 韦庄 《长年》诗:“大盗不将炉冶去,有心重筑太平基。” 宋 王禹偁 《为宰臣谢御书钱样表》:“出炉冶而首蒙颁赐,望冕旒而共积兢荣。”
鑪冶:1.犹冶炼。 唐 黄滔 《代郑郎中上兴道郑相》:“均施鑪冶,高揭权衡,使鈆汞之不叅,令錙銖之各等,故得方圆任器,高下随宜,黜陟无偏,贤愚有序。” 宋 曾巩 《班春亭》诗:“春满人间不知主,谁言鑪冶此中开。” 清 唐甄 潜书·更币:“铜不可採,又不易市,鑪冶多废。”
(2).比喻精心筹算;精心的筹算。 唐 寒山 《诗》之九四:“贤士不贪婪,痴人好鑪冶。麦地占他家,竹园皆我者。” 袁枚 随园诗话卷六引 清 折遇兰 诗:“今逢 袁夫子 ,方寸有鑪冶。”
《漢語大詞典》:雕章(鵰章,彫章)
(1).精心修饰文辞。晋书·乐志上:“三祖纷纶,咸工篇什,声歌虽有损益,爱翫在乎雕章。”
(2).犹美文。 唐 杜甫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诗:“雕章五色笔,紫殿九华灯。” 仇兆鳌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三国典略》:“ 齐 萧慤 尝於秋夜赋诗, 邢子才 曰:‘ 萧 之斯文,可谓雕章间出。’” 宋 宋祁 《答翰林苏学士》诗:“开颜忽见故人书,併得雕章念索居。”
鵰章:钮鼻作雕形的印章。 宋 苏辙 《王詵都尉宝绘堂词》:“百年将种存慨慷,西取 庸 蜀 践 戎 羌 。战袍赐锦盘鵰章,宝刀玉玦餘风霜。”
彫章:雕琢词章。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自幼及长,述作不倦,固以理穷言行,事该军国,岂直彫章縟采而已哉!” 吕延济 注:“所有述作、言行、军国大事,岂直为彫饰文章,以为縟采乎!”
《漢語大詞典》:杰作(傑作)
(1).出色的作品。 宋 陆游 《谢张时可通判赠诗编》诗:“流传到君愈卓犖,投我千篇皆杰作。” 清 赵翼 瓯北诗话·诗人佳句:“然总不如 温庭筠 《晓行》诗‘鷄声茅店月,人跡板桥霜’,不著一虚字,而晓行景色,都在目前,此真杰作也。” 闻一多 《忆菊》诗:“我们祖国之秋底杰作啊!啊!东方底花,骚人逸士底花呀!”
(2).泛指出色的制作。 沙汀 《代理县长》:“和许多惯常出门的人一样,代理县长自己能够弄菜。那最得意的杰作是麻婆豆腐、回锅肉和烘蛋。”
(3).用作反语。指精心策划的阴谋事件。 郭沫若 《洪波曲》第五章:“这无疑是 张 、 柳 、 何 、 谢 四大祕书的绞心杰作,而他们的用意也就不外是绞杀三厅。” 闻一多 《兽·人·鬼》:“刽子手们这次杰作,我们不忍再描述了,其残酷的程度,我们无以名之,只好名之曰兽行,或超兽行。”
《漢語大詞典》:精理
(1).精微的义理。 南朝 宋 王僧达 《答颜延年》诗:“珪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唐 杜甫 《赠特进汝阳王二十二韵》:“精理通谈笑,忘形向友朋。” 清 黄景仁 《赠程厚孙时为厚孙作书与汪容甫定交》诗:“名象微言该,训詁精理洽。”
(2).精心料理。 南朝 梁 沈约 《〈宋书〉自序》:“居家精理,姻族资赖。”
《漢語大詞典》:一精
(1).谓一意精心。 汉 刘向 列女传·蔡人之妻:“夫有恶疾,意犹一精,母劝去归,作诗不听。”
(2).一种精气。鹖冠子·道端:“夫寒温之变,非一精之所化也。” 陆佃 解:“五精化气,然后寒暑成焉。”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立元神:“天所以刚者,非一精之力。”
《漢語大詞典》:雕斲(彫斲)
亦作“ 雕斵 ”。亦作“ 雕斫 ”。
(1).刻削。 南朝 梁 鲍照 《山行见孤桐》诗:“幸愿见雕斵,为君堂上琴。”周书·武帝纪下:“雕斵之物,并赐贫民。” 清 吴伟业 《归云洞》诗:“归云何孱颜,雕斲自太古。”
(2).刻意修饰文辞。 唐 柳宗元 《复杜温夫书》:“吾虽少,为文不能自雕斵,引笔行墨,快意累累,意尽便止。” 郑振铎 《中国俗文学史》第一章:“她未经过学士大夫们的手所触动……所以还是未经雕斲的东西,相当的粗鄙俗气。”
(3).犹矫饰。 宋 王安石 《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雕斫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彫斲:1.雕琢,镂刻。北史·周纪下·武帝:“其路寝、 会义 、 崇信 、 含仁 、 云和 、 思齐 诸殿等,农隙之时,悉可毁撤。彫斲之物,并赐贫人。缮造之宜,务从卑朴。”斲,一本作“ 斵 ”。
(2).引申指矫饰。 宋 王安石《宝文阁待制常公墓表》:“所不取也,可使贪者矜焉,而非彫斲以为廉;所不为也,可使弱者立焉,而非矫抗以为勇。”
(3).比喻精心培育。 清 张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韵》:“三岁依门下,千秋叹道东,经营惭小技,彫斲冀良工。”
《漢語大詞典》:咬嚼
(1).咀嚼。比喻精心琢磨,反复玩味。 宋 周紫芝 竹坡诗话:“有 明上人 者,作诗甚艰,求捷法於 东坡 , 东坡 作两颂以与之,其一云:‘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 朱自清 《潭柘寺戒坛寺》:“这怕是 中国 文法的花样,要是来个 欧 化,说是‘潭和柘的寺’,那就用不着咬嚼或吟味了。”
(2).指趣味;回味。 叶圣陶 《一个练习生》:“用心的结果,枯燥无味的东西变得新鲜甜美了;历史有咬嚼,地理有咬嚼,甚至最叫人头痛的算学也有咬嚼。”
《漢語大詞典》:精穷(精窮)
(1).精心钻研探求。 前蜀 杜光庭 《天锡观告封章真人词》:“早受灵书,精穷纬候,鉤深索隐,藏往知来。”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陈子昂:“后入乡校感悔,即於州东南 金华山观 读书,痛自修饰,精穷坟典。”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於六艺之文,虽未精穷其义,然皆浅涉一过。”
(2).贫穷得一无所有。 明 谢谠《四喜记·寻乐江村》:“自家唤作渔翁,一身弄得精穷,有人问我缘故,只是饮酒三钟。”红楼梦第五三回:“再二年,再省一回亲,只怕就精穷了!” 周立波 《暴风骤雨》第一部十八:“三百多户精穷的小人家,都得到了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