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九天采访使者(九天採訪使者)
道教所信奉的巡察人间的神仙。事物纪原·礼祭郊祀·采访号《笔谈》:“ 庐山 太平观 ,乃 九天採访使者 祠,自 唐 开元 中创建。”
《分类字锦》:九天改火
史延清明赐公卿新火诗九天初改火万井属良辰
分类:清明
《分类字锦》:九天旧章(九天旧章)
云笈七签赞颂者如五真新颂九天旧章之例是也
分类:经典
《漢語大詞典》:九天使者
“九天采访使者”的略称。 宋 徐铉 稽神录·庐山卖油者:“ 庐山 下卖油者养其母甚孝谨,为暴雷震死。其母自以无罪,日号泣於 九天使者 之祠,愿知其故。”
分類:使者略称
《國語辭典》:九天仙女  拼音:jiǔ tiān xiān nǚ
天上仙女。比喻绝色美女。元。乔吉《金钱记》第一折:「你看此女非凡,真乃九天仙女也。」
《國語辭典》:九门(九門)  拼音:jiǔ mén
1.古代天子都城设九门,后用以称皇宫。唐。韩愈〈贺雨表〉:「中使才出于九门,阴云已垂于四野。」宋。张孝祥 浣溪沙。宫柳垂垂碧照空词:「宫柳垂垂碧照空,九门深处五云红。」
2.清代北京城的九个门,有正阳、崇文、宣武、朝阳、东直、阜城、西直、德胜、安定等。
3.神话中的九道天门。唐。李白〈梁甫吟〉:「阊阖九门不可通,以额扣关阍者怒。」
《國語辭典》:九野  拼音:jiǔ yě
1.天的九大区域。中央曰钧天、东方曰苍天、东北曰变天、北方曰玄天、西北曰幽天、西方曰颢天、西南曰朱天、南方曰炎天、东南曰阳天。见《吕氏春秋。有始览。有始》。
2.九州的土地。《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遥目九野,远览长图。」《后汉书。卷二八下。冯衍传》:「疆理九野,经营五山。」
《漢語大詞典》:九灵(九靈)
(1).犹九天。《楚辞·王褒〈九怀·思忠〉》:“登九灵兮游神,静女歌兮微晨。” 王逸 注:“想登九天放精神也。”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辟九灵而求索,曾何足以自隆?”
(2).指九天的仙灵。 北周 王褒 《灵坛铭》:“九灵之府,神液所以降祥;五英之闕,蓂华以之昭应。”云笈七籤卷八:“ 崑崙山 有九灵之馆,又有金丹流云之宫,上接璇璣之轮,下在太宫之中,乃 王母 之所治也。”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一折:“子童乃九灵大妙金母是也。为因蟠桃会上,金童玉女,一念思凡,罚往下方。”
分類:九天仙灵
《漢語大詞典》:九玄
(1).九天。指天空最高处。 晋 葛洪 抱朴子·任命:“不能凌扶摇以高竦,扬清耀於九玄。”旧唐书·音乐志三:“九玄著象,七曜甄明。”云笈七籤卷四四:“九天真女,御飞凤白鸞,游於九玄之上。”
(2).指众仙。 南朝 梁 陶弘景 《水仙赋》:“迎九玄於金闕,謁三素於玉清。”
《漢語大詞典》:九宸
犹九天。海录碎事·地下引 宋 王禹玉 《英宗挽词》:“一夜催仙文,悲声到九宸。”
分類:九天
《漢語大詞典》:九旻
(1).犹九天。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封禅:“树石九旻,泥金八幽。” 明 刘基 《杂诗》:“海鲸乘扶摇,激水腾九旻。”参见“ 九天 ”。
(2).指秋天。 唐 韩鄂 《岁华纪丽·重阳》:“重阳佳辰,九旻暮月。”
分類:秋天九天
《國語辭典》:九天  拼音:jiǔ tiān
1.天的中央及八方。《楚辞。屈原。离骚》:「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脩之故也。」
2.天之极高处。《孙子。形》:「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唐。李白 望庐山瀑布水诗二首之二:「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也作「九霄」、「九重」。
3.比喻宫禁。唐。王维 和贾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诗:「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唐。王涯 宫词三○首之七:「为看九天公主贵,外边争学内家装。」
《漢語大詞典》:九乾
九天。高远的天空。《易·说卦》:“乾为天。”后汉书·崔骃传:“俯鉤深於重渊,仰探远乎九乾。” 李贤 注:“九乾,谓天有九重也。” 晋 挚虞 《思游赋》:“会司仪於有始兮,延嘉宾於九乾。”
《漢語大詞典》:九苍(九蒼)
犹九天。 三国 魏 阮籍 《答伏义书》:“夫九苍之高,迅羽不能寻其巔。”
分類:九天
《國語辭典》:中天  拼音:zhōng tiān
1.高空中。《列子。周穆王》:「王执化人之袪,腾而上者,中天乃止。」唐。杜甫〈后出塞〉诗五首之二:「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
2.天运正中。有颂扬盛世之意。《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伏惟陛下年隆德茂,中天称号。」清。洪升《长生殿》第二出:「端冕中天,垂衣南面,山河一统皇唐。」
3.天文学上指星体由东向西运行,通过子午圈时,称为「中天」。
《漢語大詞典》:九关(九關)
(1).谓九重天门或九天之关。《楚辞·招魂》:“魂兮归来,君无上天些。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王逸 注:“言天门凡有九重,使神虎豹执其关闭。” 王夫之 通释:“九关,九天之关。”《隋书·音乐志中》:“九关洞开,百灵环列。” 宋 范仲淹 《乞修京城札子》:“臣闻天有九关,帝居九重,是王者法天设险,以安万国也。”
(2).指宫阙,朝廷。 宋 陆游 《言怀》诗:“孰云九关远,精意当彻闻。”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公还闽》诗之三:“赤心自愬縈千折,丹地频惊扣九关。” 清 陈梦雷 《抒哀赋》:“叩九关以竭诚兮,及离思之未远。”
(3).九成的饷银。旧军队给官兵发工资称关饷。 清 李鸿章 《复英西林》:“敝部仅发九关,现仍万分支絀,未知侯相能代展一筹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