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游 → 游遊”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94,分7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分类词汇(续上)
大伙房水库
楚尾吴头
曲水流觞
皮筏
《漢語大詞典》:大伙房水库
中国大型水库之一。在辽宁省抚顺市东、浑河上游。1958年建成。面积110平方千米。总库容21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2万顷。水电站年发电量5000余万千瓦小时。
《國語辭典》:楚尾吴头(楚尾吳頭)  拼音:chǔ wěi wú tóu
泛指江西地区。其他位于古代吴地的上游,楚地的下游,如吴楚之头尾,故称为「楚尾吴头」。《水浒传》第一一一回:「这两座山生在江中,正占著楚尾吴头。」也作「吴头楚尾」。
《国语辞典》:曲水流觞(曲水流觞)  拼音:qū shuǐ liú shāng
将酒杯放在弯曲水渠的上游,任其飘流而下。为古人饮乐时助兴的一种游戏。参与游戏者环坐渠旁,当酒杯停在某人附近,便由他取来饮酒。如:「诗人们列坐河旁,学起古人曲水流觞的韵事,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二。三月》:「三月三日上巳之辰,曲水流觞故事,起于晋时。唐朝赐宴曲江,倾都禊饮踏青,亦是此意。」
《國語辭典》:皮筏  拼音:pí fá
一种黄河上游地区的特殊交通工具。由于当地高山峻岭,水流湍急,车船无法行驶,于是便将充气的牛羊皮囊和木架编成筏子,利于河上运货载人,不用时也可放气折叠,非常轻巧,形成青、宁一带特殊的景观。如:「在黄河上游,经常可见人们以皮筏渡河,十分方便。」
《國語辭典》:浑脱(渾脫)  拼音:hún tuō
1.自然完美没有雕琢的痕迹。如:「他的作品越到晚期越显浑脱圆成。」
2.将动物的皮整张剥下而做成的革囊或皮袋。可用以盛装物品、饮料,吹气后可为渡河的浮囊。《元史。卷一五四。石抹按只传》:「叙州守将横截江津,军不得渡,按只聚军中牛皮,作浑脱及皮船,乘之与战。」
3.用整张皮革做成的囊形帽子。《新唐书。卷三四。五行志一》:「太尉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毡帽,人多效之,谓之『赵公浑脱』。」
4.流行于蒙古、中亚的舞蹈。舞者身著胡服,头戴浑脱毡帽表演。《旧唐书。卷一八九。儒学传下。郭山恽传》:「工部尚书张锡为谈容娘舞,将作大匠宗晋卿舞浑脱。」《新唐书。卷一一八。宋务光传》:「比见坊邑相率为浑脱队,骏马胡服,名曰『苏莫遮』,旗鼓相当,军阵势也;腾逐喧噪,战争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