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耳聋(耳聋)  拼音:ěr lóng
因听觉障碍而听不到声音。《三国演义》第一○六回:「胜曰:『太傅如何病得这等了?』左右对曰:『太傅耳聋。』」《文明小史》第四○回:「他那看门的,是个驼背又且耳聋。」也作「耳闭」。
《漢語大詞典》:眼瞎耳聋(眼瞎耳聾)
比喻对周围情况全不了解。京剧《平原作战》第八场:“ 日本 鬼子眼瞎耳聋,就靠汉奸给他当拐棍。”
《国语辞典》:舌弊耳聋(舌弊耳聋)  拼音:shé bì ěr lóng
形容辩论激烈,说辞纷繁。《战国策。秦策一》:「舌弊耳聋,不见成功。」
《国语辞典》:耳聋目花(耳聋目花)  拼音:ěr lóng mù huā
耳朵听不见,老眼也昏花。《文明小史》第六○回:「可怜军机处各大臣,都是耳聋目花的了,要想看看新书,明白点时事,也来不及了。」
《高级汉语词典》:舌敝耳聋
指言者舌敝,听者耳聋。意为议论纷繁
《漢語大詞典》:三日耳聋(三日耳聾)
三天失去听觉。极言受震动之烈。景德传灯录·怀让禅师:“一日,师谓众曰:‘佛法不是小事,老僧昔再蒙 马大师 一喝,直得三日耳聋眼黑。’” 宋 陆游 《戏用方外语示客》:“踞牀一喝君闻否?三日犹应觉耳聋。” 清 钱谦益 《天都瀑布歌》:“愕眙莫讶诗思穷,老夫三日犹耳聋。”亦作“ 三日聋 ”。 清 龚自珍 《题吴南芗东方三大图》诗:“小臣若上议,廷臣三日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