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缝合(縫合)  拼音:féng hé
1.布料、皮料等用针线接合起来。
2.外科手术上,用特制的针和线把伤口缝起来的过程。
《分类字锦》:缝合欢扇(缝合欢扇)
刘孝威 七夕穿针诗 故穿双眼针,持缝合欢扇。
分类:七夕
《國語辭典》:弥缝(彌縫)  拼音:mí féng
1.补合。《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2.设法遮掩缺失以免被人发觉。如:「他将那件事弥缝得很好,别人都没发现。」
《漢語大詞典》:弥合(彌合)
犹缝合。 毕方 锺涛 《千重浪》第十四章:“每次和儿子的冲突都在他那一向平静的心里撕开一道口子,他曾经花了那么大的力气,想把那道裂开的大口子弥合起来。”
分類:缝合毕方
《漢語大詞典》:成裹
缝合。儿女英雄传第十二回:“只见窄巴巴的三间小屋子,掀起里间帘子进去,一眼就看见太太坐在挨窗户那里,在成裹帽头儿呢!”
分類:缝合
《漢語大詞典》:穿彻(穿徹)
(1).连缀;缝合。书·费誓“善敹乃甲胄” 孔颖达 疏引 汉 郑玄 曰:“敹,谓穿彻之,谓甲绳有断絶,当使敹理穿治之。”
(2).贯穿;穿透。 宋 黄庭坚 《跋米元章书》:“强弩射千里,所当穿彻。”
《漢語大詞典》:缝联(縫聯)
缝合。亦指做针线活。 宋 钱愐 钱氏私志:“宫人旋取针线缝联袖口。”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大裁小剪我都会,浆洗缝联不説谎。”
《漢語大詞典》:无缝(無縫)
(1).指衣服没有针线缝合的痕迹。《飞燕外传》:“帝御流波文縠无缝衫。” 晋 杨方 《合欢诗》之一:“衣共双丝绢,寝共无缝裯。”太平广记卷六八引 唐 牛峤 《灵怪录》:“﹝ 郭翰 ﹞徐视其衣,并无缝。”
(2).指事物没有空隙或缝隙。 宋 秦观 《秋夜病起怀端叔》诗:“天光脃如洗,月色清无缝。”《花月痕》第五回:“﹝ 痴珠 ﹞用手推那破门,却是闭得紧紧的无缝,不知中间是何神像。”
《漢語大詞典》:双脸(雙臉)
(1).两颊。 南朝 陈 徐伯阳 《日出东南隅行》:“五马停珂遣借问,双脸含娇特好羞。” 南唐 李中 《春闺辞》之一:“尘昏菱鑑懒修容,双脸桃花落尽红。” 宋 晏殊 《破阵子·春景》词:“疑怪昨宵春梦好,原是今朝鬭草赢,笑从双脸生。”
(2).用两块布缝合而成,中间有脊的鞋面。 老舍 《骆驼祥子》一:“脚上是宽双脸千层底青布鞋。”
《國語辭典》:毛头(毛頭)  拼音:máo tóu
小孩子。毛躁、不懂事的。如:「你以为你很行吗?只不过还是个毛头小子罢了!」
《漢語大詞典》:杀缝(殺縫)
剪裁缝合之缝。论语·乡党“非帷裳,必杀之” 三国 魏 何晏 集解:“ 王 曰:‘衣必有杀缝,唯帷裳无杀也。’” 朱熹 集注:“正幅如帷,要有襞积而旁无杀缝。”
《漢語大詞典》:小要
(1).细腰。要,“ 腰 ”的古字。墨子·兼爱下:“昔 荆灵王 好小要,当 灵王 之身, 荆 国之士,饭不踰乎一,固据而后兴,扶垣而后行。”
(2).古深衣之衽(两旁前后幅缝合之处,即腰部衣身最狭之外)。《礼记·玉藻》“衽当旁” 汉 郑玄 注:“衽,谓裳幅所交裂也。凡衽者,或杀而下,或杀而上,是以小要取名焉。”
(3).古代合棺之木。两边各三枚,两头各二枚。又名“衽”。礼记·檀弓上“棺束,缩(直)二,衡(横)三。衽,每束一” 唐 孔颖达 疏:“衽,小要也。其形,两头广,中央小也。既不用钉棺,但先凿棺边及两头合际处作坎形,则以小要连之,令固棺并相对…… 汉 时,呼衽为小要也。”
《漢語大詞典》:缝际(縫際)
缝合之处;缝隙之处。 三国 魏 阮籍 《大人先生传》:“行不敢离缝际,动不敢出褌襠,自以为得绳墨也。” 萧红 《桥》:“﹝她﹞从门槛下面的缝际看进去,大白狗还睡在那里。”
分類:缝合缝隙
《国语辞典》:穿帮(穿帮)  拼音:chuān bāng
鞋子边缘或鞋面缝合处绽裂,使脚显露出来。比喻出丑或泄露底细。如:「这件裙子实在太短了,很容易穿帮。」、「谎言迟早要穿帮的。」
《国语辞典》:藏针缝(藏针缝)  拼音:cáng zhēn féng
针织时应用于袖口、下摆、摺边等处的缝合,将针脚隐藏而不露于外,针脚间的距离一般少于半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