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离身(離身)
(1).离开身体。庄子·渔父:“举足愈数而迹愈多,走愈疾而影不离身。” 唐 张籍 《寄宋景》诗:“詔发官兵取乱臣,将军弓箭不离身。”
(2).传说中之国名。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 离身 、 反踵 之君, 髽首 贯胸 之长。” 李善 注:“周书曰:‘ 离身 、 染齿 之国,以龙角神龟为献。’尔雅曰:‘北方有比肩人焉,迭食而迭望。’ 郭璞 曰:‘此即半体之人,人各有一目、一鼻、一孔、一臂、一脚,亦犹鱼鼠之相合尔。’” 张铣 注:“ 离身 、 反踵 、 髽首 、 贯胷 ,四海国名。”
《漢語大詞典》:席帽离身(席帽離身)
宋 李巽 年轻时累举不第,其乡人讽嘲曰:“ 李秀才 应举,空去空回,知席帽甚时得离身?”后 李巽 仕至度支郎中,遗乡人诗曰:“当年踪跡困泥尘,不意乘时亦化鳞。为报乡閭亲戚道,如今席帽已离身。”事见 宋 吴处厚 青箱杂记卷二。后即因以“席帽离身”指读书人应科举考试及第做官。
《國語辭典》:随身(隨身)  拼音:suí shēn
1.带在身上。《西游记》第二九回:「我这耙,虽然粗夯,实是自幼随身之器。」
2.跟在身边。《红楼梦》第四八回:「派下薛蟠之乳父老苍头一名,当年谙事旧仆二名,外有薛蟠随身常使小厮二人。」
《漢語大詞典》:怀笔(懷筆)
谓笔不离身。形容勤于记述。语本后汉书·曹褒传:“ 曹褒 ,字 叔通 ……常感朝廷制度未备,慕 叔孙通 为 汉 礼仪,昼夜研精,沉吟专思,寝则怀抱笔札,行则诵习文书,当其念至,忘所之适。”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 仲任 置砚以综述, 叔通 怀笔以专业。”
《漢語大詞典》:脱真
道教语。指元神脱离身体。《西游记》第二七回:“那怪见棍子起时,依然抖擞,又出化了元神,脱真去了,把个假尸首又打死在路旁之下。”
《国语辞典》:魄散九霄  拼音:pò sàn jiǔ xiāo
形容人因死亡或惊吓而魂魄飞离身躯。
《漢語大詞典》:七魄悠悠
谓七魄离身飘荡。形容惊愕、昏厥或死亡。《水浒传》第一回:“惊得太尉三魂荡荡,七魄悠悠。”《西游记》第九七回:“那众强人那容分説,赶上前,把 寇员外 撩阴一脚,踢翻在地,可怜三魂渺渺归阴府,七魄悠悠别世人。”参见“ 七魄 ”。
《國語辭典》:七魄  拼音:qī pò
道教谓人身有三魂七魄。参见「三魂七魄」条。《金瓶梅》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乡台上。」《初刻拍案惊奇》卷六:「看见了这个绝色模样,惊得三魂飘荡,七魄飞扬。」
行于精进,而离身心
【三藏法数】
谓菩萨修行般若,于诸梵行,虽勇猛精进;然以空慧照之,而不见有身心精进之相,是为行于精进,而离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