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眼珠  拼音:yǎn zhū
眼球。《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
《國語辭典》:眼珠子  拼音:yǎn zhū zi
眼球。如:「这个孩子有一对黑得发亮的眼珠子,很讨人喜欢。」
分類:眼珠子
《國語辭典》:眼珠  拼音:yǎn zhū
眼球。《三国演义》第一八回:「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
《国语辞典》:白眼珠  拼音:bái yǎn zhū
眼球上除瞳仁外,白色的部分。
《国语辞典》:眼珠儿(眼珠儿)  拼音:yǎn zhū ér
1.眼球。《红楼梦》第五七回:「更觉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
2.比喻眼光、眼力。
《漢語大詞典》:黑眼珠
眼球上黑色的部分。
《漢語大詞典》:白眼珠子
犹白眼。意为轻蔑的眼光。 臧克家 《重庆人》诗:“人民用最刻薄的话骂他们,用白眼珠子看他们。”参见“ 白眼 ”。
《國語辭典》:白眼  拼音:bái yǎn
1.眼睛白色部分较多,瞳子较小。《新唐书。卷二一二。藩镇卢龙列传。张允伸》:「诏张公素为节度使,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性暴厉,眸子多白,燕人号『白眼相公』。」
2.怒目斜视,眼睛露出较多的白色部分,表示轻视鄙恶。如:「彬彬有礼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不会惹人白眼。」唐。戴叔伦〈行路难〉:「白眼向人多意气,宰牛烹羊如折葵。」《晋书。卷四九。列传。阮籍》:「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
《國語辭典》:童子  拼音:tóng zǐ
1.未成年的小孩子。《论语。先进》:「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两个童子请他进食,食毕,复请他到便室具汤沐浴,进新衣一袭。」
2.童生。《聊斋志异。卷四。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久不售。」
《漢語大詞典》:目睛
眼珠。亦泛指眼睛。 汉 王充 论衡·书虚:“今 颜渊 用目望远,望远目睛不任,宜盲眇。” 宋 欧阳修 《猛虎》诗:“已死不敢近,目睛射餘光。” 明 陈继儒 《珍珠船》卷四:“鴝鵒取其目睛,和人乳研滴眼中,能见烟霄外事。”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后或更拓其封域,举一切可以图写,接于目睛者皆属之。”
分類:眼珠眼睛
《國語辭典》:目精  拼音:mù jīng
目光。《文选。宋玉。高唐赋》:「玄木冬荣,煌煌荧荧,夺人目精。」晋。傅玄〈紫华赋〉:「涣涣昱昱,而夺人目精。」
分類:眼珠眼睛
《漢語大詞典》:目眹
眼珠。周礼·春官·序官“瞽矇” 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无目眹谓之瞽,有目眹而无见谓之矇。” 汉 刘向 新序·杂事一:“ 晋平公 閒居, 师旷 侍坐, 平公 曰:‘子生无目眹,甚矣,子之墨墨也!’”
分類:眼珠
《漢語大詞典》:目睭
方言。眼珠;眼睛。 江乐观 《老渔翁歼敌记》:“中间有一个满面胡须,生得尖嘴缩腮老鼠耳,右手抓一把手枪,为先跳上渔船,横眉怪眼,两粒目睭同贼一样东张西望。”
《漢語大詞典》:矑老
指眼睛或眼珠。
分類:眼睛眼珠
《國語辭典》:碌碌  拼音:lù lù
1.平庸的样子。《后汉书。卷八○。文苑传下。祢衡传》:「馀子碌碌,莫足数也。」《三国演义》第二一回:「此等碌碌小人,何足挂齿。」也作「逯逯」、「录录」、「陆陆」。
2.忙碌、奔波。《红楼梦》第二二回:「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
3.拟声词。形容车行的声音。唐。贾岛 古意诗:「碌碌复碌碌,百年双转毂。」也作「辘辘」。
4.形容玉石的色彩美丽。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总术》:「落落之玉,或乱乎石;碌碌之石,时似乎玉。」
5.才气洋溢。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唯阿奴碌碌,当在阿母目下耳。」
《國語辭典》:转眼(轉眼)  拼音:zhuǎn yǎn
眼睛一转。比喻极短的时间。宋。刘克庄 祝英台近。雨凄迷词:「绿阴绕,青帝结束匆匆,转眼朱明了。」《儒林外史》第四一回:「转眼长夏已过,又是新秋,清风戒寒。」也作「转盼」、「转瞬」。
《漢語大詞典》:双眸(雙眸)
两颗眼珠。 南朝 宋 谢惠连 《自箴》:“气之清明,双眸善识。” 宋 王禹偁 《月波楼咏怀》:“ 武昌 地如掌,天末入双眸。”儒林外史第三三回:“ 杜少卿 看那先生,细瘦,通眉长爪,双眸烱烱,知他不是庸流。”
分類:两颗眼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