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悲心  拼音:bēi xīn
1.悲苦的心情。三国魏。曹植〈杂诗六首之六〉:「烈士多悲心,小人媮自闲。」晋。张载〈七哀诗〉二首之二:「哀人易感伤,触物增悲心。」
2.慈悲的心怀。唐。道宣〈妙法莲华经弘传序〉:「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
《国语辞典》:大悲心  拼音:dà bēi xīn
菩萨常思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愿心。《罗摩伽经。卷中》:「善哉!善哉!善来童子,专求大乘,摄取众生,救护一切众生,生柔软心、正直心、深心,求佛法心、起大悲心,向普贤行。」
《分类字锦》:起慈悲心
付法藏经乐华氏国王有一白象能灭怨敌若人犯罪令象蹋杀后时象厩为火所烧移象近寺象闻比丘诵法句经偈心便柔和起慈悲心后付罪人但以鼻嗅舌舐而去终不肯杀
分类:
《國語辭典》:慈云(慈雲)  拼音:cí yún
佛教用语。比喻慈心如云般的广大,庇荫著一切众生。南朝梁。简文帝〈大法颂〉:「慈云吐泽,法雨垂凉。」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五。姑妄听之一》:「仰藉慈云之庇,庶宽雷部之刑。」
《國語辭典》:大悲  拼音:dà bēi
1.极度悲伤。如:「年纪大的老人,由于心脏病或血压的关系,不能大喜大悲。」
2.想要拔除一切众生痛苦的心。南朝陈。慧恺〈摄大乘论序〉:「大悲平等,诱进靡穷。」
《漢語大詞典》:摄受(攝受)
(1).佛教语。谓佛以慈悲心收取和护持众生。 南朝 梁简文帝 《大爱敬寺刹下铭》:“应此一千,现兹权实,随方摄受,孰能弘济。” 唐 慧能 《坛经·顿渐品》:“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 明 叶宪祖 《北邙说法》:“弟子们都拜从禪师,惟愿慈悲摄受。”
(2).犹享受。 章炳麟 《五无论》:“佛説 郁单越洲 人,无妻妾田宅车马财物资具诸摄受,清寧耆寿,殊胜三洲。” 章炳麟 《五无论》:“有所暱爱则妬生,有所摄受则争起。”
《漢語大詞典》:慈眼
(1).亦称“ 慈目 ”。佛教语。佛以慈悲心视众生之眼。《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唐 李邕 《岳麓寺碑》:“慈目相视,浄心相续。” 唐 李子卿 《兴唐寺圣容瑞光赋》:“睟容若动,慈眼如睇。”
(2).马的一种眼病。 明 高明 《琵琶记·杏园春宴》:“元有一万匹马,却有一千三百个漏蹄,二千七百个抹靨,三千八百个熟瘸,二千二百个慈眼。”
大悲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起信论所说三心之一。欲拔一切众生之苦者也。论曰:「三者大悲心,欲拔一切众生苦故。」
【三藏法数】
悲名悯伤,即拔苦之心也。谓菩萨悯念一切众生受种种苦,常怀悲心,拯救济拔,令其得脱,是名大悲心。
【三藏法数】
大悲心者,悲即悲悯,谓悲悯一切受苦众生,常思救护,令其安乐,即是菩提之心也。
大悲心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经名)千手陀罗尼之别名。
大悲心陀罗尼修行念诵略仪
【佛学大辞典】
(经名)一卷,唐不空译。说千手陀罗尼之念诵法。
青颈大悲心陀罗尼
【佛学大辞典】
(经名)具名大慈大悲救苦观世音自在王菩萨广大圆满无碍自在青颈大悲心陀罗尼。一卷,唐不空译。
悲心
【佛学大辞典】
(术语)悲他之苦之心也。止观四曰:「悲心彻骨,如母念子。」
爱著慈悲心
【佛学大辞典】
(杂语)从爱著之念而起之慈悲心也。此慈悲心于佛道最甚。维摩经问疾品曰:「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大悲,即应舍离。」什注曰:「见有众生,心生爱著,因此生悲,名爱见大悲。」
发大悲心
【三藏法数】
谓慈悯一切众生轮回生死,受种种苦,誓愿救拔,是名发大悲心。
起大悲心
【三藏法数】
谓修菩萨行者,常运大悲心利益一切,于诸破戒众生,方便遮止,不令为恶。是以无量福德由此而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