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人相
(1).人的相貌、形貌。 唐 皮日休 《相解》:“今之相工,言人相者,必曰某相类龙……某至公侯。” 巴金 《坚强战士》:“他躺在草地上,深身湿得象一只落汤鸡,他已经失去人相了。”
(2).星相术用语。特指贵人之相。 宋 陈善 扪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具足。”
(3).佛教语。指一切众生外现的形象状态。《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金刚经》云:‘无人相,无我相。’世间万事皆坏在有人相、我相。” 黄遵宪 《以莲菊桃作歌》:“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漢語大詞典》:牛车(牛車)
(1).用牛拉的车。韩非子·内储说上:“市南门之外甚众牛车,仅可以行耳。”资治通鉴·汉景帝后三年:“ 汉 兴,接 秦 之弊,作业剧而财匱,自天子不能具钧駟,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 胡三省 注引 颜师古 曰:“以牛驾车也。余据 汉 时以牛车为贱, 魏 晋 以后,王公始多乘牛车。” 清 陈维嵩 《南乡子·江南杂咏》词:“毁屋得緡上州府,归去。独宿牛车滴秋雨。”
(2).佛教语。喻普渡一切众生的菩萨道。《法华经·譬喻品》:“愍念安乐无量众生,利益天人,度脱一切,是名大乘,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訶萨,如彼诸子为求牛车出於火宅。” 唐 张渭 《送僧》诗:“殷勤结香火,来世上牛车。”参见“ 三车 ”。
《漢語大詞典》:三车(三車)
(1).佛教语。喻三乘。谓以羊车喻声闻乘(小乘),以鹿车喻缘觉乘(中乘),以牛车喻菩萨乘(大乘)。见《法华经·譬喻品》。 南朝 宋 谢灵运 《缘觉声闻合赞》:“诱以涅槃,救尔生老。肇元三车,翻乘一道。”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 王琦 注:“三车,谓羊车、鹿车、牛车也……当是以三兽之力有大小,三车之所载有多寡,喻三乘诸贤圣道力之深浅耳。” 明 唐顺之 《山行即事》诗:“相期 白社 里,共听演三车。” 清 钱谦益 《仙坛唱和诗》之二:“《妙华》已悟三车法,台教今为继别宗。”参见“ 三乘 ”。
(2). 唐 窥基 博通释典,尝至 太原 传法,以三车自随,前车载释典,中车自乘,后车载妓仆食馔。路遇一老父点化,顿悔前非,只身前往。后成为法相宗大师。见 宋 赞宁 《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诗文中亦有用其事者。 唐 杜甫 《酬高使君相赠》诗:“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 钱谦益 笺:“此诗正用 慈恩 事也。言如容我双树听法,亦应许我如 慈恩 三车自随,但我只办用以载书耳。”
《漢語大詞典》:佛子
(1).菩萨的通称。十住毗婆沙论·入初地品:“诸佛子者,诸佛真实子诸菩萨是,是故菩萨名为佛子。”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石长和》:“道之两边棘刺,森然如鹰爪。见人甚众,羣足棘中,身体伤裂,地皆流血。见 长和 独行平道,俱叹息曰:‘佛子独行大道中。’” 元 吴昌龄《东坡梦》第一折:“此山非比别山阿,青黛染成千块玉,云霞粧就万堆螺。只除佛子神仙纔可到,怎许游人容易得攀摩?”
(2).受佛戒者,佛门弟子。 唐 钱起 《归义寺题震上人壁》诗:“仍闻七祖后,佛子继调御。” 宋 王安石 《灵山寺》诗:“ 灵山 名谁自?波涛截孤峰。何年佛子住?四面凭危空。”《西游记》第四四回:“众僧滴泪道:‘我们这一国君王,偏心无道,只喜得是老爷等辈,恼的是我们佛子。’” 鲁迅 《三闲集·在钟楼上》:“但有如大乘佛教一般,待到居士也算佛子的时候,往往戒律荡然。”
(3).佛教泛指一切众生,以其悉具佛性,故称。《法华文句》卷九下:“一切众生,皆有三种性德佛性,即是佛子。” 唐 郑棨 开天传信记:“忽中夜 宣律 捫虱,将投于地,三藏半醉,连声呼曰:‘律师扑死佛子!’” 宋 苏轼 东坡志林《稗海》本)卷六:“凡能动者,皆佛子也,竹蝨初如涂粉竹叶上尔,然久乃能动者,百千为曹,无非佛子者。”
(4).称慈善的人。如 唐 末 徐守温 以宽恕为治,人称佛子。见 唐 张鷟 《耳目记》。又 宋 洪皓 为 秀州 司录,以所掌发运司钱赈济饥民,州人称之为“洪佛子”。见 宋 赵善璙 《自警篇·救荒》
《漢語大詞典》:一乘
(1).古时一车四马谓乘,故凡物之四数皆名一乘。管子·乘马:“一乘者,四马也。”仪礼·既夕礼:“翭矢一乘,骨鏃短卫。” 郑玄 注:“四矢曰乘。”
(2).表数量。用于马、车、轿子等。左传·昭公二十年:“使 祝鼃 寘戈於车薪以当门,使一乘从 公孟 以出。”汉书·马援传:“赐 援 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新唐书·陆长源传:“吾祖罢 魏州 ,有车一乘,而图书半之,吾愧不及先人。”儿女英雄传第十三回:“河台早把自己新得的一乘八人大轿并自己新作全副执事送来。”京剧《锁麟囊》第十三场:“那日 春秋亭 中避雨,就是你一乘花轿,还有第二?”
(3).古以方六里为一乘之地。管子·乘马:“方六里,一乘之地也;方一里,九夫之田也。”按,方六里,即六里见方,亦即三十六平方里。
佛教语。谓引导教化一切众生成佛的唯一方法或途径。《法华经》首倡此说。乘,指车乘,比喻能载人到达涅槃境界。《法华经·方便品》:“十方佛土之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説。” 唐 玄奘 《谢敕赉经序启》:“搜扬三藏,尽龙宫之所储;研究一乘,穷 鷲岭 之遗旨。” 唐 白居易 《爱咏诗》:“辞章讽咏成千首,心行归依向一乘。”我国佛教宗派如 华严宗 等对此还有一些说法。参见“ 一乘显性教 ”。
《漢語大詞典》:一乘显性教(一乘顯性教)
佛教 华严宗 以佛法最上一乘能使一切众生显明本性,与佛无异,因有“一乘显性教”之称。 唐 宗密 原人论·斥偏浅:“佛教自浅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
《漢語大詞典》:普门(普門)
佛教语。谓普摄一切众生的广大圆融的法门。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隋 吉藏 法华义疏卷十二:“所言普门者,普以周普为义,门是开通无滞之名。” 唐 封演 《魏州开元寺新建三门楼碑》:“寺主僧 法敬 ……及诸徒众等,并精通妙法,坚持密行,名称普门,威仪无缺。” 唐 李华 《荆州大云寺故兰若和尚碑》:“法华三昧,惠照无边,菩萨普门,我愿亦然。”
《漢語大詞典》:愿海(願海)
佛教语。谓佛菩萨等普度一切众生的弘愿,似海无涯。《华严经·如来现相品》:“以严浄一切佛国土显示一切大愿海法门。” 隋 江总 《至德二年十一月十二日升德施山斋三宿决定罪福忏悔》诗:“未泛慈舟远,徒令愿海深。” 隋炀帝 《受菩萨戒疏》:“具足成就,皆满愿海。”
《漢語大詞典》:慧云(慧雲)
佛教语。智慧之云,喻佛法若大云覆被一切众生。《法华经·药草喻品》:“慧云含润,电光晃耀。” 南朝 梁 萧统 《讲解将毕赋三十韵》:“因兹阐慧云,欲使心尘伏。”
《漢語大詞典》:弘愿(弘願)
(1).佛教语。谓拯救一切众生的大愿。 唐 窥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幽赞卷上:“若诸菩萨先於菩提发弘愿已,欲勤修学。” 唐 王勃 《兜率寺浮图碑》:“兆基弘愿,继发浄因。” 明 张四维 《双烈记·行游》:“发慈悲度人弘愿,又早到 狮子山 。” 汤用彤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一章:“ 远生 既持精灵不灭之説,又深怵生死报应之感。故发弘愿,斯生浄土。”
(2).泛指宏大的志愿。如:他们抱着改造自然的弘愿投入了这场战斗。
《漢語大詞典》:七趣
佛教语。谓一切众生轮迴趋向的七个地方。即地狱、饿鬼、畜生、人、天、仙和阿修罗。《楞严经》从六趣中的天趣分出仙趣,故成“七趣”。《楞严经》卷九:“ 阿难 ,如是地狱、饿鬼、畜生、人及神仙、天洎修罗,精研七趣,皆是昏沉诸有为相,妄想受生,妄想随业。” 清 黄宗羲 《汪魏美墓志铭》:“尽大地人,未有死者。七趣三世,如旋火轮,皆炽然而生。求不生者,了不可得。”
《漢語大詞典》:大愿力(大願力)
佛、菩萨普度一切众生的广大誓愿力。 唐 法藏 华严经探玄记卷十四:“菩萨如是,以大愿力,下明发起胜利。”参见“ 五力 ”
《漢語大詞典》:五力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南朝 梁 王僧儒 《中寺碑》:“情尘莫捨,心火方赫。是用三明,寔开五力。” 唐 李邕 《东林寺碑序》:“结跏一心,开示五力。” 明 李贽 《又与从吾孝廉》:“彼真正具五力者,向三界中作如意事,入魔王侣为魔王伴,全不觉知是魔与佛也。”参阅大智度论卷十九。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宋 延寿 宗镜录卷四八:“有五力唯识不判。一定力,二通力,三借识力,四大愿力,五法威德力。”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唐 湛然 止观辅行传弘决卷八之三:“《增一》二十七云:魔有五力,所谓五尘,佛圣弟子,一力能拒,谓不放逸。”参见“ 五尘 ”。
《漢語大詞典》:一切众生(一切衆生)
佛教谓人类和一切有情识的生物。大智度论卷二七:“如佛所説,无足二足四足多足,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等,一切众生中佛最第一。”《法华经·譬喻品》:“ 如来 亦復如是,为一切众生之父。” 元 无名氏 《碧桃花》第三折:“誓欲剿除天下妖邪鬼怪,救度一切众生。”
《漢語大詞典》:一乘显性教(一乘顯性教)
佛教 华严宗 以佛法最上一乘能使一切众生显明本性,与佛无异,因有“一乘显性教”之称。 唐 宗密 原人论·斥偏浅:“佛教自浅之深,略有五等:一、人天教,二、小乘教,三、大乘法相教,四、大乘破相教,五、一乘显性教。”
《漢語大詞典》:一切有情
佛教指一切众生。有情,梵语Sattva的意译,旧译为众生。《大般若经》卷五七八:“一切有情种种希愿,随其无罪,皆能满足。”《金刚经》:“若欲救护一切有情调伏敬爱,令作种种利益事者,当依根本金刚禰鉢多法。”
《漢語大詞典》:器世间(器世間)
佛教语。谓一切众生可居住之国土世界。《楞严经》卷二十:“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於器世间不能超越。” 真鉴 述:“世界即世间。别经云,世间有二:一者众生世间,即有情根身;二者器世间,即无情器界。”亦省作“ 器界 ”、“ 器世 ”。 清 唐甄 潜书·思愤:“求道不与器界同,用力不与手足同。求道在我,用力在心。” 梁启超 《南海康先生传》第七章:“人人既享世俗之乐,则又当知器世虚假,躯壳无常。”
《漢語大詞典》:大誓愿(大誓願)
佛教指普度一切众生的广大的愿心。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先发大誓愿,欲度一切众。”亦省作“ 大愿 ”。 清 龚自珍 《发大心文》:“欲极大恩,须发大愿。依经论説:行是车船,愿是马檝;有船无檝,难可到也。” 赵朴初 《佛教常识答问·僧伽和佛的弟子》:“大乘经典特别称道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世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所以这四大菩萨特别受到教徒的崇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