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堤坝(堤壩)  拼音:tí bà
筑于河中用以拦河蓄水的建筑。如:「此地雨量不稳定,当地政府斥资兴建堤坝蓄水,以备缺水时使用。」
《漢語大詞典》:堤堰(隄堰)
堤坝。南史·张邵传:“及至 襄阳 ,筑长围,修立堤堰,创田数千顷,公私充给。”旧五代史·梁书·胡规传:“ 乾化 元年,詔修 洛河 堤堰。” 沙汀 《替身》:“店后高坎下面正当一家磨房的堤堰,水从堤堰上澎出来,哗哗哗的有如瀑布。”
隄堰:堤坝。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 咸平府 清河 、 滱河 合流,失故道,坏隄堰,敕 蒙古 军千人及民丁修之。”
分類:堤坝堤堰
《漢語大詞典》:铧觜(鏵觜)
指铧状的堤坝。 宋 范成大 《铧觜》诗:“导江自 海阳 ,至县迺瀰迤。狂澜既奔倾,中流遇鏵觜。分为两道开,南 灕 北 湘 水。”自注:“在 兴安县 五里所, 秦 史 録 ( 禄 )所作也。 迎海 阳水,纍石为坛,前鋭如鏵,衝水分南北下,为 湘 灕 二江。”一说此铧觜为 唐 李渤 或 鱼孟威 所置。参阅 周汝昌 《范成大诗选》注。
分類:堤坝
《漢語大詞典》:冈身
堤坝。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五道·第五问》:“或为纵浦,或为横塘,或置沿海堽身。”
分類:堤坝
《漢語大詞典》:障防
(1).堤防;堤坝。管子·立政:“决水潦,通沟瀆,修障防,安水藏。”
(2).指为堤防所阻挡。 汉 刘向 说苑·杂言:“夫智者何以乐水也?曰:泉源溃溃,不释昼夜,其似力者;循理而行,不遗小间,其似持平者;动而下之,其似有礼者;赴千仞之壑而不疑,其似勇者;障防而清,其似知命者;不清而入,鲜洁而出,其似善化者。”
(3).设置障碍以防备。《三国志·魏志·高柔传》:“羣鹿犯暴,残食生苗,处处为害,所伤不貲。民虽障防,力不能御。”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國語辭典》:堤防(隄防)  拼音:tí fáng
1.在岸边为防水患而建筑的结构物。《礼记。月令》:「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管子。四时》:「治堤防,耕芸树艺。」也作「堤防」。
2.防备。即提防。《五代史平话。梁史。卷上》:「螂螳正是遭黄雀,黄雀堤防挟弹人。」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没来由犯王法,不堤防遭刑宪。」
《國語辭典》:堤防  拼音:tí fáng
建于河岸、港口,以土石等堆筑成的建筑物。可防止洪水泛滥、外来波浪侵蚀和泥沙的淤积。《后汉书。卷七六。循吏传。王景传》:「宜改修堤防,以安百姓。」也作「堤防」。
《國語辭典》:土牛  拼音:tǔ niú
1.泥塑的牛。古时于立春日造土牛,举行一定的仪式,以鼓励春耕。也称为「春牛」。
2.独轮车的别称。参见「独轮车」条。
3.堆在堤上以备抢修用的土堆,从远处看去像是一头头的牛。
《國語辭典》:截流  拼音:jié liú
1.截断流水。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卷二下。西南游日记二》:「溪水自西而东,流入洞内,截流之后,循洞右行,路复平旷,洞愈宏阔。」
2.大陆地区喻指截断资金的流动。如:「截流措施,主要在抽紧银根。」
《國語辭典》:防范(防範)  拼音:fáng fàn
防止、防备,事先预作规范。如:「台风即将来袭,请预作防范措施。」《东周列国志》第一○六回:「城中见秦兵退去,防范稍弛,日启门一次,通出入。」《儒林外史》第四三回:「他们打算到这一日,扮做鬼怪,到老爷府里来打劫报仇。老爷须是防范他为妙。」
《國語辭典》:合龙(合龍)  拼音:hé lóng
修筑桥梁、堤防时,接合最后的空隙部分,称为「合龙」。也称为「合龙门」。
《漢語大詞典》:堤障(隄障)
堤。 宋 苏辙 《寄孔武仲》诗:“官吏困堤障,麻鞋污泥滓。”参见“ 堤 ”。
隄障:堤坝。 唐 韩愈 《岳阳楼别窦司直》诗:“朝过 宜春口 ,极北缺隄障。”宋史·滕元发传:“瘞死食饥,除田租,修隄障。”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元年:“ 盐官州 海水溢,屡坏隄障,浸城郭,遣使祀海神,仍与有司视形势所便。”
分類:堤坝
《漢語大詞典》:堤埽
堤和埽。亦泛指堤坝。金史·河渠志八:“窃惟御水患者,不过堤埽。” 清 吴伟业 《汴梁》诗之二:“城上 黄河 屈注来,千金堤埽一时开。”
分類:堤坝
《漢語大詞典》:河埽
古代治河工程中所用的埽料。亦指用埽料修成的堤坝。 宋 苏辙 《论雇河夫不便札子》:“今 河 埽梢、桩之类,纳时数目不足。”宋史·职官志五:“轮遣丞一人出外治河埽之事。”
《漢語大詞典》:堤塘(隄塘)
堤岸。旧唐书·高瑀传:“ 瑀 召集州民,绕郭立堤塘一百八十里,蓄洩既均,人无饥年。”
隄塘:有堤坝的水塘。汉书·高帝纪上“尝息大泽之陂” 唐 颜师古 注:“盖於泽陂隄塘之上休息而寝寐也。”新唐书·地理志五:“ 高邮 ,上,有隄塘,溉田数千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