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虬户
即龙门。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徐彦伯》:“ 徐彦伯 为文,多变易求新,以凤阁为鵷阁,龙门为虬户。”参见“ 虬户篠驂 ”。
分類:龙门
《漢語大詞典》:虬户筱骖(虬户篠驂)
谓作文喜用僻辞古语,故作高深。语出旧题 宋 尤袤 《全唐诗话·徐彦伯》:“ 徐彦伯 为文,多 变易 求新,以凤阁为鵷阁,龙门为虬户,金谷为铣溪,玉山为璚岳,竹马为篠驂,月兔为魄兔。进士效之,谓之‘涩体’。”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论文下·稷蜂社鼷:“友人文字有用稷蜂、社鼷者,綦娱谓上句用虹升説,鼷字不知何出,岂虬户篠驂之比耶。”亦作“ 虬户筱驂 ”。 清 李慈铭 《越缦堂读书记·路史》:“精鋭之识,时足以匡正前贤,惟好用僻辞古语,颇近于虬户筱驂。”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漢語大詞典》:龙津(龍津)
(1).即 龙门 。 龙门 一名 河津 ,故称。晋书·郭璞传:“登降纷於九五,沦涌悬乎 龙津 。” 明 徐芳 《城门高》诗:“虾蝤百辈走耽耽,直取 龙津 为窟宅。”参见“ 龙门 ”。
(2).喻高德硕望。梁书·陆倕传:“过龙津而一息,望凤条而曾翔。”
(3).喻仕宦腾达之路。晋书·孙绰传:“﹝ 绰 ﹞尝鄙 山涛 ,而谓人曰:‘ 山涛 吾所不解,吏非吏,隐非隐,若以 元礼 门为 龙津 ,则当点额暴鳞矣。’” 唐 李商隐 《春日寄怀》诗:“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 龙津 。” 冯浩 注:“《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水险不通,龟鱼之属莫能上,江海大鱼薄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
(4).指龙池。 唐 李德裕 《离平泉马上作》诗:“十年紫殿掌洪钧,出入三朝一品身。 文帝 宠深陪雉尾, 武皇 恩厚宴 龙津 。”借指宫中。《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轩内好,嬉戏下龙津。玉管朱絃闻尽夜,踏青鬭草事青春,玉輦从羣真。”参见“ 龙池 ”。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
《國語辭典》:龙池(龍池)  拼音:lóng chí
1.湖泊名:(1)在四川省宜宾县西南。(2)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南。
2.琴的底孔。上曰龙池,下曰凤池。
《漢語大詞典》:禹门(禹門)
(1).即 龙门 。地名。在 山西 河津县 西北、 陕西 韩城县 东北。相传为 夏禹 所凿,故名。 唐 黄滔 《水殿赋》:“截通 魏国 之路,凿改 禹门 之水。” 前蜀 韦庄 《柳谷道中作却寄》诗:“心如岳色留 秦 地,梦逐 河 声出 禹门 。” 明 何景明 《画鱼》诗:“ 禹门 天池云雾里,白昼雷霆行地底。”
(2).即 龙门 。指科举试场。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禹门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明 范受益《寻亲记·劝勉》:“倚门望你身脱白,须作禹门惊雷客。”
《国语辞典》:王通  拼音:wáng tōng
人名。(西元584~618)字仲淹,隋代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西)人。曾西游长安,奏太平十二策,不为所用,退居河汾教授,受业者众多,卒后门人谥曰文中子,相传有《中说》十篇,内容多后学者所伪托。
《漢語大詞典》:桃花浪
(1).犹桃花汛。 唐 杜甫 《春水》诗:“三月桃花浪,江流復旧痕。” 宋 张元干 《满江红》词:“春水迷天,桃花浪,几番风恶。”参见“ 桃花汛 ”。
(2).传说河津桃花浪起,江海之鱼集聚 龙门 下,跃过 龙门 的化为龙,否则点额暴腮。见 辛氏 《三秦记》。后遂以比喻春闱。 宋 辛弃疾 《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词:“ 禹门 已準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 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六:“ 鲍 氏 安国 、 安行 、 安世 兄弟,三科连中,故 程文昌 伯禹 赠之诗,有‘七年三破桃花浪’之句。”古今小说·赵伯昇茶肆遇仁宗:“来年三月桃花浪,夺取罗袍转故乡。” 清 李渔 《慎鸾交·悲控》:“亏你做中流砥柱桃花浪,不似那跳 龙门 的个个颠狂。”
《國語辭典》:桃花汛  拼音:táo huā xùn
每年春天桃花开时,黄河等处涨起的潮流。宋。吴文英〈水龙吟。夜分溪馆渔灯〉词:「怕烟江渡后,桃花又汛,宫沟上,春流紧。」也称为「桃花水」、「桃汛」、「春汛」。
《漢語大詞典》:化鱼(化魚)
(1).“化鱼为龙”的省略语。旧传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艺文类聚卷九六引 辛氏 《三秦记》:“ 河津 一名 龙门 ,大鱼积 龙门 下数千,不得上,上者为龙,不上者(为鱼),故云曝鳃龙门。”后以“化鱼”指由平民而做官,社会地位由平庸而显耀。 明 高明 《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浪暖桃香欲化鱼,期逼春闈,詔赴春闈。郡中空有辟贤书,心恋亲闈,难舍亲闈。”
(2).指 如来 化身为鱼以喂众的典故。 清 赵翼 《憎蚊》诗:“化鱼身喂众,吾不学浮屠。”自注:“ 如来 身化磨竭鱼以肉喂众人。见洛阳伽蓝记。”
《漢語大詞典》:凿龙(鑿龍)
(1).开凿 龙门 。传说 大禹 治水,凿 龙门 以导流。 唐 杜牧 《洛阳长句》:“月鏁名园孤鹤唳,川酣秋梦凿 龙 声。”
(2).指 龙门山 。在今 河南省 洛阳市 南,即 伊阙 。 唐 窦牟 《天津晓望因寄呈分司一二省郎》诗:“ 凿龙 横碧落,提象出华胥。”
《国语辞典》:司马迁(司马迁)  拼音:sī mǎ qiān
人名。(西元前145~前86)字子长,西汉人。生于龙门,年轻时游历宇内,后以四十二岁之龄继承父亲司马谈为太史令,并承遗命著述。后因李陵降匈奴事,迁为之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受腐刑。后为中书令,以刑后馀生完成太史公书(后称《史记》),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馀言,为纪传体之祖,亦为通史之祖。因具良史之才,所作史记又为正史之宗,故后世称司马迁为「史迁」。又《汉书艺文志》载有所著之赋八篇,今仅见悲士不遇赋。
《漢語大詞典》:隘门(隘門)
古关隘名。亦称 隘口 ,今称 龙门 。在 山西省 灵丘县 东南 隘门山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滱水:“ 滱水 自县南流入峡,谓之 隘门 ,设隘於峡,以讥禁行旅。”
《国语辞典》:曝鳃龙门(曝鳃龙门)  拼音:pù sāi lóng mén
鱼头露出水面,仰望黄河上的龙门而不得上。《太平御览。卷四○。地部。龙门山》:「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曝鳃龙门』。」后比喻处境困顿或应试落第。也作「暴腮龙门」、「曝腮龙门」。
《国语辞典》:龙门扶风(龙门扶风)  拼音:lóng mén fú fēng
汉朝司马迁写的《史记》和班固写的《汉书》。因司马迁生于龙门,班固是扶风安陵人,故称《史记》、《汉书》为「龙门扶风」。亦借指良史。
《国语辞典》:雍容文雅  拼音:yōng róng wén yǎ
神态自若,举止儒雅。唐。张说〈龙门西龛苏合宫等身观世音菩萨像颂〉:「相门华列,儒庭善训,雍容文雅,当代知名。」也作「雍容閒雅」、「雍容尔雅」。
《國語辭典》:鲤鱼跳龙门(鯉魚跳龍門)  拼音:lǐ yú tiào lóng mén
传说每年暮春,鲤鱼逆流而上,至黄河龙门一带,跃登龙门山。登龙门者,则云雨随之,天火烧其鱼,而化为龙。见《太平广记。卷四六六。龙门》。后比喻人发迹后飞黄腾达,身价百倍。如:「自从这部小说畅销后,作者真可说是鲤鱼跳龙门,身价非凡。」
《漢語大詞典》:龙门笔法(龍門筆法)
(1).指史传笔法。 龙门 ,司马迁的别号。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这《儿女英雄传评话》却是借题目写性情,从通部以至一回,乃至一句一字,都是从 龙门 笔法来的。”亦省作“ 龙门笔 ”。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四:“千秋 龙门 笔,五岳高嶙峋。”
(2).指形容夸张的笔法。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形容失实:“史传有形容失实之语。如史记·藺相如传,记 相如 持璧,却立倚柱,则曰怒髮上衝冠。《赵奢传》,记 秦 军鼓譟,勒兵 武安 ,则曰屋瓦尽振。《项羽本纪》,记 羽 与 秦 军战,则曰 楚 兵呼声动天。皆描摹传神之笔,事虽虚而不觉其虚,弥觉其妙,此 龙门 笔法。”参见“ 龙门 ”。
《國語辭典》:龙门(龍門)  拼音:lóng mén
1.比喻声望高的人的宅第。《后汉书。卷六七。党锢列传。李膺》:「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价十倍。」
2.科举试场的正门。《儒林外史》第四二回:「大爷、二爷跟了这些人进去,到了二门口接卷,进龙门归号。」《红楼梦》第一一九回:「我们两个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来,在龙门口一挤,回头就不见了。」
3.汉朝司马迁生于龙门,故以龙门代指司马迁。北周。庾信〈哀江南赋〉:「信生世等于龙门,辞亲同于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