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乖戾  拼音:guāi lì
1.不和谐,不一致。《后汉书。卷三六。范升传》:「各有所执,乖戾分争。」
2.行为不合人情。如:「性情乖戾」。
《國語辭典》:生分  拼音:shēng fèn
感情疏远。明。刘兑《金童玉女娇红记》:「有甚么半点儿疑猜,便做了一时生分。」《红楼梦》第三○回:「若等他们来劝咱们,那时节岂不咱们倒觉生分了?」
《國語辭典》:睽孤  拼音:kuí gū
离群孤独。《汉书。卷一四。诸侯王表》:「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
《漢語大詞典》:胶戾(膠戾)
(1).回环曲折。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穹隆云挠,蜿灗胶戾。” 司马贞 索隐引 司马彪 曰:“蜿灗,展转也;胶戾,邪曲也。”《汉书·司马相如传上》《文选·司马相如〈上林赋〉》作“宛潬胶盭”。文选·木华〈海赋〉:“状如天轮胶戾而激转。” 吕向 注:“胶戾,环旋貌。”
(2).乖戾。汉书·刘向传:“朝臣舛午,胶戾乖剌,更相谗愬,转相是非。” 颜师古 注:“言志意不和,各相违背。”
《漢語大詞典》:反戾
(1).违背;背离。 汉 王符 潜夫论·忠贵:“反戾天地,欺诬神明。” 晋 葛洪 抱朴子·微旨:“背向异辞,反戾直正。”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中庸第二章:“且过不及,亦皆以行乎中庸之教,而初未反戾乎中庸。”
(2).乖戾;反常。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愚者反戾,不自省思,虽休徵见相,福转为灾。” 唐 柳宗元 《时令论下》:“于是又为之言五行之反戾、相盪、相摩、妖灾之説,以震动於厥心,古之所以防昏乱之术也。”
《漢語大詞典》:胶加(膠加)
乖戾;缠绕无绪。《楚辞·九辩》:“何况一国之事兮,亦多端而胶加。” 王逸 注:“贤愚反戾,人异形也。” 三国 魏 嵇康 《卜疑集》:“世俗胶加,人情万端。” 南朝 梁 沈约 《与徐勉书》:“而 建武 肇运,人世胶加,一去不返,行之未易。”北史·郎基传:“积年留滞,案状胶加,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分類:乖戾缠绕
《漢語大詞典》:悖惑
乖戾;昏乱。汉书·王莽传上:“而 安众侯 崇 乃独怀悖惑之心,操畔叛之虑,兴兵动众,欲危宗庙。” 颜师古 注:“悖,乖也。” 汉 王充 论衡·定贤:“故世不危乱,奇行不见;主不悖惑,忠节不立。”《后汉书·文苑传下·赵壹》:“事在悖惑,不足具责。儻可原察,追脩前好,则何福如之!”
分類:乖戾昏乱
《漢語大詞典》:否戾
犹乖戾。 汉 王粲 《杂诗》之四:“天姿既否戾,受性又不闲。”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论法直,则括处而公正;説变通,则否戾而不入。”
分類:乖戾
《漢語大詞典》:角戾
乖戾;古怪。晋书·王恭传:“时内外疑阻,津逻严急, 仲堪 ( 殷仲堪 )之信因 庾楷 达之,以斜绢为书,内箭簳中,合鏑漆之, 楷 送於 恭 。 恭 发书,绢文角戾,不復可识,谓 楷 为诈。”
分類:乖戾古怪
《漢語大詞典》:紾戾
乖戾。 章炳麟 《〈革命军〉序》:“孝弟之行,华戎之辨,仇国之痛,作乱犯上之戒,宜一切习闻之,卒其行事乃相紾戾如彼。” 章炳麟 《驳神我宪政说》:“今以知有神我为国家之起原,抑何其紾戾也。”
分類:乖戾
《漢語大詞典》:怪厉(怪厲)
乖戾。红楼梦第八十回:“﹝ 金桂 ﹞举止行容,也不怪厉,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分類:乖戾
《漢語大詞典》:捍戾
犹乖戾。不讲情理。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三:“二倅皆 南都 人,余故以书为庚癸呼,乃 张 之扞戾乃尔,始悔弹鋏操竽之拙也。”
《國語辭典》:暴戾  拼音:bào lì
粗暴凶恶。《史记。卷六一。伯夷列传》:「盗蹠日杀不辜,肝人之肉,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东周列国志》第二回:「幽王为人,暴戾寡恩,动静无常。」
《國語辭典》:逆乱(逆亂)  拼音:nì luàn
悖逆叛乱。《书经。舜典》唐。孔颖达。正义:「若其不孝不恭,其人至于逆乱,而后治之,于事不得宽也。」
《漢語大詞典》:行违(行違)
行为乖戾。 宋 王明清 投辖录:“我之主翁行违多不循道理,宠婢多而无嗣息,每钩致年少之徒与群妾合,久则毙之。”
分類:乖戾